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朗索瓦·維勒
- 外文名:François Velle
- 出生地:法國
- 職業:導演 | 編劇
弗朗索瓦·維勒,法國導演、編劇,代表作品有《贖回》等。導演作品《贖回》、《紐約灣海峽》、《識骨尋蹤》、《新裝》等。1...
弗朗索瓦·萊昂·貝諾維勒francois leon benouville(1821年3月30日- 1859年2月16日巴黎),他是一位法國畫家,以其新古典主義宗教作品和東方主義題材的繪畫著稱。藝術風格 弗朗索瓦·萊昂·貝諾維勒是一位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生平經歷 弗朗索瓦·萊昂·貝諾維勒一開始是在畫家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Francois-Edouard ...
2006年,奧朗德與資深政治記者女友瓦萊麗·特里耶維勒開始共同生活。2014年1月25日,宣布分手。2015年6月18日,奧朗德與法國演員朱莉·葛耶的戀情公布。當地時間2022年6月4日,弗朗索瓦·奧朗德和其伴侶、演員朱莉·加耶在科雷茲省蒂勒市市政廳低調結婚。人物評價 恐怖攻擊、抗議和幾段戀情,這就是奧朗德的總統任期。(...
弗朗索瓦一世在司法上的重要改革使國王的司法許可權擴大了。1539年頒布的維勒科特萊法令要求全國各省所有法院的司法檔案都必須用法語撰寫,不得再用拉丁文或方言擬稿。此外,以往由教會法庭審理的俗人的民事訴訟都改由國王法庭審理。弗朗索瓦一世把統治國家的最高權力集中於御前會議,國家重大事件都由國王和少數親信決定。對於...
1625年11月,弗朗索瓦·德·沃德蒙根據勒內二世的上述遺囑,要求獲得這些公國。洛林總督認為他的請求是合法的。妮科爾·德·洛林和夏爾退位,1625年11月21日弗朗索瓦·德·沃德蒙成為公爵。他離開了薩爾姆及其首府巴東維勒,在那裡,他曾支持最近皈依薩爾姆的羅興拉夫·奧通·亨利聯合伯爵的親天主教政策,前往南錫。他利用...
4月24日被任命為將軍,任巴黎南部各炮台司令官、塞納河左岸炮台總監、第二後備旅指揮官、救國委員會委員。五月流血周中積極參加戰鬥。公社失敗後流亡瑞士和倫敦,被缺席判處死刑。1880年大赦後回國。是布朗基主義者中央革命委員會創立人之一。1888年8月5日在貝勒維勒舉行的一次民眾集會上發表演說時猝死。
《紐約灣海峽》是由弗朗索瓦·維勒執導的劇情片,由凱文·席格斯,索菲亞·布希,莫尼卡·凱娜,文森特·諾費奧,艾等人主演,於2008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歲的布魯克林男孩邁克為了大學學費替當地的黑幫老大打工,又新結識了一個美麗聰明的女人凱西,並被對方所深深吸引的故事。劇情簡介 19歲的布魯克林男孩邁克,得到了一...
”(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侶筆下的畢卡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頁)作者簡介 畢卡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著畢卡索個人藝術...
讓-弗朗索瓦·何維勒(Jean-Francois Revel)法蘭西學院院士,1924年生,哲學教授、政治評論家,所著政治評論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響,曾任法國新聞周刊《快報》總編輯,現居巴黎。馬修·理察(Matthieu Richard)佛教僧侶。生於1946年,曾為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向佛教大師們學習,二十多年來...
《僧侶與哲學家》是2014年9月1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讓-弗朗索瓦·何維勒、(法)馬修·理察。內容簡介 佛教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它今天在西方有如此多的信奉者?如何理解這樣一種既古老又嶄新的智慧?這本《僧侶與哲學家》就要解答這些問題。生物學博士馬修·理察生於1946年,在諾貝爾獎...
瓦萊麗·特里耶韋萊(Valérie Trierweiler),女,法國記者,1965年2月16日生於法國昂熱市,她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7任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的前女友。瓦萊麗曾結過兩次婚,並與前夫生下過3個孩子,但兩次婚姻均以失敗告終。瓦萊麗曾在《巴黎競賽畫報》擔任資深政治報導記者。瓦萊麗曾表示,即便奧朗德當選法國總統,她...
主演:弗朗索瓦·克魯塞 伯利·蘭內爾 20人評分 九月懷胎 九月懷胎 飾 Policier vidéosurveillance 導演:艾爾伯特·杜邦迪 主演:艾爾伯特·杜邦迪 桑德利那·吉貝爾蘭 裸女露露 裸女露露 飾 Charles 導演:索爾維赫·安斯帕克 主演:嘉蓮·維雅 伯利·蘭內爾 2012 銹與骨 銹與骨 8.1 飾 Martial 導演:雅克·...
邀請 《邀請》是克洛德·果雷塔執導,詹尼·露·比多、弗朗索瓦·西蒙、Jean Champion等主演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