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說服》講述了:想像一下如下場景:恐懼如冰冷的海水不斷湧來,直至無法呼吸。生與死的糾纏,得與失的算計,是與非的抉擇,強與弱的爭鬥,在自我與他人、個體與集體、家庭與單位之間展開,形成一張巨大的恐懼之網,將人籠罩,越掙扎收得越緊,直至恐懼不在,虛無充溢。然而,生命不是虛無,如果將肉體視作一件容器,它需要裝進某種液體。這便是為人生賦予意義。如果將自己看成弱者,那么必將以弱者的方式生存——在深深的恐懼和憂慮中度過一生。
基本介紹
- 書名:弱者的說服
- 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文匯
- 作者:曾言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6058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弱者的說服》旨在提供給處在形形色色關係當弱者的一方發現問題所在的方法、提高自我表達能力的方法、勇於溝通的方法,進而達成作者所建立的“弱者的說服”這一最終的結論。
圖書目錄
序
致弱者(代自序)
第一章 “囚”的故事
兩個囚徒
“囚”從哪裡來?
囚籠是真實的嗎?
第二章 誰是弱者
強與弱的千年爭鬥
人性還是獸性?
弱者的迷思
飛躍強一弱的認知陷阱
第三章 中國人的關係世界
我們都是中國人
發達的關係“學說”
圓通還是圓滑
第四章 關係的密碼
關係第一,傳播第二
關係密碼
第五章 關係決策思維
盤點關係網路
關係的歸類與轉化
“界”定關係
第六章 說服:弱者的利器
理解說服
說服新思維
說服:弱者的解放之路
第七章 贏得說服力
思考力
感知力
互動力
表達力
第八章 系統思維:說服之道
說服系統
說服鏈
第九章 過程控制:說服之勢
關係中的說服
運動的說服
第十章 策略訴求:說服之術
道與術的辨證
以他人為中心
弱者的說服術
結語 走出囚籠
規劃人生藍圖
由弱變強之路
後記
致弱者(代自序)
第一章 “囚”的故事
兩個囚徒
“囚”從哪裡來?
囚籠是真實的嗎?
第二章 誰是弱者
強與弱的千年爭鬥
人性還是獸性?
弱者的迷思
飛躍強一弱的認知陷阱
第三章 中國人的關係世界
我們都是中國人
發達的關係“學說”
圓通還是圓滑
第四章 關係的密碼
關係第一,傳播第二
關係密碼
第五章 關係決策思維
盤點關係網路
關係的歸類與轉化
“界”定關係
第六章 說服:弱者的利器
理解說服
說服新思維
說服:弱者的解放之路
第七章 贏得說服力
思考力
感知力
互動力
表達力
第八章 系統思維:說服之道
說服系統
說服鏈
第九章 過程控制:說服之勢
關係中的說服
運動的說服
第十章 策略訴求:說服之術
道與術的辨證
以他人為中心
弱者的說服術
結語 走出囚籠
規劃人生藍圖
由弱變強之路
後記
後記
一天早上,有個人醒來時發現自己的手腳都繫上了細小的繩子,而這些繩子一直連到了窗外。
……我不是一個木偶,他說道,他的聲音帶著疑惑的口氣陡然間提高了,我是嗎?我是一個木偶嗎?
在他撓頭的時候,有根繩子不停地一松一緊。
……唔,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一個木偶?
他走到窗戶邊,眼神循著繩子望向了天空,發現從雲層中伸出的一隻巨手控制著系有繩子的一根橫木……
詩人拉塞爾·艾德生的這段文字描繪出的圖像,讓人恐懼。一個問題如附骨的蛆:他是木偶還是囚徒?很難分清。
那個人大概就是充滿臆想的詩人自己,細繩子、巨手背後是誰:是命運之神嗎?還是造物主?不得而知。
唯一能夠斷定的是:他一定是位弱者。弱者的痛苦莫過於發現自己被操弄、被擺布,卻無路可走。“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一個木偶?”這個問題讓他輾轉難眠、掙扎煎熬,他明察秋毫之末,終於發現自己原來就是一個木偶。
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弱者?我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如同伊甸園中那只有魔力的蘋果,將人們一步步引入困頓。慢慢地,這個問題會占據人們的頭腦,成為唯一的念頭,並開始演化:為什麼弱者是我?既然我是弱者,我該怎么辦?
很多時候,人們就是這樣成為弱者的。
中國人似乎天生就具有弱者思維。源於個體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三座大山——強大的王權、堅硬的禮教、森嚴的家族,人們的個性被壓抑,人格被摧殘,創造力和想像力被掏空。我們生活在馴服和聽命的文化中。
中國人就這樣被規訓了幾千年。我們極其熟悉權威主義、團隊精神的氣息,卻難得品嘗個性、自由的味道。沒有後者的充分發展,中國人的“弱者思維”強勁依然——弱者如同命定。
弱者思維助長了強者邏輯。成王敗寇的社會進化論頗有市場,“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現世主義悄然盛行,“為了目標可以不擇手段”的性惡論亦侵入人心。這些徵兆,某種程度上不過是強一弱二元結構在當代的複製。
……我不是一個木偶,他說道,他的聲音帶著疑惑的口氣陡然間提高了,我是嗎?我是一個木偶嗎?
在他撓頭的時候,有根繩子不停地一松一緊。
……唔,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一個木偶?
他走到窗戶邊,眼神循著繩子望向了天空,發現從雲層中伸出的一隻巨手控制著系有繩子的一根橫木……
詩人拉塞爾·艾德生的這段文字描繪出的圖像,讓人恐懼。一個問題如附骨的蛆:他是木偶還是囚徒?很難分清。
那個人大概就是充滿臆想的詩人自己,細繩子、巨手背後是誰:是命運之神嗎?還是造物主?不得而知。
唯一能夠斷定的是:他一定是位弱者。弱者的痛苦莫過於發現自己被操弄、被擺布,卻無路可走。“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一個木偶?”這個問題讓他輾轉難眠、掙扎煎熬,他明察秋毫之末,終於發現自己原來就是一個木偶。
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弱者?我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如同伊甸園中那只有魔力的蘋果,將人們一步步引入困頓。慢慢地,這個問題會占據人們的頭腦,成為唯一的念頭,並開始演化:為什麼弱者是我?既然我是弱者,我該怎么辦?
很多時候,人們就是這樣成為弱者的。
中國人似乎天生就具有弱者思維。源於個體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三座大山——強大的王權、堅硬的禮教、森嚴的家族,人們的個性被壓抑,人格被摧殘,創造力和想像力被掏空。我們生活在馴服和聽命的文化中。
中國人就這樣被規訓了幾千年。我們極其熟悉權威主義、團隊精神的氣息,卻難得品嘗個性、自由的味道。沒有後者的充分發展,中國人的“弱者思維”強勁依然——弱者如同命定。
弱者思維助長了強者邏輯。成王敗寇的社會進化論頗有市場,“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現世主義悄然盛行,“為了目標可以不擇手段”的性惡論亦侵入人心。這些徵兆,某種程度上不過是強一弱二元結構在當代的複製。
序言
曾言先生要我作序,既喜又懼,頗為糾結。喜的是,不少內容,與自己的研究頗為契合,感覺有話可說;懼的是,離開故土十餘載,說得不那么切合“中國特色”。
剛看到“弱者”一詞時,竟然想不出可以對應的英語單詞:The weak?The powerless?The underprivileged?抑或Theunderserved?雖有語義上的微妙變化,但作者取“弱者”的稱呼,旨在反映等級方面的問題吧。
相對來講,西方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這種平等意識也許淡化了上下級之間的等級差異。記得剛到美國讀書時,有一次,包括校長和教務長在內的校級領導們和我們這些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研究生聚餐。校長取餐之後就隨機地坐到了我們這一桌,和大家邊吃邊聊,其他領導也分別和研究生們坐在一起——這種模糊的等級界限令初到美國的我格外驚訝。但回到國內,吃一頓飯,座次、排位、說話、喝酒,等等,處處閃現著等級的規則,確實很累。
但是,作者的用意似不止於此。書中提出的一個觀點耐人尋味:我們每個人,某種程度上都是弱者。有的人在單位一手遮天,在家卻沒有發言權;有的人享有眾人艷羨的社會和政治經濟地位,卻可能被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困擾。他們究竟是強者,還是弱者呢?等級的邊界在這裡消失了。
如果作者所言不虛,那么就會指向另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話題:弱者如何成為強者?弱者以何種方式成為強者?從學術視野看,傳統的批判學派認為由弱變強(empowermenf)是社會的責任。尤其是媒體和學術界自認為有責任和義務讓公眾認識到弱者以及弱勢群體的存在,讓社會傾聽到他們的聲音,目的是讓他們得到公正的對待。比如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比如戶籍問題,比如性別差異問題,等等。一些問題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在美國,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曾經為消除教育歧視大聲疾呼: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不應因為出生地,而是應該因為他們的品格和能力被評價和評估。
與聖雄甘地一樣,馬丁·路德·金也擁有以下品質:堅定的信仰、堅毅的性格,以非暴力的方式為社會弱者群體說話。但是,社會變革並非是領袖或英雄的“大事業”,而是存在於每一個社會個體的自覺行為之中。
剛看到“弱者”一詞時,竟然想不出可以對應的英語單詞:The weak?The powerless?The underprivileged?抑或Theunderserved?雖有語義上的微妙變化,但作者取“弱者”的稱呼,旨在反映等級方面的問題吧。
相對來講,西方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這種平等意識也許淡化了上下級之間的等級差異。記得剛到美國讀書時,有一次,包括校長和教務長在內的校級領導們和我們這些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研究生聚餐。校長取餐之後就隨機地坐到了我們這一桌,和大家邊吃邊聊,其他領導也分別和研究生們坐在一起——這種模糊的等級界限令初到美國的我格外驚訝。但回到國內,吃一頓飯,座次、排位、說話、喝酒,等等,處處閃現著等級的規則,確實很累。
但是,作者的用意似不止於此。書中提出的一個觀點耐人尋味:我們每個人,某種程度上都是弱者。有的人在單位一手遮天,在家卻沒有發言權;有的人享有眾人艷羨的社會和政治經濟地位,卻可能被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困擾。他們究竟是強者,還是弱者呢?等級的邊界在這裡消失了。
如果作者所言不虛,那么就會指向另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話題:弱者如何成為強者?弱者以何種方式成為強者?從學術視野看,傳統的批判學派認為由弱變強(empowermenf)是社會的責任。尤其是媒體和學術界自認為有責任和義務讓公眾認識到弱者以及弱勢群體的存在,讓社會傾聽到他們的聲音,目的是讓他們得到公正的對待。比如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比如戶籍問題,比如性別差異問題,等等。一些問題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在美國,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曾經為消除教育歧視大聲疾呼: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不應因為出生地,而是應該因為他們的品格和能力被評價和評估。
與聖雄甘地一樣,馬丁·路德·金也擁有以下品質:堅定的信仰、堅毅的性格,以非暴力的方式為社會弱者群體說話。但是,社會變革並非是領袖或英雄的“大事業”,而是存在於每一個社會個體的自覺行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