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建築與傳統文化的回眸與反思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142頁
- 開本:12
- 作者:焦毅強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焦毅強先生是我國建築領域的資深專家,對於現代科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都有著深刻的思考和獨到的領悟。建築本身也正是科學與人文的交會之地,他將自己的感悟也融入於建築設計之中,實現了現代與傳統的完美結合。同時,他也從更為巨觀的角度,針對當今社會與文化的重大問題提出了諸多洞見。《建築與傳統文化的回眸與反思》這本書結集了他多年來的思考結晶,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對中國文化的那份深厚情愫與拳拳之心。
作者簡介
法號賢苦(龍泉寺居士)
1945年生於天津,1964年天津南開中學畢業,1970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一級註冊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現任馬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築師。
1945年生於天津,1964年天津南開中學畢業,1970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一級註冊建築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現任馬建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築師。
圖書目錄
序一 中國佛學院第一副院長學誠
序二 焦艦
前言
第一章 進兩步退一步
一、反思的思想是人生中光的迴光返照
二、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在藝術上的體現
三、一切運轉起來,這是令人不得安寧的事
四、再談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觀
五、知性的傲慢
六、美麗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
七、智慧與無明
八、宗教美的神秘性
九、快去接住天上的那顆隕星
十、形式美的構成
十一、實現傳統科學的融合
第二章 中國建築應當建立“人文”和“科學”的雙支點
一、近代的變革
二、人的良知
三、存天理,去人慾
四、中國的科學與傳統
五、建築的發展西方是雙軌制,中方是單軌制
六、對現代建築的再認識
七、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再認識
八、“佛”與“科學”的互應
九、還能被認知的城市
十、中國的新建築
第三章 中國建築的“空體”
一、中國建築的“空”
二、禪宗文化旅遊體驗區
三、廣場周邊舊民居的改造
四、獻萬顆慈悲心建萬棵柏樹林
五、充實完善趙州橋景點
第四章 中國建築的真實存在
一、中國建築目前存在的幾種形式
二、真實存在的中國建築
三、崑崙虛谷
結語:守住善的底線
附錄1 關於本書的討論——與張欽楠的書信往來
附錄2 善在哪裡?善在生命,善在人心
序二 焦艦
前言
第一章 進兩步退一步
一、反思的思想是人生中光的迴光返照
二、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在藝術上的體現
三、一切運轉起來,這是令人不得安寧的事
四、再談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觀
五、知性的傲慢
六、美麗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
七、智慧與無明
八、宗教美的神秘性
九、快去接住天上的那顆隕星
十、形式美的構成
十一、實現傳統科學的融合
第二章 中國建築應當建立“人文”和“科學”的雙支點
一、近代的變革
二、人的良知
三、存天理,去人慾
四、中國的科學與傳統
五、建築的發展西方是雙軌制,中方是單軌制
六、對現代建築的再認識
七、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再認識
八、“佛”與“科學”的互應
九、還能被認知的城市
十、中國的新建築
第三章 中國建築的“空體”
一、中國建築的“空”
二、禪宗文化旅遊體驗區
三、廣場周邊舊民居的改造
四、獻萬顆慈悲心建萬棵柏樹林
五、充實完善趙州橋景點
第四章 中國建築的真實存在
一、中國建築目前存在的幾種形式
二、真實存在的中國建築
三、崑崙虛谷
結語:守住善的底線
附錄1 關於本書的討論——與張欽楠的書信往來
附錄2 善在哪裡?善在生命,善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