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範大學漓原文學社

廣西師範大學漓原文學社

廣西師範大學文學社,成立於1981年,是五個校甲級社團之一,現有新社員一百餘人,社員有各個院系本專科學生,自考生,新高職學生,2002級的研究生等等,來源廣泛。漓原文學社擁有十六開版文學刊物《漓原》,新老設有遍布各系,並聘請有客座教授、指導老師數名。漓原文學社擁有豐富的社團經驗,不定期開展多種形勢各異的文學活動,平時開設文學培訓、教授講座,曾邀請著名青年作家沈東子、鬼子、東西等來授課。同時,文學社還不定期開展創作比賽,且通過徵文評優向個報刊雜誌、廣播站推薦社員佳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師範大學漓原文學社
  • 性質:文學興趣愛好組織
  • 地點:廣西桂林
  • 宗旨:執文學之手與文學偕老
  • 主要部門:社長部、辦公室、編輯部等
  • 成立時間:1981年
  • 指導老師:王朝元
  • 刊物:《漓原》
社團簡介,出版刊物,指導老師,主要事件,加入聯盟,走進社區,

社團簡介

漓原,取“灕江上的原野”之意,“執文學之手與文學偕老”為宗旨,旨在為灕江畔的文學愛好者們創造一片施展才華的廣闊原野。漓原文學社成立於1981年,是廣西師範大學成立最早、影響力較大的社團之一,曾多次被評為校級甲級社團。自成立伊始,漓原文學社就秉承以人為本,以文學為嚮導,充分發揮成員的文學天賦,領會文學奧妙的原則為成員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發揮自我的舞台,也為廣大非成員送上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特色活動:現場作文大賽,網上徵文大賽,詩歌創作大賽,校運會特色服務活動等。

出版刊物

師大文學社(系漓原文學社)主辦的十六開版刊物《漓原》,在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前提下,深入當代、銳意創新,集成一貫的實驗性、邊形性、兼容性。《漓原》分為五大板塊:小說、詩歌、文學評論、散文、戲劇文學。此外,《漓原》還特設習作園地,專門發表社員優秀習作,在這裡社員們還可盡情舒展才華、激揚文字。

指導老師

王朝元 男,1958年5月生,漢族,廣西荔浦人。1977年春考入桂林地區師範學校化學大專班學習,1981年5月畢業後回荔浦任教。1986年9月入廣西師範學院中文系教師本科班學習,1988年6月獲文學學士學位。1990年9月入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1993年6月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並赴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文藝學專業。1996年6月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回校後相繼在廣西師範大學雜誌社、出版社工作。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美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會員、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常務副主編。

主要事件

加入聯盟

為促進桂林市各大高校文學社交流,進一步整合桂林高校文學社團資源,打造桂林校園文學品牌,擴展各高校文學社發展道路,桂林各高校文學社經研究決定結成聯盟。2014年5月17日下午,桂林高校文學社聯盟正式成立大會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東區3教314教室舉行。廣西文學界泰斗、《桂林日報》前總編輯蘇理立老師,桂林詩壇先鋒詩人、灕江出版社編輯鬍子博老師,《桂林日報》及桂林廣播電視台的資深編輯、記者,桂林高校文學社聯盟企劃顧問、廣西托輔聯盟秘書長、桂林小能人教育副總裁廖鑫榮老師及桂林各大高校文學社指導老師、負責人等出席了本次大會。此次桂林高校文學社聯盟成立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標誌著桂林高校文學社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桂林高校文學社聯盟的成立打破各高校文學社之前孤立的狀態和處境,提高桂林高校文學社凝聚力與影響力,樹立了桂林大學生的文化標桿,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朝氣和風采,與文化底蘊深厚的桂林城相契合。此次會議也加深了大家對聯盟的了解,今後,桂林高校文學社聯盟也將繼續為桂林各大高校同學的文學交流提供更系統化的服務平台。

走進社區

2014年6月27日下午,由象山街道區域青年共建委員會與桂林文學社聯盟聯合舉辦的“大學生走進社區”文藝匯演在安新社區小廣場拉開帷幕。
本次“大學生走進社區”文藝匯演展現了當代青年大學生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贏得了社區居民們的一致好評。今後,象山街道區域青年共建委員會將加強與桂林各高校社團的聯繫,更好的利用高校社團的優勢資源,豐富轄區青年的休閒活動,提升轄區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質。本次匯演旨在展現廣大青年大學生的文學風采和為夢想努力而奮鬥的精神面貌,並與社區民眾共享大學社團藝術發展成果。演出在飛翔文學社的原創詩朗誦《卑微的角落也有花開》中拉開序幕,隨後,常青藤文學社的《壯哉青春》和爭流文學社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喚起現場觀眾們有關青春的記憶;而一曲獨唱《給未來的自己》讓人心潮澎湃;漢服舞蹈《禮儀之邦》為現場觀眾的帶來一絲優雅古典的氣息,而因果文學社手語表演《愛》又用一種不一樣方式向人們傳遞著愛的訴說,大學生們精彩的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們的熱烈掌聲與好評。演出中場有關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知識有獎問答環節更是得到了居民們的熱情參與和積極互動,也將整場演出推上了高潮。最後,一首由全體演職人員、社區工作者和現場居民合唱的《我的未來不是夢》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社區與社團成為一個大家庭的感動與溫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