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父母都會認為,我觀察到許多這樣的例子,這些孩子常常會有這樣的表現,
大多數父母都會認為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論和誰都能玩的很好、都能很快地和他們親近起來的話,說明自己的孩子性情比較溫順、社交能力強,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般來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先是“全心全意”地喜歡自己的主要撫育人(主要是父母)。隨著他逐漸長大,即使讓他和父母暫時性地分開生活,他也能夠忍受了。這時,他在心理上就已經成熟到了具備了一定的個人獨立性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他就能夠和其他人打成一片,並且生活的很好。在孩子身上顯現出的這樣一個過程,通常被稱為“愛的依賴性發育”過程。這一過程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從孩子剛剛出生時候起,到他6個月左右為止,他會特別喜歡自己母親的氣味和聲音。但是,這一階段他還不能把母親和其他人區別開來,因此也就不會非常急迫地要找自己的母親。
當孩子長到6-7個月的時候,他開始能夠逐漸區分每個人不同的面孔了。在這個時候,他就會有選擇性地和自己的母親建立並形成了一種“愛的依賴性關係”,通過自己的母親認識到,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安全可靠的。這種現象在孩子長到2周歲左右的時候顯得尤為明顯。這一時期,只要母親稍一離開,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就會哭泣起來。可是,如果母親就在身邊,他們甚至還會嘗試著走到更遠一些的地方去玩。
但是,在這一時期,如果母親因為一些迫不得已的情況,不得不將自己的孩子送往託兒所,或者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分開生活的話,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不安,很可能會使他們喪失走向外部世界、並進行積極探索活動的能力。
等孩子長到2周歲左右的,他們會模模糊糊地知道,即使暫時看不到媽媽,她也不會從自己的生活中完全消失。當孩子長到3周歲左右時,即使把他們和自己的母親分開,他們也會在內心世界裡珍藏著母親的形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心理上的安定。
在這一連串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孩子在早期沒有和自己的母親形成這種有選擇性的“愛的依賴性關係”,他們的心理就會受到打擊,變得畏縮、懦弱;或者不論見到誰都會產生依賴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他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安全感,誰抱他都可以。
這一現象最初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被觀察到的。當時,有許多孩子因為戰爭失去了父母,不得不在孤兒院裡生活。因此,不論是誰,只要能給他們食物吃,他們都會讓這個人抱。同時,他們和這個人分開也相當容易。這種現象在當時被認為是這些孩子“社會性”的發育出現了問題。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常常無法和其他人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最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心理處於不安定狀態的成年人。
我觀察到許多這樣的例子
一些母親因為要在外面工作,一會兒把孩子交給這兒、一會把孩子交給那兒,讓別人幫助照顧自己的孩子,從而對孩子的關心有所疏忽;另外一些母親則因為其他孩子經常生病,忽視了對其中某個孩子的照顧……其結果就直接導致了這些缺乏母親關愛的孩子,在和他們的母親形成“愛的依賴關係”方面出現了問題。
這些孩子常常會有這樣的表現
在和母親一起外出的時候,他們不是牽著母親的手,而是一個人使勁地往前跑,從而很容易走丟。在這種時候,不論是誰,只要給他一些餅乾之類吃的東西,他就會跟著這個人走,對這個人產生依賴。對於這類孩子,如果媽媽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愛,並對他們進行積極的治療,是可以使他們重新形成和母親的有選擇性的“愛的依賴性關係”,促進他們社交能力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