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

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

《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是201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本禹 ,本書是“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的論卷,聚焦弗洛伊德本身的經典精神分析學說,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洛伊德主義新論(第二卷)
  • 作者:郭本禹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727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弗洛伊德主義新論”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09FZX004)、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圖書出版專項基金資助項目,它歷史地展現了弗洛伊德主義的產生、發展和演變歷程,涵蓋了弗洛伊德主義的所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觀點,並加以科學客觀的評述,可以說提供了弗洛伊德主義研究的一幅“全景圖”。全書遵循弗洛伊德主義的內部發展、外部發展邏輯與整合邏輯進行架構,三卷在內容上既相互聯繫,又彼此獨立。
第一卷共五編23章,主要介紹弗洛伊德生平,闡述弗洛伊德主義的基本思想。“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生成及療法”,具體包括弗洛伊德傳略、弗洛伊德主義的生成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第二編“經典弗洛伊德主義的元理論”,具體包括弗洛伊德的潛意識論、本能論、性慾論、夢論、心理和人格結構論、焦慮論與心理防禦機制;第三編“弗洛伊德的社會文化理論”,具體包括弗洛伊德的社會文化觀、宗教觀、道德觀、犯罪觀、戰爭觀、婦女觀、教育觀、美學觀、哲學觀,以及對弗洛伊德社會文化理論的評價;第四編“弗洛伊德的貢獻與誤區”,具體包括弗洛伊德的歷史貢獻、弗洛伊德的方法論局限及理論誤區;第五編“弗洛伊德主義的深遠影響”,具體包括弗洛伊德主義對西方現代心理學、哲學、文學藝術和醫學的影響,剖析我國出現的“弗洛伊德熱”。
第二卷共五編22章,主要闡述弗洛伊德主義的內部發展邏輯與整合邏輯。“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具體包括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後榮格學派、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後阿德勒學派、亞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論、費倫茨的精神分析理論、蘭克的心理分析理論;第二編“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具體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學、斯皮茨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瑪勒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雅可布森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埃里克森對自我心理學的貢獻;第三編“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具體包括克萊茵的過渡性客體關係理論、拜昂對克萊茵理論的發展、費爾貝恩的純粹性客體關係理論、溫尼科特與客體關係理論的轉向、巴林特對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第四編“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學”,具體包括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第五編“關係精神分析”,具體包括關係精神分析學的形成與發展、米切爾的關係精神分析學。
第三卷共五編共16章,主要闡述弗洛伊德主義的外部發展邏輯與整合邏輯。第一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具體包括霍妮的神經症人格理論、沙利文的精神病學的人際關係理論、卡丁納的文化和人格理論、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第二編“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具體包括賴希的性革命理論、馬爾庫塞的愛欲解放理論;第三編“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具體包括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理論、賓斯萬格的存在分析學、鮑斯的存在分析學、萊因的存在精神病學說、羅洛•梅的存在精神分析、布根塔爾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療理論、施奈德的存在分析學;第四編“後現代精神分析”,具體包括後現代精神分析概述、拉康的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第五編“神經精神分析學”,具體闡述神經精神分析學。
本書有利於心理學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哲學工作者從心理學角度全面了解弗洛伊德主義在我國的*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導論
本卷前言
編 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
章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節 榮格傳略
第二節 分析心理學的歷史背景
第三節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體系
第四節 分析心理學的方法與實踐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二章 後榮格學派
節 榮格學者及分析心理學思想的傳播
第二節 後榮格學派的形成
第三節 後榮格學派的理論內涵與發展趨勢
第四節 分析心理學與中國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三章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節 阿德勒傳略
第二節 個體心理學的歷史背景與思想來源
第三節 個體心理學的方法論
第四節 個體心理學的理論體系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四章 後阿德勒學派
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名稱爭議與發展歷程
第二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主要人物
第三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組織機構和刊物
第四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實證研究
第五節 後阿德勒學派的實踐套用
第五章 亞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論
節 亞伯拉罕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精神分析理論觀點與方法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六章 費倫茨的精神分析理論
節 費倫茨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精神分析理論觀點與方法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七章 蘭克的心理分析理論
節 蘭克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心理分析學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二編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
第八章 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
節 安娜•弗洛伊德傳略
第二節 自我心理學思想
第三節 兒童精神分析學的理論
第四節 兒童精神分析理論的套用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九章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學
節 哈特曼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自我理論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十章 斯皮茨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節 斯皮茨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自我形成理論
第四節 兒童精神病理學及其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一章 瑪勒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節 瑪勒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分離—個體化理論
第四節 兒童精神病理學及其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二章 雅可布森對自我心理學的發展
節 雅可布森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及其自我心理學的理論內涵
第三節 自我心理學的理論特徵
第四節 抑鬱症及其治療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三章 埃里克森對自我心理學的貢獻
節 埃里克森傳略
第二節 埃里克森理論的形成與基本假設
第三節 自我心理學的主要理論觀點
第四節 心理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三編 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
第十四章 克萊因的過渡性客體關係理論
節 克萊因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理論內涵
第四節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的臨床實踐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五章 拜昂對克萊因理論的發展
節 拜昂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拜昂的容納功能觀
第四節 拜昂的團體動力學理論
第五節 拜昂的精神病理學思想
第六節 簡要評價
第十六章 費爾貝恩的純粹性客體關係理論
節 費爾貝恩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純粹性客體關係模式
第四節 心理病理學觀與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七章 溫尼科特與客體關係理論的轉向
節 溫尼科特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理論觀點
第四節 治療實踐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八章 巴林特對客體關係理論的發展
節 巴林特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巴林特的客體關係理論
第四節 巴林特的精神分析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第十九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
節 克恩伯格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整合性客體關係理論
第四節 邊緣性人格組織理論
第五節 移情焦點心理治療學
第六節 簡要評價
第四編 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
第二十章 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
節 科胡特傳略
第二節 社會文化背景和思想來源
第三節 自體心理學
第四節 簡要評價
第五編 關係精神分析學
第二十一章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形成與發展
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誕生過程
第二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發展脈絡
第三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代表人物
第四節 關係精神分析學的組織機構和雜誌
第二十二章 米切爾的關係精神分析學
節 米切爾傳略
第二節 思想來源
第三節 米切爾的關係衝突模式
第四節 心理病理學及其治療觀
第五節 簡要評價
附錄
附錄一 參考文獻
附錄二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
附錄三 英漢術語對照表

作者簡介

本卷主編郭本禹,也是總主編之一,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全國維果茨基研究會理事《心理學報》《心理科學》《心理學探新》《心理研究》編委,以及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等。主要從事理論心理學、心理學史和德育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總主編車文博,中國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教授、《心理學報》編委。吉林省扶餘縣人。1952年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生畢業。在理論心理學、心理學史等方面有突出的成果。他治學嚴謹、著作等身,從事中國理論心理學研究,他的科研成果頗豐,在國內外均有影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