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茲威基

弗里茨·茲威基

茲威基1898年出生於保加利亞的瓦爾納,父母是瑞士人。1920年茲威基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922年在該校獲得博士學位。1925年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1942年成為天體物理學教授。同時他也在威爾遜山天文台和帕洛馬天文台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里茨·茲威基
  • 外文名:Fritz Zwicky
  • 國籍:瑞士國籍
  • 出生地:保加利亞的瓦爾納
  • 出生日期:1898年2月14日
  • 逝世日期:1974年2月8日
  • 職業:瑞士天文學家
  • 畢業院校: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主要成就:發現暗物質
    提出超新星和中子星的概念
  • 代表作品:《形態天文學》
簡介,學術上的成就,標準燭光,重力透鏡,發現暗物質,主要貢獻,大事記,

簡介

弗里茨·茲威基(Fritz Zwicky,1898年2月14日-1974年2月8日),瑞士天文學家,他的一生幾乎都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在理論和觀測天文學上,包括超新星、星系團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茲威基1898年出生於保加利亞的瓦爾納,父母是瑞士人,從小在瑞士長大。1920年茲威基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922年在該校獲得博士學位。1925年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1942年成為天體物理學教授。同時他也在威爾遜山天文台和帕洛馬天文台工作。
茲威基不同意勒梅特哈勃關於星系的紅移起源於宇宙膨脹的解釋,於1929年提出紅移是由於光子在穿越宇宙到達地球時,由於引力場的存在,逐漸損失了能量而形成的,但是這種觀點並不為大多數天文學家所接受。
1933年,茲威基在研究后髮座星系團時,首先套用維里定理得出結論認為存在不可見的物質,即現在所說的暗物質,而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1934年,他和同事沃爾特·巴德在《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文章,提出了“超新星”一詞,用於描述正常恆星向中子星的轉化過程,同時解釋宇宙線的起源。這在當時是非常驚人的觀點。1935年,在他和巴德的共同倡議和推動下,第一台施密特望遠鏡在帕洛馬天文台建成,口徑為45/65厘米。這台望遠鏡具有的非常大的視場,特別適合巡天觀測。茲威基用它在河外星系中尋找超新星。1935年到1940年期間,茲威基用它發現了14顆超新星,占1930年代人們發現的超新星總數的一多半。他還與當時同在威爾遜山天文台的哈勃、巴德、魯道夫·閔可夫斯基等人合作,記錄了大量超新星的觀測資料。茲威基一生總共發現了122顆超新星,這一紀錄直到2006年才被打破。
茲威基是中子發現初期少數認同存在中子星這一觀點的科學家之一。1934年,他與巴德共同發表文章稱,中子簡併壓能夠支持質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恆星[2]。後來,茲威基將研究重心轉移到了星系團方面,並於1961年到1968年編纂了包含9314個星系團的星系和星系團總表(CGCG)。此外,他還於1937年提出了星系團可以作為引力透鏡的構想。
茲威基還倡導形態學的研究方法,著有《形態天文學》(Morphological astronomy)等著作。
雖然茲威基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在美國工作,但他一直保留了瑞士國籍。1974年2月8日,茲威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薩迪納去世。為紀念他,第1803號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學術上的成就

茲威基和他的同事沃爾特·巴德,於1953年率先在天文台的最高峰上使用施密特望遠鏡。他親手將巴納德施密特拋光處理的鏡片從德國帶回來。在1943年,他和巴德提出超新星這個名詞,並且假設它們是由普通的恆星轉變成為中子星,並且是宇宙線的來源。他有先見之明的洞察力,對之後幾十年在宇宙年齡和大小的測量,有著深遠的影響。

標準燭光

在1938年,茲威基的同事沃爾特·巴德建議使用超新星做為估計遙遠深空距離的標準燭光,因為Ia超新星顯示一種共通的光度峰值。他們建立了眾所周知的宇宙距離尺度的內稟光度。

重力透鏡

在1937年,茲威基指出,以之前發現的愛因斯坦效應,星系團可以做為重力透鏡 。但直到1979年觀測到被稱為"雙類星體"的Q0957+561,這種效應才獲得證實。

發現暗物質

“暗物質”研究的最新進展和中國有關。紫金山天文台與國外同行合作,發現了一種物質,可能是“暗物質”粒子湮滅的產物。當2009國際天文年到來,從天文學研究到科幻故事,“暗物質”話題將更為科學家、普通天文愛好者所津津樂道,但在1933年,卻幾乎沒有人願意像弗里茨·茲威基一樣,相信宇宙的大部分質量是人們看不到的。
弗里茨·茲威基
如果要列出“20世紀最受冷落科學家”的名單,弗里茨·茲威基(FritzZwicky)肯定會排得靠前。儘管在宇宙學領域,他的位次可能緊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科學史上尋找這個瑞士天文學家,倒有點像在宇宙中間尋找他提出的“暗物質”——由於“暗物質”既不發散光,又不吸收光,也不反射光,人們根本看不見它。或許茲威基的想法超越了他的時代。但假如這個科學家的個性不那么古怪的話,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否還會在70多年中被同僚無視。
“下落不明的質量”
20世紀,天文學的許多重大發現同位於加州的威爾遜山有關。在1917~1947年間,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就在威爾遜山上,口徑有100英寸,著名的愛德溫?哈勃(EdwinP.Hubble)通過它觀測到星系正離我們遠去,提供出一幅宇宙膨脹的圖像,暗示存在著一個“大爆炸”的時刻。茲威基覺得,那時的威爾遜山就是“宇宙的中心”。威爾遜山距離茲威基任職的加州理工大學(Caltech)不遠,從學校操場就可以遙望這座山清晰的輪廓,這讓他時常想起多山的瑞士老家。1925年,獲得1922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密立根教授引薦他來到這裡。換成別人一定會為教授的器重而感激和榮幸,然而茲威基對於這位推薦者的態度卻很不屑,甚至當面指責密立根“從未提出過好的想法”。當密立根善意地提醒這個年輕人要先自我反省時,茲威基卻宣稱自己不必擔心,因為“每隔兩年就能蹦出好點子”。他這么說或許不完全是吹牛,在1933年,茲威基腦子裡就冒出了“暗物質”的點子。
“遙遠的星系團里有一些物質很獨特,它們既不發光,也不吸收光、反射光……”茲威基的意思是,宇宙中存在你我看不到的物質,但它們有質量。事實上,暗物質不僅擁有質量,它的質量甚至是可見物質的6倍,占到宇宙物質成分的24%;另外72%是暗能量,一種充溢宇宙空間的能量形式,同樣不可見。在進入21世紀前,人們竟然被告知,可見的一切在茫茫宇宙的質量劃分中都不能占到多數。“要承認我們宇宙超過90%都看不到多少有些尷尬”,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布魯斯·珈諾(BruceMargon)在《紐約時報》上說,“大自然在嘲笑人類,它把宇宙的絕大部分藏了起來。”
但茲威基還是找到了它。1933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似乎同這個對星星著迷的35歲男人毫無關係,當時他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后髮座星系團(ComaCluster)上。這個星系團就在我們熟悉的獅子座附近,由1000個大星系、30000多個小星系組成。據說,得名自一個與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王后的頭髮有關的傳說。對神話故事,茲威基當然不關心,他的憂慮在一堆寫著密密麻麻數字、符號的算草紙上。
要測量星系團的質量,一般有兩種方法。“動力學質量”計算,需要的數據是各星系之間的相對速度和平均速度,而“光度學質量”要求測量各星系的光度。茲威基分別利用這兩種算法計算后髮座星系團的質量,結果不可思議:“動力學質量”是“光度學質量”的400倍!為什麼后髮座星系團有99%的質量“下落不明”?難道“動力學質量”中用到的牛頓運動定律不再適用?或者,星系團的主要質量並不是由可視的星系貢獻的?茲威基用他那最具幻想力的頭腦做出了以下推測:宇宙大部分質量不可見,因此光度方法測算不出。於是,有了“暗物質”一詞。
似乎大多數人還是信奉“眼見為實”。在當時,“暗物質”這個概念被徹底忽略了。相反,茲威基本人的惡名倒比“暗物質”的名稱傳播得快。
“暗物質”帶給茲威基的無奈在於它無法觀測,但“超新星”不一樣,一億顆太陽的亮度不會被無視。1936年,茲威基說服加州理工大學,在威爾遜山東南方的帕洛馬天文台上建起了口徑48英寸的施密特望遠鏡。人們可以大概猜出茲威基的目的:施密特望遠鏡比其他望遠鏡有更大的清晰視場,特別適合巡天觀測。比如,尋找超新星。施密特望遠鏡架在帕洛馬天文台屋頂開口的下面,就像一門對準星空的白色大炮。茲威基已經習慣跟這個龐然大物在一起,當他一次次將眼睛對準目鏡,他所發現的“超新星”的數量也在增加。1935年到1940年之間,這個數字是14顆,占人們發現超新星總數的一多半。他一生中總共發現了122顆“超新星”,這一紀錄直到2006年才有人打破。人們不禁疑惑,他在數星星這件事上表現出的執著會不會是“暗物質”那件事上壓抑的一種釋放。

主要貢獻

茲威基的主要貢獻是對超新星現象的研究。他曾在1934年和巴德一起確認宇宙中有比新星更激烈﹑釋放能量更多﹑光變幅更大的災變天體。例如﹐銀河系內1054年﹑1572年和1604年觀測到的客星﹐仙女星系中1885年出現的比典型新星亮一萬倍的“新星”﹐他把它們定名為超新星。室女星系團照相巡天搜尋河外星系超新星。1936年在他的倡議下﹐美國帕洛馬山天文台建成45/65厘米施密特望遠鏡﹐這在當時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廣角天體照相儀﹐立即將它投入河外星系巡視。到1941年為止﹐在茲威基主持下﹐用它發現18個超新星(同時還用100英寸望遠鏡發現了另一個超新星)﹐而前人總共只是偶然觀測到12個。根據巡天觀測﹐推算出平均每一個河外星系﹐每三百年產生一次超新星爆發。這個爆發頻率值在以後的四十年一直與觀測資料相符。從三十年代起﹐茲威基每當發現一個河外星系超新星﹐即和威爾遜山天文台的哈勃﹑巴德﹑R.閔可夫斯基周密觀測爆發過程中的光度和光譜﹐積累了大量資料。後來﹐他提出根據光變曲線﹑譜線特徵﹑膨脹速度等因素﹐將超新星分類。從1958年起他主持 120/180厘米施密特望遠鏡的遙遠星系團超新星巡天﹐作為該台的常規科研項目﹐一直持續到逝世之後的1975年﹐共達18年。1959年他倡議並組織國際超新星聯合觀測o全世界先後有十多個天文台參加。他一生共發現超新星122個﹐占當時超新星總數的30%。
弗里茨·茲威基
茲威基在星系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和沙普利曾分別發現星系成團傾向﹔他還認為星系之間有瀰漫星群以及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雲。
他認為宇宙物質的演化是沿著從稀到密和從密到稀兩個方向進行的﹐超新星爆發是雙向演化的典型﹕一方面外部物質拋散到空間﹐另一方面內部物質收縮為緻密天體。根據這思想﹐他預言應有中子星存在﹐還預言可能有整個星系核的大規模爆發。他一生倡導形態學研究方法﹐著有《形態學天文》以及大量關於超新星的論述。他主編《星系和星系團總表》六卷﹐《緻密星系﹑星系的緻密部分﹑爆發星系和爆後星系表》。

大事記

1933 發現暗物質。領先時代40年。
1934 與Walter Baade發明"supernovae"這個詞,並猜測其產物是中子星。後獨立發現了120顆超新星。這個記錄也許永遠也破不了,因為雖說發現速度指數增長,但基本不是一個人的事了。
1937 提出星系團可用作引力透鏡。
1938 與Walter Baade 提出把超新星當作標準燭光來估計宇宙尺度的距離。
1943-1961 為Aerojet 顧問,有50多專利包括 JATO。人稱現代噴氣發動機之父。
1942-1968 Caltech 教授。
1961-1968 與人合編六大卷星系目錄,其中的星系人稱 Zwicky galaxies。
1969 著書倡導天文中的形態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