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

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

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成立於1960年,原稱民族藝術研究室,由當時的院長滿謙子兼主任。1992年改現名,下設民族音樂、民間工藝美術兩個研究室。1985年,由楊秀昭教授任主任、所長,負責民族音樂研究室的工作。創建該所的初衷是以之作為本院民族藝術的科研與教學基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廣西各民族的民間藝術,繼承和弘揚其優秀傳統,將研究成果引入教學,促進各相關學科的民族化發展。20世紀60年代,由該所牽頭,先後組織全院各專業師生200餘人,長期深入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山區,全面普查各民族的民間藝術,重點是14個少數民族聚居縣。收集、整理和儲存了大量的民間音樂資料(含民間音樂錄音、油印的採訪記錄、樂譜和調查報告等),及時將代表性的民間歌曲、民族器樂、民間曲藝和戲曲音樂編入地方性教材,作為對《民族音樂概論》課程的補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
  • 成立於:1960年
  • 原稱:民族藝術研究室
  • 第一任院長:滿謙子
改革開放後,民族音樂研究熱潮席捲神州大地,該所即時地加強了“民族音樂研究室”的建設,聚集了一批科研骨幹,投入了相當可觀的資金,添置了在當時來講是比較先進的錄音、照相、攝像、音像編輯及聲波測試、音頻測試等儀器,著手對廣西及其周邊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進行新一輪全面系統的收集、整理與研究。這次收集、整理和儲存的資料不僅豐富,而且量大,還具備了立體型的特徵,樂譜和文字記載都有錄音、照片、錄像和樂器、實物等等相互支持、印證。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有組織、有計畫的學術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