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義宮提轄司,官署名。遼朝置,北面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弘義宮提轄司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遼朝
- 職能:統領弘義宮各地丁戶,徵調兵丁
弘義宮提轄司,官署名。遼朝置,北面官。
弘義宮提轄司,官署名。遼朝置,北面官。沿革共設南京、西京、奉聖州、平州四處提轄司。職責統領弘義宮各地丁戶,徵調兵丁。...
遼朝的軍隊有宮衛騎軍、部族軍、五京鄉丁和屬國軍等。宮衛騎軍也稱斡魯朵軍、宮分軍,是隸屬於遼朝各斡魯朵的武裝力量,平時從事生產,有兵事則由各宮提轄司徵調,隨行軍將領出征。遼朝的十二宮一府在五京和奉聖州、平州分別設定提轄司(其中道宗的太和宮、天祚永昌宮所置提轄司,《遼史·營衛志》失載)。隸...
宮分所屬人戶,除充當心腹的宿衛外,又以所得俘戶、加上從政府或前朝皇帝宮分中所撥出的州縣、部族,組成一個獨立的官署。分置契丹諸行宮都部署等北面宮官,管領契丹人和其他遊牧民族;漢人諸行宮都部置等南面宮官,管領漢人和渤海人。下轄州、縣、提轄司、石烈(相當於縣)、瓦里(拘收宮室、外戚、大臣之...
其餘的宮分軍繼續在份地內從事生產,並承擔守衛先帝陵寢的責任。作為遼朝軍隊的基本成分之一,宮分軍除擔負宿衛任務外,還負有出征和屯戍邊地之責,《遼史·兵衛志·宮衛騎軍》載,“有兵事,則五京、二州各提轄司傳檄而集,不待調發州縣、部族,十萬騎軍已立具矣”。實際上,宮分軍畢竟以輪番宿衛行宮為...
1、宋州:疑為“宗州”形近誤抄,遼統區有“宗州”、未見“宋州”之置。《遼史·地理志二》記載:宗州,下,刺史。在遼東石熊山,耶律隆運以所俘漢民置。聖宗立為州,隸文忠王府。王薨,屬提轄司。統縣一:熊山縣。 2、志主列考,即韓瑜。 3、壽昌恭順昭簡皇帝:即指遼太宗之弟耶律李胡。《遼史》...
宮衛騎軍 宮衛騎軍,遼軍種之一。皇帝設立的直屬騎軍。平時守衛,戰時扈從,皇帝死後守陵。遼代共設弘義、長寧、永興、積床、延昌、彰愍、崇德、興聖、延慶、太和、永昌、郭睦十二宮和文忠王府,計10.1萬人,均由各地提轄司統轄。既保衛皇帝的安全,也是邊防的武裝力量。
斡魯朵宮帳制,遼代皇帝宮衛的軍事制度。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立斡魯朵法, “置宮衛,分州縣,析部族,籍戶口,備兵馬”。此後,8位皇帝各建一宮,兩個攝政的太后以及一個權勢顯赫的親王也各建一宮,共12宮。各宮皆置宮衛騎軍,入則居守,出則扈從,葬則守陵。遇有戰事,五京、二州各由某宮提轄司統領作戰...
”於是在這年七月,有人上奏請求授給提轄官實際掌管文思院的權力,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可見長期以來文思院的實際權力掌握在監官們手中,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宋朝為了加強皇權,有意駕空諸司長官的政策所造成的弊端,也是宋制之最不可取者。文思使的設定 正因為如此,自宋初以來雖然有文思使的設定,卻不許其過問...
武松成為了武行者,魯提轄變成了花和尚,雖是小說家言,卻正是生活的真實反映。他們中不乏武功高手。因此,隨著這些人的遁入佛門道觀,世俗武術亦被帶入僧道中。在精研各教教義後,將宗教理論與自己擅長的武術相結合,或將宗教徒原有的武功加以研究和發展,如傳說所述盧俊義整理唐代少林猊(犭宗)拳那樣,都是可能...
宋朝哲宗年間,政治腐敗,民生疾苦,林沖(高雄飾)就是生於這個年代,他原為提轄之子,與官差魯達(後出家改名智深)及在妓院擔任閒職的燕青是好友,三人武藝超群,志同道合,一心要救國救民。京城名妓李師師偏愛才子,偶然認識林沖,成為摯友。林沖之父不滿其子與妓為友,急忙為其安排婚事,後得與府尹張大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