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郵政電信,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屬貴州省永從縣、從江縣。
民國時期屬貴州省從江縣西山區(第5區)的大年鄉、安里鄉。
1953年1月,兩鄉合併劃歸廣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區,設立大年區。
1958年9月,設大年公社。
1961年7月,劃出良寨,苗坪、歸坪、大里等大隊與洞頭公社劃出的安全大隊、林洞公社劃出的培洞大隊另設良寨公社。
1962年7月,大年、良寨兩個公社撤改為大年區。
1968年12月,大年區改為大年公社。
1984年4月,大年公社撤改為大年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7年7月,大年鄉劃出良寨、苗坪、歸平、大里、塘口5個村委會歸屬良寨鄉。
1989年,大年鄉設7個村公所、23個村民委員會。
1995年,大年鄉設8個村公所、23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轄大年、古樓、木業、歸合、高僚、高馬、吉格、林浪8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大年鄉轄8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大年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年鄉地處融水苗族自治縣北部,東南接
拱洞鄉,西與貴州省
從江縣西山鎮接壤,西南連
良寨鄉,北與
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毗鄰。鄉人民政府駐地距融水苗族自治縣城71.2千米。總面積102.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年鄉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呈西高東低走勢。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50~400米,境內最高峰位於高馬村北邵山,海拔1050.4米;最低點位於歸合村的平樣沙灘,海拔177.3米。
氣候
大年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春陰釀寒光、細雨連綿;夏季常有雷雹雨及暴風雨,但時間不長,不連續;秋季秋高氣爽,雨量逐次減少;冬季陰冷少雪,但到冬至至大寒,高山之巔,常是白雪皚皚。多年平均氣溫為16.5℃,1月平均氣溫8℃,極端低溫度為-8℃;7月平均氣溫31℃,極端高溫度為38℃。平均氣溫年較差23℃。生長期年平均245天,無霜期年平均262.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25.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75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2522.5毫米(1995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1351.6毫米(1999年)。
水文
大年鄉境內屬珠江水系。大年河由南向北流經,境內河道長21.24千米。
自然災害
大年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大火、洪澇、山體滑坡、暴風、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平均1年一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86年洪澇災害持續時間約24小時,涉及轄區8個行政村,受災面積1平方千米。自然災害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自然資源
2011年,大年鄉有耕地面積13224畝,人均0.84畝。耕地有水田及旱地。
人口
2011年末,大年鄉轄區總人口16890人。另有流動人口85人。總人口中,男性8892人,占52.65%;女性7998人,占47.35%;14歲以下3819人,占22.62%;15~64歲11552人,占68.4%;65歲以上1517人,占8.98%。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10855人,占64.27%;有侗族5721人,占總人口的33.87%;漢、壯等其他少數民族1312人,占7.77%。2011年,大年鄉人口出生率18.75‰,死亡率4.73‰,人口自然增長率14.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1人。
2017年末,大年鄉常住人口16802人。
截至2019年末,大年鄉戶籍人口1942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年鄉財政總收入33.74萬元,比上年下降3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32萬元,比上年下降7%。從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20.58萬元。
截至2019年末,大年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第一產業
大年鄉以種植水稻、玉米、雜糧、紅薯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4173萬元。
大年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
2011年,大年鄉生產糧食3024噸,人均19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茶、椏柑、西瓜等。
大年鄉畜牧業以飼養豬、牛、羊等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28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羊飼養量850隻,年末存欄700隻;家禽飼養量1.94萬羽。
第二產業
大年鄉以木材加工業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200萬元。擁有工業企業6家。職工36人。
第三產業
2011年,大年鄉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10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730萬元。
2011年,大年鄉郵政業務收入3萬元,電信業務收入24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年鄉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70人,專任教師8人;國小12所,在校生1921人,專任教師10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532人,專任教師2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國小升國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大年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80萬元。
文化事業
1975年7月,建成大年鄉有線電視台,後改稱大年鄉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500戶,政府駐地入戶率98%。
2011年末,大年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3戶;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2.2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5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年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門診部(所)1個;病床20張,每萬人擁有醫療床位12.5張。專業衛生人員23名,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8個行政村村民絕大多數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大年鄉有學校體育場8個,看台設座椅4000張。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
社會保障
2011年,大年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00戶,人數1749人,支出13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0.8%,月人均62元;醫療救助6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52人,共支出9260元,比上年增長0.6%。敬老院1家,床位1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6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533人,參保率10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大年鄉有郵政網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7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300多戶,電話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8000戶;網際網路用戶400多戶。
交通運輸
2011年,與209國道連線的639縣道直通大年鄉鄉政府駐地,與8個行政村級公路相連形成了境內的交通網路。
歷史文化
大年鄉因鄉政府駐大年村面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