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傳統木構器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是廣西師範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壯族傳統木構器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
- 課程負責人:劉濤
- 建設院校:廣西師範大學
- 授課教師:黃漢親、陽海鷗、唐亮、韋維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該實驗項目以廣西壯族傳統木構器具火桶凳、水碓、織錦機、風谷車為案例,通過材質、結構、加工設備三個資料庫的學習,人體參數測量、木構器具零部件加工製作、木構器具組裝及工作原理共13個虛擬仿真實驗的操作,訓練學生對於民族傳統木構器具的設計與製作能力,進而理解蘊含在傳統器具中的造物智慧與文化,能夠在傳統器具造物智慧的啟迪下進行現代產品創新設計,並最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人文情懷和民族造物文化自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生深入理解廣西壯族傳統木構器具設計與製作的相關基本知識,包括器具的尺寸設計、材質運用、結構、加工方法、零部件裝配、工作原理等。
(1)了解人體靜態和動態參數的定義,以及每一參數的測量方法;
(2)了解傳統木構器具常用木質材料的密度、硬度、防腐能力、加工性能等特性;
(3)了解木構器具中常用的榫卯結構及五金結構的類型、拆合方式、功能;
(4)了解木構器具鋸子、刨子、墨斗等常用加工工具的結構、原理和功能;
(5)掌握壯族傳統木構器具火桶凳零件長圍板、水碓零件碓頭、織錦機零件支架條、風谷車零件出倉底板的加工流程和步驟,進而掌握木構器具零部件的一般加工流程和方法;
(6)了解壯族傳統木構器具火桶凳、水碓、織錦機、風谷車的組裝流程;
(7)理解壯族傳統木構器具火桶凳、水碓、織錦機、風谷車的工作原理。
2、能力目標:
學生掌握傳統木構器具尺寸、材質、結構的設計能力,掌握器具部件加工及組裝的操作能力。
(1)掌握人體測量參數的“九十五百分位,五十百分位,五百分位”使用原則,能夠根據測量的人體參數,進行木構器具的尺寸設計;
(2)能夠根據木質材料的特性,分析木構器具不同零部件的承受力以及使用環境要求,掌握為器具零部件選擇合適木料的能力;
(3)能夠根據不同榫卯結構的功能,分析木構器具造型要求和不同位置零部件的結合方式,掌握為器具各零部件設計合適的結構形式的能力;
(4)能夠根據木構器具零部件的造型和結構要求,分析器具零部件加工製作流程,選擇合適的加工工具,掌握加工工具正確的使用方法,掌握獨立加工製作木構器具零部件的能力;
(5)根據木構器具的工作原理、造型和功能,分析零部件裝配要求和器具組裝流程,掌握組裝木構器具零部件的能力。
3、綜合素質目標:
理解蘊含在傳統器具中的造物智慧與文化,能夠在傳統器具造物智慧的啟迪下進行現代產品創新設計;最終達到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精神、人文情懷和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
(1)通過實驗學習傳統木構器具榫卯結構如燕尾榫、粽角榫等蘊含的科學結構和功效,傳統器具的工作原理如水碓的水勢能轉化為碾壓穀物的動能原理,培養學生理性思考、批判精神、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
(2)通過實驗操作實踐,配合文獻查閱和田野調查方法,深入探究傳統木構器具遵循自然規律,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實用至上、樸素的審美觀,適應地域環境的實用性,與人類行為、信仰、思想的關係等等,培養學生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的關係的思考能力,培養他們“真善美”的人文精神。
(3)根據實驗體驗,探究蘊含在傳統器具中的造物智慧和文化,培養學生最終可以在傳統器具造物智慧啟迪下進行現代產品創新設計、傳承傳統造物文化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民族造物觀和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