廩米,拼音為lǐn mǐ,漢語詞語,是指公家發給的糧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廩米
- 讀音:lǐn mǐ
- 釋義:指公家發給的糧食等
- 類型:漢語詞語
1.舊指公家發給的糧食。2.指官府按月發給在學生員的糧食。
廩米,拼音為lǐn mǐ,漢語詞語,是指公家發給的糧食等。
廩米,拼音為lǐn mǐ,漢語詞語,是指公家發給的糧食等。...... 廩米,拼音為lǐn mǐ,漢語詞語,是指公家發給的糧食等。中文名 廩米 讀音 lǐn mǐ 釋義...
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又稱廩膳生。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
廩銀是漢語辭彙,拼音lǐn yín ,出自《六部成語·戶部》。...... 《六部成語·戶部》有廩銀目,原注曰:“諸生應領廩米,折銀給發。”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中國歌謠資料·明天順丁丑童謠》:“京城老米貴,那裡得飯廣。”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谷四·陳廩米》:“陳倉米古名老米,俗名火米。” [1] 陳米 ...
《中國歌謠資料·明天順丁丑童謠》:“京城老米貴,那裡得飯廣。”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谷四·陳廩米》:“陳倉米古名老米,俗名火米。” 陳米 ...
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簡稱增生。明初定製,生員名額有定數,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米六斗為廩食。後增加人數,廩者遂稱廩膳生員...
增廣生是實額以外錄取的,無廩米。後來名額再增,稱附學生員。層次明確,制度森嚴。書院始興,霸州郡守郝鶴鉉(綏德人),常於政事繁忙中到書院視察,與老師們過從甚...
城中米斗千錢,亮出廩米裁其價,人賴以濟。召問蜀事,會械送賊詿誤者八十九人至闕下,執政欲盡誅之。亮曰:"愚民脅從,此特百之一二,余竄伏山林者眾。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