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山口紅樹林共生微生物活性代謝產物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佘志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山口紅樹林共生微生物活性代謝產物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佘志剛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中國第二個國家級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也是廣西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其紅樹林品種,尤其是傳統的藥用紅樹品種齊全,其紅樹林共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幾乎沒有開始研究,本項目從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域,分離紅樹林共生微生物(包括真菌,放線菌,細菌),進行活性篩選,放大培養,分離內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篩選藥理活性(包括抗腫瘤,抗菌,抗心血管疾病和酶抑制劑等)和防治植物病蟲害活性化合物,尋找活性先導化合物,為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打下基礎。並且從藥理和生源關係等方面研究內生微生物和宿主之間的關係,為紅樹林的生態保護和深度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該項目的研究,既為新藥篩選提供豐富的新的模式結構化合物,也有利於防止過度開發紅樹植物資源,還可能會找到生態控制劑。對開發新的海洋藥物,保護紅樹林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在生物防治或生物農藥的研究開發方面也具有廣闊前景。
結題摘要
項目從廣西山口紅樹林的葉,枝,種子中,分離共生微生物(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進行培養、篩選和鑑定等。建立海洋微生物特殊的分離,培養和鑑定的新技術和方法。對已篩選的紅樹林共生微生物進行實驗室放大培養,分離代謝產物,利用現在分析測試手段(高分辨質譜,核磁共振,X-光單晶等)鑑定代謝產物的結構,對分離的代謝產物進行藥理活性(包括抗腫瘤,抗菌,抗心血管疾病,酶抑制劑和和防治植物病蟲害活性化合物等)的篩選,尋找活性先導化合物,為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打下基礎。 在按照課題任務書的要求,在廣西山口紅樹林真菌菌種採集、分離鑑定,實驗室的放大培養,代謝產物的分離結構鑑定,藥理活性篩選,衍生物的合成及構效關係研究,論文發表和專利申請,研究生培養等方面都已經達到了項目總體目標,超額完成了考核指標。 項目已從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域分離得到紅樹林生真菌923株,放線菌242,共1165株,篩選130株和鑑定35株,放大培養33株,從中分離了95個代謝產物,35個新化合物。發現抗腫瘤的化合物26種,抗菌活性22種,神經原保護作用的2種,合成衍生物48種,研究抗腫瘤活性的構效關係。申請專利11項,其中3項授權,6項公開,已經發表論文16篇(其中SCI收錄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