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的涅槃

廢墟上的涅槃

《廢墟上的涅槃》是次仁羅布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20年10月。

《廢墟上的涅槃》關注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脫貧攻堅工作,講述了甘家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光明村種植花椒致富奔小康、卯家灣建設安置點和人民安居樂業的事跡。該作品注重時代性、現實性和人民性,以寬闊的視野,展現了少數民族作家對中華民族大家庭共同繁榮的建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廢墟上的涅槃
  • 作者:次仁羅布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數:11萬字
  • 首版時間:2020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作品選取了雲南昭通深度貧困縣魯甸縣的三個點——甘家寨、光明村、搬遷點卯家灣,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反映了雲南昭通脫貧攻堅的足跡和成就。第一章《浴火重生》以親歷者鄒家榮等人的講述為依據,以甘家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為線索,記述了甘家寨重建後生活質量和水平較災前有很大提高。第二章《花椒樹上結幸福》記述了龍山鎮副鎮長、光明村前村長譚德軍帶領村民開展退耕還林、種植花椒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第三章《卯家灣的春天》以蔣家包包、坪地營村、轉山包山區幾戶人家為例,講述了昭通市把不具備發展條件的貧困山區、生態脆弱地區民眾搬出大山、建設安置點、實現安居樂業的事跡。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浴火重生
第二章 花椒樹上結幸福
第三章 卯家灣的春天
一、破碎
二、溫暖
三、喬遷
四、日子
一、夢小康
二、破困局
三、紅八月
四、共富裕
五、無限美
一、姚太銀
二、劉雙劍
三、蔣忠歷
四、卯家灣

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從書寫的筆法上來看,次仁羅布採取了三種文章建構方式,表現出了次仁羅布對紀實文學的文體探索意識。
第一章《浴火重生》展現的是魯甸甘家寨在“8.03”地震中家園被毀損,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幫助下,在社會愛心團體和人士的扶持下,重建家園。次仁羅布並未大肆渲染甘家寨民眾的心靈傷痛,而將重點放在救災重建方面。濃濃的暖意與災區人民重新振作、樂觀向上相交織,次仁羅布在作品中展現出了中華民族的相濡以沫、同舟共濟的傳統美德,溫情是撫慰傷痕的良方。
第二章《花椒樹上結幸福》採取了人物傳記的方式,敘述了村幹部譚德軍帶領光明村民眾脫貧致富的故事。在這一章中,次仁羅布將筆觸深入到人們的內在世界,展現不同時期一線幹部矢志不渝的奮鬥精神和開拓意識,凸顯了民眾渴望幸福的心理。在人物形象的刻寫方面,次仁羅布既尊重歷史的發展,又加入了細膩的文學筆法,如譚德軍與妻子的愛情故事,通過細緻入微的細節想像,為讀者創造了甜蜜愛情的在場感受。
第三章《卯家灣的春天》採用了小說筆法,尤其是前三節,敘述姚太銀、劉雙劍、蔣忠歷的故事時,次仁羅布基本隱沒於文本之後,但通過故事主人公的遭遇,展現出生活的艱難和對幸福的渴望。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追求幸福,但現實自然條件的惡劣阻隔了他們走向幸福,為此,一些人選擇了離開故土、走進城市,勤勞、樸實、不畏艱難的鄉土品格,讓他們先後贏得擁有城市生活的機會,但家庭的羈絆又使得他們無一例外地回到鄉村,重複父輩的生活方式。直到易地搬遷安置的實施,再次讓這些鄉村青年重燃激情,進而豪情滿懷地走在幸福生活的奮鬥之路上。三個人物的前期遭遇令人唏噓,可見高加林式的人物依然存在於邊遠貧困鄉村。但讀者又能看到次仁羅布似乎找到了解決傳統倫理秩序與現代物質生活矛盾的方法,即搬遷安置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不離開故土,又能享受現代文明的可能的生活方式。

作品影響

《廢墟上的涅槃》為中國作協與國務院扶貧辦開展的“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之一。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廢墟上的涅槃》
2020年10月
百花文藝出版社
978-7-5306-7976-0

作者簡介

次仁羅布,西藏拉薩市人,1981年考入西藏大學藏文系,獲藏文文學學士學位。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西藏作家協會副主席,《西藏文學》主編。西藏自治區學術帶頭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曾獲西藏第五屆珠穆朗瑪文學獎金獎、第五屆西藏新世紀文學獎、首屆茅台杯《小說選刊》年度大獎(2009)排行榜獎、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