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河前村

明崇禎年間(1628-1643年),張姓來此建村定居。此地有座玉皇廟和一條小河,村處廟河之後。當地有“寧住廟前,不住廟後”之說,故村雖處廟河之後,卻仍命名廟河前村。另一說為,520多年前,張姓建村時,因村南山頂有座廟,山後有個泉,以此命村名廟後泉,後更名為廟河前村。 據譜書記載,當時遷入本村有3家。張東魯最早由萊陽雙山村遷來定居,後又由萊陽疃後山和寨後遷來2家,均姓張。至今本村張姓仍為3大家。其它有李、孫、姜姓各1戶。 廟河前村位於行村北5公里處。地處東經120°54′,北緯36°43′。東鄰杜格莊,西接牟格莊,南靠庶村,北連西村莊。村東、南、北均有河流,村西、南、北均有小山,低山丘陵,冬暖夏涼。村東有縣級公路,交通便利。隸屬行村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水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280戶,895人。有張、李、姜、孫、於等5姓,均為漢族。其中張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廟河前村
  • 別名:廟河前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895人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9年,成立了廟河前國小,1名教師,學生30多人。1965年,由村投資擴建了18間寬敞明亮的教室,設7個班,有教師9人,學生248人。全村學齡兒童全部入學。1999年,因生源不足,學校合併到庶村,轄區四個村,稱庶村學區。 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有16人,其中考入北京大學的1人,1人獲副主任醫師,1人獲高級農藝師。村民有6人獲技術員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過的是半糠菜半糧的苦日子。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0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8輛,機車84輛。電話機82部,彩色電視機200台,電風扇300台,電冰櫃22個,洗衣機3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村內街道不整,房屋破爛不堪,草房占80%,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2000年,村統一規劃房區、街道建設,硬化修整街道3條。村民建樓3座。村投資5萬元,建成村西筆架山下河橋1座。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9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也不斷提高。1981年,購置16mm電影放映機1台,定期為民眾放映;投資3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7年,投資8萬元,在山上修建了蓄水池,將村東河岸連井引水上山,全村用上了自來水。2000年,投資3萬元,全村安裝了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2年8月,張賢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行村鎮最早的黨員之一。張先後介紹本村7人加入黨組織,成立了第一個黨小組,並任小組長。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有黨員8名。2002年,全村有黨員45人。自建立黨支部以來,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張賢河、張西奎、張西春、張玖田、張西君、張建勛、張守海、張西煥、張慶新、張西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42年起,有張榮祿、張才田、張花田、張成田、張西春、張偉彩、張建勛、張西厚、張西煥、張守海、張玉民、張玉波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