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碳匯造林及碳計量關鍵技術研究報告

《廣東碳匯造林及碳計量關鍵技術研究報告》是由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薛春泉、徐期瑚、雷淵才、林麗平、李海奎、羅勇、張紅愛、何瀟、楊加志、張亮、侯中原、朱宏偉、趙菡、曹磊、鄧冬旺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碳匯造林及碳計量關鍵技術研究報告
  • 第一完成單位: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 主要完成人:薛春泉、徐期瑚、雷淵才、林麗平、李海奎、羅勇、張紅愛、何瀟、楊加志、張亮、侯中原、朱宏偉、趙菡、曹磊、鄧冬旺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90483
成果名稱
廣東碳匯造林及碳計量關鍵技術研究報告
第一完成單位
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主要完成人
薛春泉、徐期瑚、雷淵才、林麗平、李海奎、羅勇、張紅愛、何瀟、楊加志、張亮、侯中原、朱宏偉、趙菡、曹磊、鄧冬旺
研究起始日期
2010-10-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9-03-01
主題詞
立木生物量,生物量異速模型,生物量生長模型,年齡,胸徑,碳計量,兼容,碳匯造林,省

成果摘要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各國共同責任。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過60億噸,為全球第一排放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有承擔相應的減排增匯的義務。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作為全國低碳示範省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減排增匯的責任十分重大。減排主要途徑:一是使用清潔能源、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二是增加碳匯,其中林業增匯主要途徑是開展植樹造林和森林經營,以提高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我國是全球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人工林面積增長最快的國家,但如何將人工林優勢轉化為碳匯優勢,是我國當前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針對碳匯造林方式不科學、碳計量參數不完整和不精確、碳核算方法不規範等技術和實踐問題,以碳生產-碳計量-碳交易研究為主線,以建立碳匯造林和碳計量技術體系為目標,基於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原則和額外性要求,歷時7年,開展了碳匯造林樹種選擇和造林模式方法、生物量模型系和參數、碳核算技術體系的系統創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與突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各國共同責任。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過60億噸,為全球第一排放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有承擔相應的減排增匯的義務。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作為全國低碳示範省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減排增匯的責任十分重大。減排主要途徑:一是使用清潔能源、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二是增加碳匯,其中林業增匯主要途徑是開展植樹造林和森林經營,以提高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我國是全球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人工林面積增長最快的國家,但如何將人工林優勢轉化為碳匯優勢,是我國當前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針對碳匯造林方式不科學、碳計量參數不完整和不精確、碳核算方法不規範等技術和實踐問題,以碳生產-碳計量-碳交易研究為主線,以建立碳匯造林和碳計量技術體系為目標,基於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原則和額外性要求,歷時7年,開展了碳匯造林樹種選擇和造林模式方法、生物量模型系和參數、碳核算技術體系的系統創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與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