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切斯科·馬里亞·迪費爾迪南多二世·德梅迪奇紅衣主教(1660-1710年)是焦萬·巴蒂斯塔·福吉尼是佛羅倫斯巴洛克風格雕塑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羅馬的科西莫三世·德梅迪奇(1642-1723年)1673年創建的學院中學習後,很快成為同時代人中的佼佼者,因為他接受了托斯卡納地區宗教界和貴族們的委託,創作了很多雕塑和建築作品。
概述,簡介,
概述
名稱:弗朗切斯科·馬里亞·迪費爾迪南多二世·德梅迪奇紅衣主教(1660-1710年)
作者: 焦萬·巴蒂斯塔·福吉尼
創作時間:1686年之後
材質: 白色大理石雕像,灰色大理石底座
規格:80厘米(加底座98厘米)
收藏地:義大利,切雷托圭迪(佛羅倫斯),狩獵和疆域歷史博物館
簡介
由於在羅馬的經歷,福吉尼的雕塑語言反映出姜洛倫佐·貝爾尼尼(那不勒斯,1598—羅馬,1680年)的開朗藝術風格的影響,同時也有亞歷山德羅·阿爾加迪(博洛尼亞,1595—羅馬,1654年)的更為柔和協調的風格的影響,在後者的風格中,傳統和復古與巴洛克風格在空間和誇張方面的新手法緊密結合在一起。福吉尼同時吸收了這兩位大師的風格,但又有自己的特殊雕塑語言,因而與眾不同。在這裡,這位佛羅倫斯雕塑家沒有理想化地去處理弗朗切斯科·馬里亞·迪費爾迪南多二世·德梅迪奇紅衣主教(1660-1710年)這一形象,不掩飾其缺陷,巧妙地創造了一個忠實於本人形體面貌的形象。胖乎乎的面孔,有眼袋的大眼睛,厚厚的嘴唇,有褶皺的下巴,所有這些都表現出雕塑家對描繪對象體貌特徵的敏感。主人公面部的表情是沉穩的,表現很安詳。大理石的剛勁造型與紅衣主教披風的寬而精細的褶皺,都使福吉尼很接近於阿爾加迪的古典風格。他的藝術的明顯的巴洛克傾向則突出地表現在捲髮的處理上,光線照在濃密的頭髮形成的波紋上,使頭髮的凹陷部分完全處於陰影之中,這位藝術家就這樣巧妙地創造出了明暗對比的效果。這一半身像是梅迪奇家族一系列大理石肖像中的一個,這些雕像是維多莉婭·德拉羅韋雷(1622-1694年)為波焦皇家別墅訂製的,蘭海特在1684年到1686年間安置就位(蘭海特,1962年)。這些半身雕像現在分別收藏於歐洲各博物館:費爾迪南多二世和維多莉婭·德拉羅韋雷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焦萬·卡洛·德梅迪奇紅衣主教在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萊奧波爾多·德梅迪奇紅衣主教在羅浮宮(斯卡利尼,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