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無錫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

《延安市無錫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由陝西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市無錫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
  • 發布單位:陝西省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延安市、無錫市人民政府,陝西省、江蘇省人民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現將《延安市無錫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陝西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1日

檔案全文

延安市無錫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2022—2026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振興〔2022〕766號)要求,結合延安、無錫發展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新時期延安振興發展為主題,以深化區域合作協作為主線,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緊扣無錫、延安發展目標和定位,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用,不斷完善合作機制,持續拓展合作領域,著力創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成效,促進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的“延錫樣板”。
(二)基本原則。
1.服務全局,統籌推進。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意識,統籌謀劃延錫對口合作與東西部協作,系統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放大政策疊加效應,著力提升對口合作工作質量和水平,促進兩市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
2.深化互動,雙向對接。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政策支持,搭建合作平台,立足延錫雙方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兩地比較優勢,積極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暢通流動和高效集聚,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緊密對接、互嵌融合,持續釋放延錫對口合作疊加效應。
3.突出重點,注重長效。立足兩市發展現實基礎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統籌當前和長遠,聚焦共同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聚焦產業合作、招商引資、人才交流、文化旅遊、紅色教育培訓,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動對口合作走向體系化、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提升對口合作綜合效益。
4.多方參與,提升層次。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對口合作的方式路徑,鼓勵兩市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多渠道參與,加速構建政府和市場密切配合、各盡其職的工作格局,在新起點上把延錫兩地務實合作推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
5.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兩山”理念,在開展產業深度合作、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中,探索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新路徑、新方式,培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動能,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增強內生髮展動力。
(三)主要目標。到2026年,延安紅色文化影響力明顯增強,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新進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延錫產業合作平台載體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形成產業共興、百姓共富、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新局面,攜手邁出高質量發展新步伐。
二、重點任務
(一)傳承弘揚紅色文化。
1.積極開展紅色教育培訓。充分利用延安幹部培訓學院、市縣黨校以及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開展黨性教育。加大面向長三角地區宣傳推薦延安幹部教育培訓品牌力度,支持延安打造全國幹部黨性教育首選高地。探索推行“延安黨性鍛鍊+無錫能力提升”分段式教育培訓,建立雙方主體班次學員互派制度。聚焦黨性教育和能力提升,深化延錫兩地黨政幹部學習平台合作,合力共建“延安精神無錫學習天地”,推進師資共享、課程共建。利用兩地優質師資力量、精品課程資源,聯合舉辦“延錫雲課堂”,通過線上線下專題講座形式,不斷提升兩地黨員幹部黨性修養和能力水平。加快延安中國小研學教育基地、紅色體驗地建設,構建面向本地及全國的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紅色教育培訓體系,推動以幹部教育為主向全民教育轉變。結合延安棗園革命舊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紅色教育現場教學點、紅色研培體驗線路,推出一批研學旅行精品項目。(責任單位:兩市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黨校、市文廣旅遊局、延安幹部培訓學院)
2.大力傳承弘揚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依託延安精神紀念日等重大節日,兩地聯動輪流舉辦“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主題論壇,兩市相關工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深化“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專項課題研究,制定研究成果獎勵辦法。充分發揮兩地各級各類宣講團、社科工作者、小小講解員作用,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助推偉大建黨精神進企業、機關、學校、農村、社區、軍營,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濃厚氛圍。按照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要求,用好兩地革命舊址、紀念館等紅色革命遺址,有計畫組織兩地黨員幹部到革命舊址、紀念館開展現場教學、情景教學、體驗教學,組織開展兩地未成年人紅色之旅、追夢之旅、塑魂之旅等研學活動。(責任單位:兩市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遊局、教育局)
3.全力推進文旅融合。推動無錫文旅集團、靈山集團和延旅集團、陝旅集團合作,依託延安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根基深厚的優勢,結合長征、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造一批重點紅色旅遊區,展現革命文化的豐富內涵、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時代價值,進一步打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紅色旅遊品牌。鼓勵兩地文藝工作者圍繞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革命史,結合延安黃土文化、黃河文化、邊塞文化特色,聯合創作一批文化作品。加強文化交流合作,開展文化作品展覽展示、巡迴演出等系列活動,宣傳紅色經典、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革命紀念地、黃帝陵、乾坤灣、壺口等景區資源為牽引,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景區,形成西北革命根據地、長征落腳、全面抗戰、轉戰陝北等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結合延安非物質文化遺產、陝北民俗文化、休閒農業,推出一批紅色文化體驗精品旅遊項目。發揮“陝西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載體作用,共享共鑒兩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經驗做法,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捐資、認領、認養等形式參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積極推動“延安故事”等系列文創產品研發,推出符合新時代大眾審美及需求的特色文創產品,促進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拓展紅色旅遊產業鏈。雙向舉辦旅遊產品推介會、主題節活動,共同宣傳推廣旅遊資源及優惠政策,以延錫兩地開通直航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兩地實現互為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責任單位:兩市文廣旅遊局)
(二)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
4.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延川縣、延長縣、宜川縣3個脫貧縣建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助力實現脫貧民眾遇病不返貧、遇災不返貧、遇困不返貧,不出現規模性返貧。注重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鼓勵社會力量赴脫貧縣投資一批有發展活力、綜合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及文旅產業項目。繼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從促進就業、產業發展和後續配套設施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幫助改造新建一批社區工廠和鄉村振興車間,千方百計增加脫貧民眾就業機會,加大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力度,著重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複合型新農村領軍人才。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建設教育、衛生、養老、文化、移民小區配套設施等民生項目。〔責任單位:兩市結對縣(市、區)〕
5.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脫貧縣為重點,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方面入手,著力打造一批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示範樣板。推廣無錫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經驗做法,助力實施一批農民居住條件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等民生項目,鞏固提升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實施水質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供水保障水平和水質淨化能力,著力推進農村改廁和產業路、資源路、旅遊路建設,提升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能力,不斷改善基層民眾人居環境。引入無錫格線化管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經驗,助力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積極打造政府、村級組織、居民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借鑑無錫鄉村振興經驗做法,完善鄉村振興建設規劃、特色鄉村建設行動方案等,注重融合歷史、產業、民族、文化、生態等元素,著力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範鎮、示範村。支持開展數字鄉村建設,發揮數位化對鄉村振興的帶動引領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致富。(責任單位:兩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市委網信辦)
6.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引導無錫相關院校、企業參與當地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注重在城鄉建設中融入黃土文化、黃河文化、邊塞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謀劃培育一批產業強鎮、文化名鎮。組織延錫兩地建築、交通等領域專業化團隊開展合作交流,在延安重要交通樞紐、現代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等建設方面給予技術支持,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加強延錫兩地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領域交流合作,學習借鑑無錫在黨管數據、數據治理、信息惠民等領域規劃、建設、管理、套用等方面經驗做法,提升數位化發展水平。探索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責任單位:兩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局、發展改革委)
(三)助力完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
7.加強基礎設施領域交流合作。突出智力支持,加強延錫兩地基礎設施領域交流合作,分享無錫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經驗做法,助力延安提升基礎設施水平。鼓勵兩地在5G、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加強合作。(責任單位:兩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能源局)
8.深化教育領域交流合作。豐富教育合作方式,借鑑東西部協作經驗,開展“組團式”師資交流培訓活動,廣泛套用線上互動課堂,共建優勢學科,共同推動教學研究。支持革命老區教師到無錫開展業務培訓,通過聽講座、進校園、上講台、跟班跟崗、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師資骨幹力量。以黨在延安十三年光榮奮鬥歷程為重點,突出革命歷史,彰顯黃土主題,開展延安精神進無錫校園活動。支持開展學生“手拉手”活動,用好用活延安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搭建遠程教育平台,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向基層擴容下沉,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升革命老區教育信息化水平。(責任單位:兩市教育局)
9.深化醫療衛生合作。支持延安重點醫院與無錫醫療機構開展合作,鼓勵共建專科聯盟和中西醫優勢專科。組織無錫醫療衛生專家赴革命老區開展學術講座、臨床帶教、手術示教等“傳幫帶培”活動,重點提升兒科、婦科、內科、外科等科室建設能力和診療水平。支持革命老區醫療技術人才到無錫開展長短期相結合的培訓進修、跟班學習。推動“網際網路+遠程醫療”,開展遠程會診、遠程查房、遠程病理與醫學影像診斷、遠程教學、遠程病例討論等活動,推動兩地優質醫療資源實時共享。(責任單位:兩市衛生健康委)
10.支持開展勞務合作。借鑑東西部協作好經驗好做法,建立常態化崗位供需信息共享機制,結合延安勞動力就業需求,精準對接無錫崗位供給,強化脫貧人口有組織勞務輸出。支持無錫與革命老區人力資源中介機構進行深度對接合作,引導無錫企業為延安籍務工人員提供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服務、餐飲服務、建築施工、機械修理等工種崗位,加強人崗高效匹配,有效促進異地轉移就業。組織實施勞務人員定點定向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務人員就業技能。堅持市場化運作、組織化輸出、產業化打造,培育壯大一批地域鮮明、技能突出、行業領先的勞務輸出品牌。開展延安籍來錫就業人員跟蹤援助,維護好在錫就業人員合法權益,建立就業服務檔案,有效促進穩崗就業。(責任單位:兩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綠色低碳發展。
11.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加強無錫在長江、大運河,延安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建設和制度、機制等方面的交流互鑒。圍繞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在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加強合作交流,培養生態環保人才,推廣套用先進適用技術。鼓勵江蘇環境工程領域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人才團隊,圍繞革命老區生態系統調查、評估等開展課題研究合作,幫助革命老區開展生態環保政策、規劃等制定,提升生態環保監管服務水平。鼓勵無錫高新環保企業通過承包、參股、託管等方式參與革命老區環保設施的設計、運維,為環境污染治理提供技術服務。(責任單位:兩市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規劃局)
12.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支持兩地合作開發碳匯項目、碳儲量評估、碳匯本底調查、潛力分析,推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價值。推進生態資源和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在保護好生態的基礎上,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加快能源資源產業綠色發展,延伸拓展產業鏈,鼓勵資源就地轉化和綜合利用,實現資源開發和地方經濟協同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助力實施一批農文旅融合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等項目,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借鑑兩地踐行“兩山”理念的經驗做法,深入謀劃推進“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鄉村生態振興示範創建工作。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生活方式,推動形成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費理念,提高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責任單位:兩市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規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
(五)務實開展產業合作與科技創新。
13.加強特色產業合作。鼓勵無錫農業科研院校與革命老區進行產學研對接,加強在新品種及良種繁育、農藝技術、農機裝備和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發合作,推動一批研發成果轉移轉化。依託江南大學專業優勢協助革命老區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鼓勵引導一批無錫先進種植、加工、銷售企業來延發展,推進以蘋果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後整理,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數字鄉村建設。鼓勵專業設計團隊挖掘革命老區歷史、文化、地理等優勢資源,強化農特產品加工工藝、包裝設計、產品賦值等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延錫兩地特色產業合作,推動無錫朝陽集團等企業與延安農投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加大消費幫扶力度,積極推進延安蘋果、生豬、雜糧、瓜果等特色產品產銷對接。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消費幫扶專館、專區建設,將革命老區符合條件的特色產品納入專館、專區運營平台。組織農特產品企業在無錫開展進超市、進市場、進企業、進學校等活動。鼓勵無錫電商平台、網路直播平台等針對協作地區特色農畜產品,組織開展直播帶貨、網路促銷等活動,助力打響“延安蘋果”“延川紅棗”品牌。(責任單位:兩市農業農村局、商務局)
14.推動適宜產業合作。堅持市場導向、企業主體,依託延安石油、煤炭、天然氣、風能、光能等特色資源優勢,無錫市在物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發展優勢,鼓勵無錫企業赴延安調研考察、投資興業,延安企業赴無錫學習交流,引導兩地相關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延伸煤炭電力、石油化工、能化裝備等產業鏈,大力發展下游精細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在符合產業發展與轉移指導目錄前提下,推動無錫市勞動密集型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向延安轉移,支持延安傳統優勢產業技術改造。積極探索“無錫企業+延安資源”“無錫市場+延安產品”“無錫總部+延安基地”“無錫研發+延安製造”等模式,拓展無錫與延安產業合作深度和廣度,深化全產業鏈合作模式。組織開展“無錫企業延安行”活動,參加“絲博會”、展銷會等經貿活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共同發展。(責任單位:兩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大數據局、招商局、新區管委會)
15.支持共建產業園區。發揮無錫在園區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招商引資等方面綜合優勢,分享無錫南北共建合作園區經驗,提升無錫與革命老區園區合作共建層次,創新合作模式,提升建設水平,助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每年聯合舉辦1場產業園區發展交流會議,分享園區規劃、建設、管理等經驗,舉辦招商推介活動,促進企業有序轉移。鼓勵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企業到延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泥灣開發區、延安新區設立研發生產基地,共建成果轉化平台。推進無錫經開區與延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構建能源數字合作示範工程。以脫貧縣為重點,支持“一縣一園”建設,推動江陰—延川工業園區、宜興—延長黑木耳產業園區、新吳—宜川蘇陝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合作共建。積極發展“飛地經濟”,按照“協同發展、優勢互補、成果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創新規劃、建設、管理和稅收分成等合作機制,探索採取託管、代管等方式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構建以技術、項目等為紐帶的合作模式,形成可持續的利益共享機制。(責任單位:兩市招商局、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
16.提升合作開放水平。組織兩市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國際各類展會及經貿活動,加強兩市經貿合作,擴大外貿進出口,助推兩市企業抱團出海“走出去”,聯合投資境外項目、共同開發境外市場、協作提供境外服務,攜手助力兩市企業“走得出”“走得穩”。支持革命老區積極對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責任單位:兩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兩市領導定期互訪和高層聯席會議機制,共同研究、推動對口合作重大事項。兩市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開展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的重大意義,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對口合作的全過程和全領域,把開展對口合作作為長期重點工作加以研究部署和紮實推動。壓實主體責任,不斷健全實施機制,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二)強化協調聯動。兩市對口合作牽頭部門每年初要提前謀劃好本年度重點工作事項,研究解決重點工作事項執行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相關工作的指導。根據國家和兩市明確的對口合作重點任務,每年確定2個左右的年度推進重點專項。各專項應制定詳細、具有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三)加大政策支持。兩市有關部門在用地、用能、融資、產能置換和創業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為重大合作項目提供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政策支持。對納入國家重大項目清單以及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革命老區單獨選址重點建設項目,實行用地計畫指標重點保障。鼓勵兩市金融機構結合職能定位和業務範圍加大市場化方式積極參與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四)加強評估督導。兩市牽頭部門要對實施方案組織實施情況開展總結評估工作。做好對重大事項、重點工作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組織主流媒體深度報導對口合作中的特色亮點和重大成果,深入挖掘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創新舉措,積極營造兩市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對口合作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