弜

弜,漢語漢字,拼音是jiàng。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弜
  • 拼音:jiàng
  • 部首
  • 字碼:U+5F1C
  • 五筆:XXN
  • 倉頡:XXNN
  • 鄭碼:YZYZ
  • 筆順:フ一フフ一フ
  • 注音:ㄐ一ㄤˋ
  • 部外筆畫:3
  • 總筆畫:6
  • 四角號碼:17227
  • 結構:左右
  • 統一碼:5F1C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音韻方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iàng(ㄐ一ㄤˋ)
1、弓強勁有力。
2、倔強。《說文·弜部》:"弜,強也。"張舜徽約注:"凡言倔強,當以弜為本字。湖湘間稱人之性剛不馴曰弜,正讀其兩切。"北周衛元嵩《元包經·仲陰》:"倔弜胥執。"蘇源明傳:"剛強者,法所縲也。"一說,"柲"的本字。見王國維《觀堂集林·藝林六》。
UNICODE
弜字UNICODE編碼U+5F1C,10進制: 24348,UTF-32: 00005F1C,UTF-8: E5 BC 9C。
弜字由兩個弓字組成,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其兩切,強上聲。《說文》彊也,弓有力也。《集韻》弓彊貌。《華陽國志》秦昭襄王時白虎為害,於是夷作白竹弩,射殺白虎,世號白虎復夷。一曰板楯蠻。今所謂弜頭虎子者也。
《廣韻》《集韻》𠀤渠良切,音強。
《集韻》翹移切,音祁。義𠀤同。
說文解字
弜【卷十二】【弜部】
彊也。從二弓。凡弜之屬皆從弜。其兩切
說文解字注
(弜)彊也。重也。重當作緟。見糸部。重弓者、彊之意也。緟、曡之意也。詩交韔二弓傳曰。交二弓於韔中也。從二弓。其㒳切。按此音後人以意為之也。凡弜之屬皆從弜。闕。謂其讀若不聞也。

音韻方言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ɡaŋʔ
-
ɡra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渠羈
支B開
支B
平聲
三等
開口
支B
上平五支
gie̯
ɡǐe
ɡje
ɡiɛ
ɡɣiᴇ
ɡɯiɛ
gjiə̆
qi2
gie
gye
強也又其丈切
其兩
陽開
上聲
三等
開口
上三十六養
gi̯aŋ
ɡĭaŋ
ɡiaŋ
ɡiɑŋ
ɡɨɐŋ
ɡiɐŋ
gɨaŋ
-
-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