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先心病胎兒心臟三維超聲診斷數據模型的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謝紅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立先心病胎兒心臟三維超聲診斷數據模型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謝紅寧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產前超聲診斷是阻斷重症先心病兒出生的首要干預措施。但由於胎兒心臟發育的特殊性,傳統二維超聲技術難以獲取胎兒心臟形態學和功能學的全面觀測數據,無法建立基於正常參考數據的規範化的診斷體系,經驗依賴性診斷使先心病產前檢出率徘徊在6-30%的低水平。最新的三維超聲時-空關聯成像(STIC)技術將胎兒心臟三維切面與時相信息的採集結合起來,直接獲取胎兒心臟結構和運動的立體數據。我們的前期研究已證實其優於二維超聲的診斷優勢。在此基礎上,本課題擬套用三維超聲STIC技術採集胎兒心臟容積數據,檢測隨孕周變化的包括胎兒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多指標數據,以出生後診斷或引產屍解結果為金標準,最終建立胎兒心臟結構和功能指標的Z評分(Z-score)數據模型;並通過診斷試驗評價其對常見先心病的產前診斷效能。項目率先套用三維超聲STIC技術建立胎兒心臟超聲數據模型,為診斷先心病提供量化標準,預期能大幅度提高先心病產前診斷率。
結題摘要
產前超聲診斷是阻止重症先心病兒出生的首選干預措施。由於胎兒心臟發育的特殊性,二維超聲難以獲取胎兒心臟形態學和功能學的全面觀測數據,缺乏全面的正常參考數據及先心病的規範化的診斷體系。本課題套用三維超聲STIC技術採集胎兒心臟容積數據,檢測隨孕周變化的包括胎兒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多指標數據,建立胎兒心臟和功能指標的Z-score數據模型,為診斷先心病提供量化標準。研究組按照項目計畫開展研究,依據所設計的技術路線實施研究,實現了主要研究目標並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1)以胎兒雙頂徑、股骨長徑、小腦橫徑和孕周為自變數,套用三維超聲STIC技術對正常胎兒心臟和大血管徑線的測量值為應變數,建立了正常胎兒心臟徑線Z-score數據模型。為準確診斷和評估胎兒先心病提供了重要參考數據,所查文獻資料本研究為第一個國人胎兒心臟徑線Z-score數據模型。 (2)套用三維超聲STIC聯合VOCAL技術,分別以胎兒心臟心功能各指標(左、右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收縮末期容積、心搏出量、心輸出量)為因變數,以孕周、股骨長、胎兒估重為自變數,建立了正常胎兒心臟三維超聲心功能數據z-score模型。本研究為首個國人胎兒心臟功能指標的數據模型,所建立的全面、系統的胎兒心臟功能隨孕周變化的數據模型,為更準確的診斷和評估胎兒先心病提供了參考數據。 (3)基於上述正常胎兒心臟三維超聲Z-score數據模型,進一步採用三維STIC容積數據對肺靜脈異位引流、胎兒右心繫統增大以及法洛氏四聯症等先心病進行研究,建立了三維超聲STIC容積數據對以上先心病的產前診斷模式。 (4)結合本研究期間積累的先心病病例,深入分析了先心病與染色體異常的關係,為產前診斷先心病的臨床諮詢和處理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並為下一步探討先心病的分子遺傳學機制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課題進行期間,共發表相關SCI論文3篇(1篇已接受,接受信函見附屬檔案13),國核心心期刊論文6篇;國際會議交流1篇,國內會議專題3篇;舉辦學術會議3次(參加人數共約1300人);培養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