張佐(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黨委書記)

張佐(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黨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佐,女,漢族,1967年9月出生,江蘇揚中人,研究生,工學博士,研究員,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12月參加工作。

現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黨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7年9月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籍貫:江蘇揚中
人物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研究方向,開設課程,所獲榮譽,社會任職,科研項目,代表論著,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84年9月至1989年7月 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9年9月至1991年7月 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自動控制理論及套用專業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1年9月至1995年12月 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自動控制理論及套用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5年12月至今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講師(94)、副教授(98)、研究員(04)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 Harvard University, GSAS 訪問學者
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 清華大學教務處 副處長
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黨委書記
2007年11月至2016年6月 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黨的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2011年4月至2016年6月 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
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 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長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 主任
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 清華大學政策研究室 主任
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 信息學院黨的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2018年11月至今 自動化系黨委書記

研究方向

智慧型交通系統理論研究及套用技術
自動化專業教育,工程倫理(信息)教育

開設課程

數據倫理(大數據方向研究生):2015年始
《工程倫理》(工程博士生):2019年始

所獲榮譽

學術獎勵
2017年 “智慧型車路協同系統仿真方法與測試驗證套用關鍵技術”,獲得中國智慧型交通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十完成人)
2016年“交通流數據的統計建模理論與預測方法”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2012年 “城市區域交通狀態分析理論與方法”獲得中國智慧型交通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七完成人)
2005年“基於速率平滑和緩衝區控制的主從式可擴展跨平台多請求流媒體伺服器” 獲得上海市科技委員會頒發的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2005年“構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量” 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四完成人)
榮譽稱號
1997年和2009年兩次被評為清華大學優秀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者。2011年先後被評為“北京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北京市優秀黨務工作者”。

社會任職

2013年4月至今 在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擔任秘書長
2020年至今,在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電氣電子與自動化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委員會擔任委員

科研項目

[1] 智慧型電動汽車網聯繫統建模及協同控制,重點研發計畫課題,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
[2] 信息學科交叉發展的方向與路徑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3]基於車路協同的軌道與城市道路平交路口主動安全技術研究, 企業協作,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
[4]採用大數據方法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統性能評價,國際合作,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
[5]群縮微車協同駕駛、交通仿真和評估研究,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畫,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6]面向城市重大突發事件交通態勢評估與應急通道組織方法研究 自然科學基金 重大研究計畫 培育項目 2010年1月至 2012年12月
[7]基於車路協同的智慧型交通系統 清華大學自主創新計畫 參與 2009年10月至 2012年12月
[8]奧運車輛智慧型識別檢測系統與示範研究 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 子課題負責人 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
[9]大城市交通擁堵瓶頸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城市交通信息融合集成與計算實驗) 國家基礎研究(973)計畫 參與 2006年9月至 2014年12月
[10]支持奧運的北京市交通綜合信息平台的規劃與示範建設 市科技計畫重點項目子課題 2003年5月至2005年11月
[11]蘭州市智慧型交通指揮中心管理系統 橫向 子課題負責 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
[12]一般生產調度的建模與最佳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骨幹成員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教育管理類項目
[1]引導、適應產業發展的工程類專業設定與動態調整機制研究——以自動化類專業為樣本,參加,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020-2022
[2]高校黨組織利用移動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北京市黨建研究課題,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
[3]新生研討課課程建設與發展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校教改項目 參與 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
[4]創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量 教育部 骨幹成員 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

代表論著

[1]信息與大數據倫理問題. 李正風主編,《工程倫理》(第二版)第10章.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9年.
[2] XY Dai, R Fu, EM Zhao, Z Zhang, YL Lin, FYe Wang, Li Li. DeepTrend 2.0: A light-weighted multi-scale traffic prediction model using detrend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103 (2019) 142-157.
[3] YQ Dong, SF Wang, L Li, Z Zha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travel patterns of internet based ride-shar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86(2018):1-22.
[4] HX Chen, S Feng, X Pei, Z Zhang, DY Yao. Dangerous Driving Behavior Recognition and Early Warning Based on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Model, Tsinghua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22 (6) :682-690.
[5] W Guo, Y Zhang, M Xu, Z Zhang, L Li. Parking Spaces Repurchase Strategy Design via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20(3):255~269, 2016.
[6] CS Sun, JH Hao, X Pei, Z Zhang,Y Zhang. A Data-Driven Approach for Duration Evaluation of Accident Impacts on Urban Intersection Traffic Flow. 2016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nference (ITSC 2016), Rio de Janeiro, Brazil, November 2- 4, 2016.
[7] XS Li, X Pei, Z Zhang, HQ Zhang. Risk Factor Analysis of vehicle-to-vulnerable road user crash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16th CO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CICTP2016). 2016.
[8] L Hou, YT Lao, YH Wang, Z Zhang, Y Zhang, ZH Li. Time-varying effect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n incident clearance time using a non-proportional hazard-based mode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63 (2014) 12–24.
[9]J Cui, R Fu, C Dong, Z Zhang. Extraction of Traffic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s: Methods and Experiments [C]// 17th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C). 2014.
[10]M Xu, Z Zhang, Y Wan, L Li. A simulation study on real-time parking Guidance[C]// 17th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C). 2014.
[11]L Hou, YT Lao, Yinhai Wang, Zuo Zhang, Yi Zhang, Zhiheng Li. Modeling Freeway Incident Response Time: A Mechanism-Based Approac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3, 28: 87-100.
[12]YK Su, Z Zhang, ZH Li, X Ma. A two-phase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 to predict average delay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under multi-saturation traffic states. Proc. Of the 23rd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2011 CCDC), p3870-3875, Mianyang, Sichuan, May 22-24, 2011.
[13] X Ma, Z Zhang, ZH Li, J Ding.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raffic accidents' inducements based on factorial experiment method. Proc. Of ICCTP 2011: pp1988-1998, Nanjing, Jiangsu, Aug 14-17, 2011.
[14]J Ding , Z Zhang. A Simulation study of 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Proc. Of ICCTP 2011: pp1671-1683, Nanjing, Jiangsu, Aug 14-17, 2011.
[15]DB Zhou, Z Zhang, ZH Li, YK Su, L Hou. A multi-objective control for urban intersections based on 3E criteria. Proc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3052-3058. May 26, 2010 - May 28, 2010, Xuzhou, China.
[16]YH Dai, HL Duan, ZH Li, Z Zhang. A multi-agent coordinate model for urba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Proc 2010 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ICCA 2010):1882-7. 9-11 June 2010, Xiamen, China.
[17 ]張佐,黃振堯,李志恆,盛潔,姚丹亞,朱濟. 基於多源數據車輛身份綜合判定問題研究. 交通信息與安全,27(3):12-15.
[18] Z Zhang, PX Zhang, L Hou, YM Yin. Analysis on Urban Traffic Network States Evolution Based on Grid Clustering and Wavelet De-noising.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p1183-1188,Beijing, China, Oct .12-15,2008
[19]張佐,姚丹亞,張毅,胡堅明. 採用信息新技術的交通數據採集和處理若干問題研究. 第三屆中國智慧型交通年會,2007年12月14-15日,江蘇南京
[20]ZH Li, Z Zhang, Q Chen, Yudong Chen. A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Management Tree Model Based on IPv6. Proceeding of the 10th IEEE Conference on ITS:p235-240,Oct3-6, Seattle,USA
[21]李爭明,張佐,葉德建.. 自適應流媒體傳輸方案研究及其套用. 計算機工程,32(12): 226-228
[22]K Wan, Z Zhang, ZQ Chen.. A general model of vehicle route guidance systems based on distributive learning scheme. Proceedings of 12th World Congress on ITS [C]: #3017. ,Nov 7-9, 2005, San Francisco, USA.
[23] ZQ Chen, ZH Li, Z Zha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ffic control management synthesized database based on UTC/SCOOT. Proceedings of 12th World Congress on ITS [C]: #3541, Nov 7-9, 2005, San Francisco, USA
[24]王龍,張佐,王可歆. 一種求有限零和博弈解的仿真方法. 計算機仿真,22(8):87-90
[25]邵立嵩,劉海燕,張佐. 基於信任關係的脆弱性掃描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計算機套用,25(12): 145-147
[26]董菁,張佐. 非合作網路中Braess悖論及其避免. 公路交通科技,2004,5,92-95
[27][美]傑拉爾德.魏伯格著,張佐,萬起光,董菁譯. 系統化思維導論. 清華大學,2003
[28]DJ Ye, QF Wu, Z Zhang. A control-theoretical approach to adaptive Internet video streaming. 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E86-B(2):585-594
[29]夏冰,張佐,張毅,胡堅明. 基於多智慧型體系統的動態路徑選擇算法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第2期:93-96
[30]J Dong, Z Zhang, DS Ma. Emergent Phenomenon and The Local Information Based DTA Model.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Shanghai, China, Oct. 2003.
[31]葉德建,張佐,吳秋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raffic smoothing algorithms. Proceeding of IEICE general conference,Tokyo, 2002
[32]Dejian Ye, Zuo Zhang, Qiufeng Wu. A receiver-buffer-driven approach to adaptive Internet video streaming. IEE Electronics Letters ,38(22): 1405-1406
[33]吳秋峰,張佐. 自動化系統計算機網路.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4]任艷頻,張佐,吳秋峰. 優先權調度規則建模研究. 清華大學學報,38(9): 70-73
[35]張佐,謝東,吳秋峰,韓曾晉. 一般生產調度問題的統一結構. 清華大學學報,37(4): 110-1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