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簡介
據廣東鬱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發掘執行隊長劉鎖強介紹,自2012年底開始,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粵西南江流域開展舊石器考古專項調查,目前已發現66處舊石器地點(遺址),採集到數以百計的打制石器。地點群主要集中發現於南江盆地東北部四級階地至二級階地,大部分地點密集分布在20平方公里範圍內。2014年又對部分地點等進行勘探、試掘,初步確認不同階地石製品的出土層位。
南江舊石器地點群的整體年代由中更新世延續至晚更新世,可分為三期:
第一期,石製品埋藏於四級階地的強網紋化河漫灘堆積。原料岩性以砂岩、石英為主;主要以礫石為毛坯,少量斷塊作毛坯;單面加工為主,有兩記白乎恥面技術,石器修理較粗糙;工具組合有石核式砍砸格充器、手斧、舌形刃手鎬及刮削器。典型地點有磨刀山遺址第1地點、清羅山、古甑西等。
第二期,石製品埋藏於三級階地的弱網紋化河漫灘堆積,部分地點石製品直接暴露於基座風化殼之上。原料岩性以砂岩、石英岩為主;手斧基本不見,多舌形刃手鎬,新增少量三棱尖手鎬,刃緣修理皆較規整,出現長刃砍砸器與以扁薄小型礫石為毛坯的刮削器。典型地點有磨刀山第4地點、麻、松山頂等。
第三期,石製品埋藏於二級階地棕黃色河漫灘堆積與三級階地之上的棕黃色粉砂質粘土堆積。根據區域地質資料,該套沉積物是末次冰期暖溫帶季風氣候環境的堆積,年代為距今73~11 ka。阿抹備體石英岩原料占據主要地位;顯著變化是較多以石片為毛坯,石器整體小型化;不見手斧與大手鎬,偶見刃緣修理規整的短刃手鎬,多見選擇石片為毛坯加工的刮削器與尖狀器,出現盤狀器詢奔元。典型地點有羅垠、東水口、羅艮頂等。
重要意義
鬱南磨刀山遺址第1地點是廣東目前確認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填補了廣東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將本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由距今13萬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數十萬年前,是廣東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磨刀山遺址在低緯度地區全面揭露出石製品平面分布、古人類活動區域、石器生產操作鏈及古人類適應行為等各方面信息,以此反映的北回歸線以南地區早期古人類獨特的石器生產活動與適應模式,清楚地顯示出亞熱帶與熱帶地區、華南北部與嶺南及東南亞地區早期舊石器文化與古人類行為的聯繫與區別。
南江舊石器地點群的區域分布密集程度在華南與東南亞地區較為罕見,地點群在南江盆地的平面分布、不同地點石製品數量多寡與類型差異所反映的遺址功能差別,展現出區域平面空間內由中心營地與臨時活動地點組成的南江流域更新世地祖局古人類棲居形態,對研究華南—東南亞地區遠古人類的棲居形態與適應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南江流域的三期文化遺兵射虹存初步建立起本地區從
舊石器時代早敬頁尋期至晚期的文化發展序列,有望為研究嶺南乃至華南與東南亞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發展脈絡以及不同階段的古人類適應模式提供參考標尺。
南江流域的舊石器考古發現既是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進展,為華南乃至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同時也為深入研究華南—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關係、區域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等國際熱點課題提供十分重要的新契機。
南江流域的舊石器考古發現既是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進展,為華南乃至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同時也為深入研究華南—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關係、區域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等國際熱點課題提供十分重要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