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廣州)

《建國》,綜合類刊物,周刊,又名《建國周刊》,英文名為“Chien Kuo Weekly”,1928年4月14日創刊於廣州,由建國周刊社編輯發行,位於廣州廣衛路二十一號,邵元沖任總編輯 。該刊出版至第十二期時,移至上海出版,位於法租界呂班路崇德里十六號。至第四十期出版後,即1929年3月23日後,該刊改為月刊。館中存有該刊全部四十期。該刊編者認為“我們過去的錯誤,就是大家多注意在軍事的進展,而不注意到政治的建設;只顧批評或攻擊反動的理論,沒有把自己的理論建設起來;只顧及向外的擴張,而不顧及內部組織的嚴密,意志的統一,感情的團結,力量的集中;同時尤其不注意團結黨內黨外明智俊偉洞識大體忠耿直諒之才德,而專喜延納□□便僻之徒,以致許多尤為之事業,敗於冥冥而不覺”,而他們創辦該刊之目的“不在乎爭城拓地,而在乎闡明孫文主義的理論和精密建設的方案,使黨內同志和一般民眾,大家有標準可循,有路徑可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國(廣州)
  • 類別:綜合類刊物
  • 創刊時間:1928年
  • 出版周期:周刊
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刊登內容

《建國》在內容上則以討論革命相關的問題為主,包括闡發國民黨的理論、記錄和分析當時國際國內問題、研究各類建設問題等。該刊由中國國民黨人創辦,故而其中多有解釋和發揮國民黨理論的文章,如邵元沖的《民族精神與黨德》即為一例。在有關當時現實的記錄和分析方面,有《平潭屠殺事件與日帝國主義者之積極政策》《廣東之剿匪工作及其善後》《英帝國領土及人口統計》等,既有關於國內的文章,也有研究國外的文章。該刊還曾設“短評”欄目,所載亦是有關現實問題的文章。國家的建設問題亦是該刊關注的重點,其中不少討論建立在對現實問題的分析的基礎上,如《廣東農工行政過去之錯誤與今後的建設》等。
《建國》是一份由中國國民黨人創辦的刊物,其中刊載了不少討論當時國民黨理論、當時中國的現實問題和建設的文章,反映了國民黨人對於相關問題的看法,是研究中國國民黨的重要資料。該刊創刊於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由廣州移至上海,亦反映了其重心的變化。

文化傳統

《發刊詞》邵元沖
每日接觸於我們感覺的——眼睛看到的是民眾的疾苦,耳朵聽到的是民眾的呻吟,心理感觸的內部的糾紛散漫和反動勢力的蠢蠢欲動——與我們對民眾宣傳的,無一不表示事實上的矛盾與疑慮,因此使我們聯想到照這樣做去,革命的任務究竟能否完成,我們的方法究竟有沒有錯誤,這樣方式的革命成功了以後,民眾是不是能獲得幸福與利益,照我們宣傳的那么美妙?這種都是我們自己和一般民眾所躊躇滿志而難於解答的。我們如果認以為這種辦法完全是對的,我們就應該以大無畏的精神來實行貫澈。我們如果已經認清楚在方法上或計畫上有修正及更加實際的必要時,我們就應該有勇氣來矯正並承認我們的錯誤。我們決不應諱言過失,我們尤不應文過飾非,我們更不應以民眾的利害和全社會的安危來做我們理想的試驗品!
我們過去的錯誤,就是大家多注意在軍事的進展,而不注意到政治的建設;只顧批評或攻擊反動的理論,沒有把自己的理論建設起來;只顧及向外的擴張,而不顧及內部組織的嚴密,意志的統一,感情的團結,力量的集中;同時尤其不注意團結黨內黨外明智俊偉洞識大體忠耿直諒之才德,而專喜延納□□便僻之徒,以致許多尤為之事業,敗於冥冥而不覺。這種錯誤,我們決不能不承認的。我們承認了錯誤便要有勇氣去改。革命黨的錯誤是很平常的,但是革命黨的精神就在乎能夠改過,同時毫不遲疑的向著正當的路上走去。所以我們此刻唯一的任務,不在乎爭城拓地,而在乎闡明孫文主義的理論和精密建設的方案,使黨內同志和一般民眾,大家有標準可循,有路徑可走,我們所以創設建國周刊的意義,根本上也就全在乎此。
我們相信,一個政黨——尤其是一個革命的政黨,如果希望黨的勢力,一天一天往前展拓,能真真引導著民眾前進,則不但黨的理論和方案要適合乎時代的潮流,而且每個黨員都要經過黨的訓練,並時時注意于思想和智識的進步。幹部人才更應該對於本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和世界大勢有相當的明了,才能負起指導的責任。我們周刊的內容所以不絕的對於世界大事及國內外政治經濟的現狀,作有系統的介紹和記載,其意義也就在乎彌縫現在這種的缺憾。
我們相信,人類是不絕的進化的,現代的文化學術和一切政治經濟工業科學等,尤其在突飛猛進的進化和進步之中。這種成績和方案,都給我們對國家與社會事業的建設與進步上不少的助力,免了我們走不少的冤枉路。這種成績和方案,都是人家經過了多少經驗和挫折,最近□擇定而認為應如此做的。我們固然不必亦步亦趨的摹仿他們,但是可以供我們採取的實在不少。我們周刊中所以特別注意於各國政治經濟建設事業的紀載和文化學術進步的敘述,其目的全在乎此。
我們是革命的政黨,對於過去方法上不完備的地方,與許多時候因為應付環境的抑制而走曲線的地方,我們應該時時要去矯正他。但同時如果我們看了各國的革命團體,勞工團體,社會黨,以及近來各被壓迫民族的獨立運動等所經過成功失敗的歷史,與其所採用的方案,應付的策略,都可以增加我們不少的智慧和經驗,使我們革命方略能夠更加嚴密而有效,這一點也是我們周刊所特別注意的。
總理說:“我的革命,是為愛人而革命。”又說:“革命史救國救民的事業。”所以每一個革命黨員應該充滿革命的熱誠,豐富革命的情緒,才能激勵勇氣,百折不回的做去。文學是最□引起人的情緒的,壯烈的,或革命的文學,尤其能引起犧牲奮鬥救人救世的情感的。鄭所南的心史,文文山的正氣歌,孔雲亭的桃花扇,鄒容的革命軍,擺倫的詩歌,使讀者無不慷慨激昂,引起其寧為玉碎之氣概。要使一般革命的同志們百折不回走到愛人救人的路上去,我們必須充分的發揮革命的文學,作我們精神上的刺激劑。
我們周刊的任務大概如此。同時,我們很願意誠懇地將我們黨務的利病,同志們應努力的方向切實的說出來,供大家的研究。我們對於任何通知都抱著親愛的精神,決不懷四號的愛憎於其間,對於所陳的利弊,很希望我們同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勇敢光明的反省和矯正。我們每一個同志都負荷著總理遺交下來的國民革命的大任,只有真正的親愛團結,虛心互助,力求智識能力的進步,才能完成我們的任務。革命是為救全民眾的,我們看了全民眾的顛連無告,我們怎么忍心諱忌我們的過失和錯誤,我們怎么敢不誠誠懇懇的來指導,切切實實的來矯正,坦坦白白的來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