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小谷圍街道

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一般指本詞條

小谷圍街道(廣州大學城),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地處番禺區北部,東與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相鄰,南隔瀝滘水道與南村鎮新造鎮相望,西鄰洛浦街道,北與海珠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0.1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小谷圍街道常住人口142550人。

1987年,現小谷圍街道境域屬新造鎮;2004年8月,新造鎮分設小谷圍街道。截至2021年10月31日,小谷圍街道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大學城中心大街南28號。小谷圍街道是廣州大學城的所在地、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的核心區。

2019年,小谷圍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9億元,同比增長9.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谷圍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 地理位置番禺區北部
  • 面積:20.15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大學城中心大街南28號
  • 電話區號:020
  • 郵政編碼:510006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142550 人(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 著名景點嶺南印象園廣州大學城廣東科學中心
  • 車牌代碼:粵A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人口,經濟,交通運輸,公路,公共運輸,政治,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城鄉建設,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文物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景名勝,特產美食,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小谷圍島自古屬番禺縣管轄。
歷史上,番禺兩度併入南海計有110年。自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析地建花縣,至1921年廣州建市的235年間,番禺縣境域基本沒有變動。小谷圍島一直在縣境中,屬茭塘司穗石堡。
民國二十年(1931年),番禺設區、鄉。原茭塘司劃分為第二、三區。小谷圍屬番禺縣第二區彬社鄉。
1936年,廢區,編鄉鎮為保甲制。
1937年1月,區公所改設聯鄉辦事處。
1937年7月1日,番禺縣屬公和鄉、敦和鄉、瀝落堡鄉、彬社鄉、崇文鄉、龍洞堡、石牌堡、洗獵揚、車陂堡等9鄉,歸屬廣州市管轄。抗日戰爭期間為便利動員民眾抗敵,又於1938年10月起暫歸番禺縣管轄。
1946年10月,整編保甲。當時彬社鄉轄40個普通保,小谷圍在其中,其行政歸屬為:番禺縣—彬社鄉—小谷圍島上各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小谷圍屬番禺縣第三區(駐南村)彬社鄉。
1953年4月,行政區改為小區小鄉制,小谷圍屬五區(駐南村)。
1957年4月,撤區並鄉,農業生產合作社代替村一級行政單位。小谷圍屬新造鄉。
1958年9月3日,成立“番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生產組織採取軍事化編制,公社稱師、鄉稱團,村和農業合作社、生產隊稱營、連、排。小谷圍屬番禺人民公社師新造團。10月,新造鄉併入南村團。12月,屬南村基層公社。當月,番禺、順德合併為番順縣,縣治設大良鎮。小谷圍依次隸屬。
1959年3月,撤消“番禺人民公社”,劃分為九個公社。小谷圍屬番順縣南村公社。6月,恢復番禺、順德兩縣建置。小谷圍屬番禺縣南村公社。
1961年1月,從南村公社分出新造公社。小谷圍屬新造公社。
1984年,公社改區,生產大隊改鄉,行政區劃不變。小谷圍屬新造區。
1987年1月1日,改區為鎮,改鄉為村,小谷圍屬新造鎮。
2004年8月,新造鎮分設小谷圍街道。
小谷圍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茭塘司下轄的二十四鄉中,南步、貝崗、郭家朗、赤坎、詩家山、穗石、大塑、北亭、南亭、鷺村、練溪、大濕在小谷圍島上,連同已消失的官山村,俗稱連路十三鄉,“連路”是指陸地相連,來往間不用舟艇水路。其行政隸屬為番禺縣茭塘司彬社。
1953年4月,小谷圍分4個行政鄉:貝崗鄉(轄貝崗、南步、大湴三條自然村)、穗石鄉(轄穗石、赤坎、大滋三條自然村)、南亭鄉(轄南亭、郭家朗、練溪三條自然村)、北亭鄉(轄北亭、官洲兩條自然村和一座官山圩)。

區劃詳情

截至2011年末,小谷圍街道轄北亭、南亭、穗石、貝崗4個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小谷圍街道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星匯社區南亭村穗石村貝崗村北亭村,街道辦事處駐大學城中心大街南28號。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地理環境

小谷圍街道地處番禺區北部,東與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相鄰,南隔瀝滘水道與南村鎮新造鎮相望,西鄰洛浦街道,北與海珠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0.15平方千米。
小谷圍街道

人口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小谷圍街道常住人口有131470人,其中男性73087人,女性58383人;家庭戶戶數4610戶,家庭戶總人口男性4922人,女性4953人;0-14歲1784人,15-64歲128715人,65歲及以上971人;居住本地、在本地人數57810人。
截至2019年年末,小谷圍街道總人口約24.05萬人,其中高校教職工約2萬人、大學生約18萬人、村民約1.5萬人、來穗人員約2.54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小谷圍街道常住人口142550人,占番禺區總人口的5.36%。
2021年,小谷圍街道戶籍總人口為41539人,其中男性20200人,女性21339人,均為城鎮人口;出生人口304人,出生率為6.67%;死亡人口87人,死亡率1.91%;自然增長人數217人,自然增長率為4.76%;共有8580戶,人口密度為2061人/平方千米。

經濟

綜述
2019年,小谷圍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9億元,同比增長9.9%。
第一產業
2021年,小谷圍街道內無農林牧漁業、耕地、水產養殖。
第二產業
2021年,小谷圍街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16萬元,比上年增加2.5%。
第三產業
小谷圍街道內有廣大商業中心、GOGO新天地。2018年,小谷圍街道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5.55億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3.22億元,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營業收入0.68億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0.06億元,教育業營業收入0.31億元,衛生和社會工作營業收入0.30億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0.54億元。

交通運輸

公路

快速路方面,小谷圍街道有南沙港快速路新化快速路,分別將大學城與白雲國際機場、海珠區、南沙區以及大學城南岸地區連線。
隧道方面,小谷圍街道建成溝通廣州大學城與生物島的官洲隧道,連線廣州大學城與思科(廣州)智慧城的金光東隧道開工建設。
普通公路方面,2005年,小谷圍街道將小谷圍分為環路、中心大街、東路、西路、南路、北路、中路、中橫路8種名稱。2013年,小谷圍街道將大部分道路名進行修改。
路段
命名
環路
大學城外環東路、大學城外環西路、大學城中環東路、大學城中環西路、大學城內環東路、大學城內環西路
中心大街
大學城中心北大街、大學城中心南大街
中路
大學城星海東路、靜寧街、風茂街、大學城中大西路、大學城廣工一路、明志街、立德街、大學城華工南路
中橫路
模範街、精英街、貝崗村大街、青藍街、尚法街、求真街、溪苑街、俊賢街、文秀街
東路
穗石村大街、大學城華工北路、大學城廣藥路、大學城廣中醫路
南路4
大學城廣工二路、國醫東路、大學城廣美路、國醫西路、南亭村大街、大學城廣大路、康陵路
西路5
大學城星海西路、大學城華師三路、大學城華師二路、大學城華師一路、檔案館路、北亭村大街、科普路
北路
大學城中大東一路、大學城中大東二路、大學城廣外西路、大學城廣外東路
備註:
1.為原中一路至中八路
2.為原中一橫路至中六橫路
3.為原東一路至東四路
4.為原南一路至南五路
5.為原西一路至西六路
6.為原北一路至北四路

公共運輸

公交方面,小谷圍街道有27條公交線路,連線廣州大學城與廣州市區和番禺區。
水上交通方面,小谷圍街道新造輪渡、南亭碼頭輪渡、穗石碼頭輪渡通過水路到達黃埔與大學城南岸地區。
捷運方面,小谷圍街道建成廣州捷運4號線廣州捷運7號線,將小谷圍街道與廣州市區、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亞運城、長隆旅遊度假區、廣州南站等貫通。

政治

職務
姓名
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小谷圍街黨工委書記
廣州大學城管委會副主任、小谷圍街黨工委副書記、小谷圍街道辦事處主任
番禺區人大常委會小谷圍街道工作委員會主任
小谷圍街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區監察委員會派出小谷圍街監察組組長、二級調研員
參考資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5月,小谷圍街道為廣州大學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大學10所、中學1所,國小3所,有公辦幼稚園3所。
類別
名單
大學
中學
國小
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穗石國小、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廣州大學城國小、廣州大學附屬國小
幼稚園
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中心幼稚園、廣州市番禺大學城幼稚園、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實驗幼稚園
備註:幼稚園僅統計公辦幼稚園

文體事業

2019年,小谷圍街道社區教育活動獲得番禺區社區教育先進;大學城樵夫公益文化推廣中心被評為區AAA級社會組織;小谷圍街道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貝崗村、南亭村游龍隊在“禺山杯”“蓮花杯”龍舟賽活動中獲得彩龍競艷一等獎。
截至2023年10月,小谷圍街道共有小谷圍街文化站(小谷圍街穗石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小谷圍街北亭村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南亭村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貝崗村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星匯社區綜合性服務中心5個綜合性服務中心,小谷圍街圖書分館1個圖書館。

科學技術

截至2020年12月,小谷圍街道有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117個(其中與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相關的實驗室有29個)、工程技術類研發中心149個、相關重點企業22家(其中與大數據、軟體信息服務業關聯的有15家)。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10月,小谷圍街道有三級甲等醫院1所,設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10所高校及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皆設有校辦醫院或醫務室,7所民辦醫療機構。

社會保障

2019年,小谷圍街道全年提供就業崗位4000餘個。成立小谷圍街慈善會,籌措愛心捐款近266萬元,發放救助援助資金88605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服務15834人次。建成長者飯堂4個,配餐服務惠及23237人次。
2022年,小谷圍街社工服務站累積開展常規服務84場,小組20個120節,工作坊2個6節,社區活動67場,專業個案50個271節,探訪1587人次,電訪1082人次,兜底人群跟進服務4349人次,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的志願者1047人次,志願服務時數3444.5小時。另協助及參與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流調等,防疫服務達40.2萬人次。社工站全年總計服務約41萬人次。2022年全年共服務特殊困難群體達4349人次。

城鄉建設

2019年,小谷圍街道處置各類問題407宗。保障金光東隧道、廣佛環線以及廣州大學實驗樓、中山大學教學樓、大學城公租房等15個重點工程項目推進;布置迎國慶主題花景,建成中心湖公園大型花境及重要道路節點“微花境”30餘處;修復市政道路逾10000平方米、疏通雨排管網7520米;整治違法建設11萬平方米,實施“網際網路+智慧精準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垃圾減量30%以上,3個小區通過廣州市垃圾分類樣板小區驗收,開展應急演練7次,共20個單位400餘人參與。完成中心湖公園56萬平方米中心應急避護場所建設。完成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整治工程;增設河涌兩岸監控設備19台,整治典型排水戶323家,重拳整治“散亂污”場所97家,常態化巡查轄區16個在建工地;防汛期間排除險情24起,疏通排水雨水管網14020米,清理淤泥7300立方米;整治衛生黑點和亂堆放20000餘處;完成3個“口袋”公園、南亭碼頭公園、貝崗村農貿市場垃圾中轉站的升級改造;14個農村廁所升級改造。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小谷圍原名小箍圍,因四面環水,像是被水圍束住的箍桶,故名(見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箍”字的意思是指圍束,亦指圍束的圈,如箍桶、桶箍、鐵箍等,後改稱小谷圍。

文物古蹟

文保類型
文保名錄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番禺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名單
邵氏宗祠、康衢大街10號古民居、康衢大街16號古民居、康衢門樓、青雲門樓、松菊邵公祠、湛泉邵公祠、南亭黃氏宗祠、仁厚里1號古民居、仁厚里2號古民居、仁厚里3號古民居、仁厚里4號古民居、仁厚里5號古民居、仁厚里6號古民居、雅樂黃公祠、應麟黃公祠、郭塱郭氏宗祠、叢蔭林公祠、練溪包丞相廟、練溪村民居二、練溪村民居六、練溪村民居七、練溪村民居三、練溪村民居四、練溪村民居五、練溪村民居一、練溪天后宮、勝廣梁公祠、關良故居
第三批番禺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陸氏宗祠、懷愛堂、南亭關氏宗祠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小谷圍街道部分考古遺址分布示意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小谷圍街道境內的北亭村、南亭村的刺繡有盛譽,是“廣繡”發源地之一。北亭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廣州地區最早成立的繡花社所在地,該村曾有近千人從事刺繡業。
申報時間
申報項目
名錄
2012年3月8日
廣繡(新造)
番禺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2013年5月16日
廣繡
廣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4月22日
廣繡(南粵)
廣繡(新造)更名為廣繡(南粵)
2022年4月29日
粵繡(廣繡)
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廣繡

風景名勝

廣東科學中心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興建的大型科學活動場所,是亞洲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為國家AAAA級景區。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75萬平方米。整體建築造型獨特,氣勢恢宏,正面像一隻靈動的“科學發現之眼”,側面像一支整裝待發的“艦隊”,俯瞰酷似一朵盛開的“木棉花”,是中國“綠色建築”代表工程,廣州市的標誌性建築。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廣東科學中心
廣州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位於大學城中心湖西側,是廣州市文化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分為公共區和文學院部分、雕塑院部分以及畫院部分。2015年3月首批進駐了廣州雕塑院、廣州畫院、廣州文研院以及廣州話劇藝術中心4家文化藝術創作單位,成為整合全市文學藝術、美術、雕塑創作研究資源。
嶺南印象園總占地面積300畝,是集觀光、休閒、娛樂、餐飲、購物、住宿,體驗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旅遊景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典型的嶺南傳統風格建築群落,展現嶺南傳統文化。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嶺南印象園
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位於小谷圍島中央部位,占地總面積約350畝,其中水體面積約100畝。水域向東以河道的方式穿過大學城輪滑中心、華工和廣中醫廣藥與珠江相連。中心湖東面是大學城輪滑中心,南面是廣工生活區和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北面是大學城中心體育館。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
位於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北部,占地面積約26.9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包括1個擁有4萬座位的主體育場和1個田徑訓練副場,是廣州第三大體育場。中心體育場先後舉辦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2014年巴西世界盃預賽、中超足球聯賽、世界女子七人制橄欖球賽等賽事。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廣州大學城中心體育場
廣州腳踏車輪滑極限運動中心主要包括腳踏車館、輪滑場、極限運動中心區等。該中心的設計結合了舉辦項目的特點,採用蘊含極限運動之極、共享之核、速度/力量/技巧之旋、風尚潮流之風的“極、核、旋、風”理念。腳踏車輪滑館內建設了一條寬7.5米,長250米的國際標準腳踏車賽道,內場可按需變換功能,包括腳踏車比賽熱身和裁判區,輪滑場地賽跑道及花樣輪滑場地。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廣州腳踏車輪滑極限運動中心
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展示廳位於大學城檔案館路和廣美路交界,總占地面積約7385平方米,共設有展示廳、會議廳、接待廳3個主要功能區塊。展示廳內設有大型多媒體沙盤,用計算機技術生成逼真的三維圖像模型,通過影片內容或光影效果編排,結合燈光、音效及配音講解,生動直觀地進行展示。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位於廣州大學城東隅,廣州中醫藥大學校區內,是直屬於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綜合性高校博物館,為中國首座中醫藥綜合類國家二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萬餘件,5931件文物收入國家文物資料庫,中藥標本2000多種1萬多瓶(份),室外藥圃栽種中草藥2200多種。現開闢有醫史展區、中藥展區、大型液浸標本展區等室內展區和科普互動區;室外除"藥王山"、"時珍山"等中草藥種植園區外,還有中醫藥文化廣場、嶺南名醫壁、醫聖張仲景雕塑等景點。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廣東中醫藥博物館
廣州市檔案館位於番禺區小谷圍島,館藏檔案形成時間最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最晚的是2018年。截至2018年,廣州市檔案發展中心(廣州市音像資料館)館藏視頻資料兩萬多部,其中本地資料七千多部。資料內容涵蓋時政、歷史、人物、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方面。
南漢二陵博物館位於廣州大學城(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華師一路8號,是依託南漢二陵建設的遺址類專題博物館。有兩個常設展覽“雲山珠水間——考古發現的廣州”和“漢風唐韻——五代南漢歷史與文化”,以及公眾考古活動中心及南漢康陵
小谷圍街道(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
南漢二陵博物館

特產美食

小谷圍街道有“南亭切菜”“江瀝海泥蝦”“北亭霸王花”等特產,“香哥”“呂宋薯”“化學”等番薯名種。

榮譽稱號

2012年10月,廣州大學城於被科技部授牌建設“國家現代服務業國際創新園”。
2016年11月,小谷圍街道被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範圍。
2017年9月,小谷圍街道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是重點建設和打造的十大核心創新平台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