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名稱來歷,政區劃分,政區沿革,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氣候資源,自然災害,經濟概況,農業,工業,商貿,內設機構,社會發展,教育事業,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廣播電視,科技科研,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電信郵政,水利飲水,名勝旅遊,鳳凰寨,白雲書院,王超奎故居,天寶寨,重大事件,地下黨李一平,斷頭將軍王超奎,油菜花旅遊節,風味特產,廟埡老鹹菜,石磨水豆花,土蜂蜂蜜,風土習俗,菩薩生日,趕香會,過端午,嫁娶,喪葬,喜慶,典故傳說,
人口民族
廟埡鄉現有總人口8191人(2017),多分布在海拔300-800米之間,蒲坪村平均每平方公里人超過400人,而海拔居於800-1200米的桂花灣、大麥土、白岩灣三社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00人。該鄉主要是漢族,另有壯族2人,回族2人,苗族7人,土家族3人,布衣族3人,少數民族多系婚姻關係帶入。但風俗習慣與當地基本相同。
名稱來歷
唐朝以來,此地因為寺廟林立,廟宇甚多,組成了廟宇群,同時又是去鳳來,到鴨江,到銅鑼,到送月,到涪陵等地的交通要道,置地於埡口,故而得名於“廟埡”。由於“文革”期間清理“四舊”,已損毀,但各個廟宇名字猶存。如:長虹廟、龍灣廟、廟堡、紅廟、鳳凰廟、王家祠(現廟埡鄉中學所在地)、白雲佛寺,還有鳳來鄉高樓村大石箐農業社的石林寺等寺廟都刻在了人民心中。
政區劃分
廟埡鄉政府所在地廟埡場位於現和平村葉家灣農業社。該鄉轄5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農村基層黨總支5個,基層支部12個,機關,中心校等系直屬支部,有黨員454名。
政區沿革
唐代是武隆建縣開始,在唐代也就有了廟埡。1950年,四川省分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四個行政公署(相當於省級機構),直接屬西南軍政委員會領導。1952年前,廟埡屬川東行政公署涪陵地區專員公署所轄的涪陵縣管轄。1953年,國家政務院決定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四個行政公署,恢復四川省建制,在成都建立了四川省人民政府,涪陵地區專員公署仍然成立,廟埡仍然屬涪陵縣管轄,屬於涪陵第八區(鴨江片)。1953年至1956間進行了管轄區域調整。1956年,鴨江、廟埡、鳳來、送月劃入武隆縣管轄。武隆縣人民政府1949年12月7日成立以來設立有7個區,1956年,因為鴨江、廟埡、鳳來、送月劃入武隆縣,所以設立了八個區,鴨江、廟埡、鳳來、送月屬於第八區(鴨江區)。1979年撤銷了平橋區,合併於鴨江區。1986年,廟埡仍屬鴨江區所轄的鄉,當時9個村,76個村民小組。1988年1月,平橋又從鴨江劃出,恢復了平橋區,至此,全縣設定了八區兩鎮(包括巷口鎮,白馬鎮)52鄉的建制。隨著形勢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武隆縣按照省、地關於撤區並鄉的指示精神,1992年7月29日正式行文,建立了“撤區並鄉”領導小組,將全鄉52鄉合併為10個鎮20個鄉。1993年4月,廟埡鄉劃屬平橋區管轄,同年12月又劃歸鴨江區管轄。1995年,自全縣鄉鎮建制調整後,屬縣直接管轄,鄉內仍然設9個行政村,76個村民小組。經鄉人大主席團和鄉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於2004年對村組進行了調整,鄉內設蒲坪、和平、雙橋、鳳油、雲從五個社,42個村民小組。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廟埡鄉幅員遼闊,地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屬中低山地貌,地勢由西向東走向,海拔在300——1200米之間,政府所在地海拔高度為800米。廟埡鄉氣候溫暖濕潤,自然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為全鄉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環境條件。
氣候資源
廟埡鄉立體型氣候明顯,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9℃,冬季一月平均氣溫在6ºC -8ºC之間。年降水量1100毫米以上,無霜期300天,年平均光照1075.1小時,四季分明,氣候條件適應農作物生長。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廟埡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種養殖的好場所。據不完全統計,全鄉可用作木材的樹種就有10多種,主要用材有杉樹、柏樹、松樹、楓樹、楊樹,馬尾松等。銀杏是著名的珍惜樹種;北部的白楊灣則盛產天麻、黃連等藥材;除野生植物外,全鄉還有柑橘、桑、茶、蔬菜等栽培植物。頁岩分布也極廣。
自然災害
由於受盆地地形和季風的綜合影響,形成了亞熱帶季風氣候。它的主要特徵是: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降水豐富、分配不均、溫度高、雲霧多。溫暖如春,霜雪少見。冬末春初受寒潮的影響,氣候多變,常出現低溫陰雨天氣,這種天氣被稱作“倒春寒”,對水稻的播種不利。夏季長達40多天,7-8月平均氣溫達27ºC-29ºC,晴天多,可謂赤日炎炎。廟埡鄉降水豐富,但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夏秋季節降水多,冬春季節降水少。夏季降水集中在五、六兩個月,七、八月份因受下沉氣流影響,經常是烈日當空,萬里無雲,氣溫高,蒸發快的乾旱天氣,人們稱為“伏旱”。伏旱對水稻、紅薯等大春作物的生長不利。春季若晴天多,降水少,又會產生“春旱”。秋季降水占3%,夜雨多,雨日約45天,是各季之冠。
經濟概況
廟埡鄉從古至今都是種養業模式的純農業鄉,糧食生產、生豬發展、蠶桑、勞務輸出是廟埡鄉的四大主導產業。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模式逐步形成。鄉黨委、政府拓寬思路,搶抓機遇,加快產業調整步伐,在完善第二輪土地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從“人”和“地”這兩個方面做文章,在確保全鄉人口基本口糧的前提下,調整產業布局。一是充分合理調動勞動力的積極因素,政府採取政策引導,著力培訓農民素質,現有300餘勞動力走向二、三產業,使全鄉經濟收入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二是加大力度調整農業產業,初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規範化和商品化的格局。
農業
農業全鄉以優質糧食、蠶桑、生豬、油菜為主導產業,全鄉有耕地12735畝,年產優質糧食8757噸,全部實現“雙雜”良種;現有優質桑園5500畝,年養蠶3500張,實現產值168萬元;全鄉建有優質肉豬生產基地2個,以基地加農戶的模式帶動優質肉豬養殖業,年出欄生豬達4萬頭,實現產值2000萬元。發展油菜1萬畝,實現產值12500萬元。在抓好主導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新興產業,一是大力發展榨菜頭,進行傳統加工,打造“廟埡老鹹菜”品牌,而今“廟埡老鹹菜”已小有名氣。二是發展西瓜,面積1500畝,產量4500噸,獲產值270萬元,三是發展中藥材,主要有金銀花、黃姜,倒鉤藤、半夏、天麻等藥材,試種面積1000畝以上。
工業
多年來廟埡鄉沒有工業,2006以來,廟埡鄉利用頁岩豐富的優勢招商引資,在廟埡鄉和平村紅廟農業社石橋坡開辦了頁岩磚廠,打破了工業零突破。磚廠於2007年動工,2008年完工,2009年正式投入生產。年產值在600萬元以上。該廠現有規模1500萬匹,工人40餘人。廟埡鄉除頁岩磚廠外,正積極發展微型企業。
商貿
廟埡鄉現有個體工商戶80戶,從事商業交易人員150人。政府所在地餐飲業5家,鄉村農家樂10家,正規旅店2所,從事交通運輸行業5戶,為流動人口、顧客、遊客帶領了便利。每年各種銷售額達300萬元左右。
內設機構
政辦公室編制:主要承擔黨的組織建設、紀檢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武裝、編制、人事、民宗僑台、工青婦、老齡、目標管理、文秘等方面職責,負責承辦人大、政協工作方面的具體事務。負責人:羅敏;
經濟發展辦公室:主要承擔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社會經濟統計、扶貧開發等方面職責。辦公室主任范幫進,
社會事務辦公室:主要承擔民政、人口和計畫生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救濟、殘疾人事業、勞動與社會保障、勞務輸出、場鎮環境衛生、社區管理、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等方面職責。辦公室主任汪建峰,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要承擔法制建設、人民調解、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交通建設、運輸市場管理、車輛、船舶、礦山、食品衛生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方面職責。辦公室主任曾凡貴、
財政所辦公室(編制4人):主要承擔財政收支、預決算、財務管理、各項農民補貼兌付和耕地占用稅、契稅徵收管理等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倪代權、
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編制2人):主要承擔轄區規劃建設、市政公用事業、市容環境管理、環保等方面職責,辦公室負責人文榮斌,
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室(編制13人):主要承擔農技、農機、水利水保、水產等方面的重大技術推廣、信息服務、資源環境保護、災害防治等工作。辦公室主任羅軍,
社會發展
教育事業
廟埡的教育事業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在大明朝1515年就有明朝命官劉秋佩辦學白雲書院的歷史。而今教育仍然是廟埡鄉樹立的一面旗幟,也是廟埡鄉一萬多人的希望,她是武隆縣西部教育事業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全縣小有名氣,中國小的教育教學質量多年總位列全縣同類鄉鎮的前茅。現是全縣唯一的一所鄉級中學。這裡人才輩出,武隆縣各大單位和部門都有這裡走出去的學生,在縣內說起廟埡的教育,無人不曉。1990年前廟埡鄉中心校和廟埡鄉中學合為一校,分為中學部和國小部,1990年秋,由於規模的擴大,中國小分開辦學。
〈廟埡鄉國小校〉原名涪陵縣鴨江鄉公立高初兩級國小校,建於1924年。校址鳳凰寨。1927年遷“廟埡王家宗祠”,後來更名為智慧型國小。解放前,它是黨組織在民主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開展革命活動的主要場所。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廟埡鄉中心國小校幾經更名變化,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最大規模達18個教學班,近900名學生。轄區小學生最高峰達1400人。由於受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居民城鎮化的影響,2009年以來,學校規模有所減小。廟埡鄉所轄區現有3所國小校,中心校面積有6015平方米,有12個教學班(400人),廟堡村校有2個教學班(28人),雲從村校有5個教學班(79人)。轄區國小累計有教師51人,學生507人。
〈廟埡鄉中學校〉廟埡鄉初級中等教育歷史悠久,1958年至1960年建立了廟埡紅磚農業技術學校,校址在蒲坪村韓家壩,主要是為當地農村培養基層幹部。1960年特大自然災害來臨時紅磚農業技術學校撤除。1963年又建立了廟埡農業中學校,校址在現廟埡中心校,當時有3個教學班,學生約160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教育體制調整,1969年廟埡農業中學校撤除合併在廟埡學校,成立了廟埡九年制學校,包括中學和國小。1990年8月單設了廟埡鄉中學。單設以來,條件極差,但廟埡鄉中學全體教師發揚了艱苦創業、不甘落後的精神,大家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加強管理,狠抓科研,以質量求生存,以效益求發展,歷年來廟埡中學的教學質量遠近聞名,在全縣單設中學排名前列,迎來了南川、涪陵等地的大批學生來校就讀。自1978年恢復文考以來,廟埡中學為中師、中專和普高輸出了優生近500餘人。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顯著成績。廟埡鄉中學學生高峰期達十四個教學班, 850人。由於受農村居民城鎮化和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影響,2009年以來,學校規模有所減小。廟埡鄉中學面積有8952平方米,有教學班九個,學生累計391人,教師累計41人。
〈其它教育學校〉廟埡鄉中心幼稚園,於1993年建於廟埡場附近大皂角樹下,現有四個班,206多名幼兒學生。廟埡鄉還有成人技術學校,建在鄉政府大樓內,是農民種養殖技術培訓中心。鄉所轄5個村還有5個村成人技術學校,為農民提高素質創造了條件。
文化藝術
廟埡鄉是文化大鄉,文化底蘊十分豐厚,廟埡鄉文化站多次被上級有關部門評為先進單位,文化宣傳工作屢次受到縣及以上政府表彰。2008年,廟埡鄉文化站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民眾文化源遠流長,五彩繽紛,鄉土文藝淳樸可人,2011年開始舉辦的“油菜花鄉村文化旅遊節”受到縣及以上部門的讚許,“師生藝術節”和各種周年慶祝晚會頻頻上演,受到好評。廟埡鄉現有地方文藝宣傳隊5個,電影放映隊1個,腰鼓隊1個,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廟埡鄉自編自演的情景劇多次在縣及以上部門獲獎。主要有廟埡鄉國小選送的《鳳凰村的故事》、《桑林里的笑聲》、《新扁鵲》和廟埡鄉選送的《情牽百姓》等。2011年在武隆縣舉辦的鄉村文化藝術節春姑大賽上,獲得第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產晚會《打糍粑》獲得第二名。
醫療衛生
廟埡鄉醫療衛生和過去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能夠醫治常見性疾病,還能夠控制一般性病疫。廟埡鄉成立於1956年,當時叫農村合作醫療站,後來改為廟埡鄉人民醫院。醫院現有面積14431平方米,醫生4名,能夠做B超,X光透視,心電圖等檢查。醫生技術精湛,能夠完成下腹部各種手術,改變了過去動手術必須出鄉的慣例。廟埡鄉除和平村(政府所在村)外,其餘四個村均有合作醫療站,百姓一般小病可以就地醫治。
社會保障
2012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11714人,參合率為97.2%,2012年參加社保人數為6965,參合率為54%。參加意外傷害險600人,參合率為4.60%,其它保險2000人,參合率15%。還有有敬老院一所,保證了全鄉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廣播電視
廟埡鄉有廣播電視站一個,廣播線路56桿公里,廣播電視入戶3558戶,廣播電視入戶率100%,電視累計4734台,實現了廣播電視全覆蓋和廣播“村村通”、“村村響”工程。
科技科研
廟埡鄉重視科技科研和科普工作,廟埡鄉有科普工作站一個,有農村專業合作社13個,廟埡鄉國小縣級教學科研課題《發展型德育學校、班級、學生三級管理評價體系的研究》、《國小語文閱讀課堂結構的研究》已結題;正在研究的教學科研課題有《運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提升國小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的研究》。廟埡鄉中學有4個教學縣級科研課題,其中兩個課題已經結題。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過去,廟埡鄉的交通運輸十分落後,交通工具破舊,主要依靠人力進行運輸。而今廟埡鄉的交通運輸發生了巨大性的變化,公路四通八達。迄今為止,全鄉已做到了社社通公路,多數農民已經把公路修到了家門口。廟埡鄉地處山區,公路運輸對促進鄉村的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廟埡鄉的公路幹線有鴨鳳公路、廟復公路、廟河公路、新廟公路、石廟公路、沙河公路、廟四公路。每天公路上客車、貨車,機車竄至如梭。鴨鳳公路(鴨江——鳳來)修於1974年,屬於四級公路,全長13公里,橫穿廟埡鄉全境。這條公路為廟埡鄉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廟埡人民走出廟埡的通道,正是這條“黃金路”,使廟埡的幾大經濟產業蒸蒸日上。
電信郵政
電信通信發生了巨大變化,固定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數為1078戶,95%的家庭都有行動電話。光纖網通到每個村,實現了國際網際網路村村全覆蓋,改變了過去信息閉塞的狀況。同時,還開通了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
水利飲水
廟埡轄區有紅岩水庫、新灣水庫、六角水庫、東風大堰四大水利工程。紅岩水庫灌溉面積1650畝,新灣水庫灌溉面積2030畝,六角水庫灌溉面積2500畝。六角水在灌溉廟埡的同時也負責鳳來轄區灌溉。廟埡鄉東風大堰除了成為引水排灌工程外,還是連線各大水庫的連線帶,它是新灣水庫、六角水庫的進水堰,同時又把鳳來堰溝灣和雙烏龜水庫連成了一片,形成了強大的水利樞紐,保證了廟埡鄉的農田灌溉。為了廟埡鄉的未來發展,2011年以來,廟埡鄉加速了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在原有890個立方米的舊水池基礎上,新建了一個400個立方米的現代化新蓄水池,並新建了一個人畜飲水廠,保證了廟埡鄉人畜飲水和人畜飲水健康。廟埡鄉人畜飲水廠可供3000餘人全年飲水供應。
名勝旅遊
廟埡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留下了許多值得飽覽的景點,主要有鳳凰寨、白雲書院、抗日英雄王超奎故居、天寶寨遺址及林海。
鳳凰寨
鳳凰寨孤峰兀立,林深蔥鬱,千姿百態,景色宜人。登山遠眺,眾山皆小,心曠神怡。山腳神龕佛像壁立,山頂廟宇,氣宇軒昂,規模浩大。廟宇里碑文石刻,楹聯紀辭,比比皆是,可惜只見遣風勝跡。
白雲書院
白雲書院位於廟埡鄉的西北面,坐落在和平村紅廟小組的白雲灣,白雲灣坐北朝南,因此地常升白雲而得名。明代重臣劉秋佩因杖瘡復發,辭官回鄉,振家鄉教育之落後,建學堂於白雲佛寺旁閒置禪院,故名“白雲書院”。劉秋佩在白雲書院從事教書育人,前後共8年有餘,在其影響之下,其後各地大興學堂,培養了不少學識淵博之人,白雲書院開辦之後之後,據說前後竟出了四位舉人。白雲書院靈氣襲人,其址雖遷移廟埡王氏宗祠,但而今這裡走出的人才遍地。白雲書院舊貌難尋,殘牆斷瓦,讓人留戀難離。
王超奎故居
王超奎故居是一個誕生抗日英雄的故里。抗日英雄王超奎——字守海,清光緒三十三年六月初十日(1907年6月19日)生於廟埡鄉和平村一個農民家庭。少時對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無限崇敬。民國17年(1928)夏,王超奎投軍於當時駐涪的國民革命軍楊森部當兵。國共合作抗日時期,他奉命守衛湖南長沙向公嶺,當時擔任國民黨少校營營長。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與全體將士浴血奮戰,由於敵人的瘋狂進攻,王超奎不幸殉難。為了紀念這位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湖南長沙向公嶺改為王公嶺。
天寶寨
天寶寨是廟埡鄉的最高地,海拔1200米,這裡夏季涼爽,樹林茂密。駐足天寶寨,1500畝林海盡收眼底。這裡可以看無涯林海,聽萬里松濤。
重大事件
地下黨李一平
1941年9月廟埡鄉進步青年王育光(抗日戰爭後改名李一平)受黨組織委派和愛人彭克靜一道回武隆,在家鄉廟埡鄉舉辦夜校文化補習班,秘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43年,李一平和共產黨員唐世昌在廟埡、鴨江一帶組織進步青年開展抗日活動。李一平利用王家宗祠舉辦校慶20周年之機,成立了“白雲球隊”,有球隊隊員20多人。這些隊員先後到平橋、鳳來、鴨江、彈子山等地,以打球為掩護,廣泛開展抗日宣傳活動。1945年1月,中共南方局再次派李一平、彭克靜、潘向等,回到武隆廟埡、鴨江一帶開闢南、涪邊區農村工作。1946年,在李一平、高楓等的領導下,廟埡、鴨江掀起了反暴政、興“三抗”(抗丁、抗糧、抗捐稅)、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民主運動。
斷頭將軍王超奎
和平村土牆院村民小組的花土溝,長眠著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就是王超魁。1941年12月26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笫20軍133師399旅798團2營營長的王超奎,這位廟埡籍青年抗日勇士,在反擊日寇第三次進攻長沙的阻擊戰中,率領全營500名官兵與日軍決戰,最後壯烈犧牲,時年34歲。王超奎犧牲後,國共兩黨高級領導人宋慶齡、周恩來、馮玉祥、於佑仁,分別為王超奎烈士題詞紀念。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在重慶向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中說:“中國只有斷頭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守長沙的王超奎就是例子。”1942年3月1日,涪陵各界人士在中山公園舉行“王營長超奎紀念碑”立碑儀式和追悼大會。1988年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王超奎為革命烈士。
油菜花旅遊節
從2010年開始,廟埡鄉每年3月都將舉辦充滿地方文化氣息的油菜花鄉村文化旅遊節,推動和調整農村產業的發展。以油菜花為媒,讓更多的遊客走進廟埡,為廟埡鄉的油菜花而陶醉,為廟埡鄉美麗的鳳凰而駐足,為廟埡鄉底蘊豐厚的地方文化而欣賞。
廟埡油菜花具有花期早、地形美等特點,其花期較平地油菜花早兩至三周,其他地方油菜花還未大面積開花的時候,廟埡的油菜花已經盛放。而其獨具的坡嶺地理特點,更使這種梯田式的成片油菜花,具有平地油菜花無法比擬的層次美感,具有強烈的視覺震撼力。
遊客到廟埡,可以再油菜花簇擁之中繞山而建的公路上,沿公路車行觀花,踏著緩緩的坡地梯田,可以輕鬆爬山至高出觀景台一覽菜花盛開的壯觀景象。
風味特產
廟埡老鹹菜
風乾傳統手工製作,味道色澤鮮艷,味美,清香飄逸
石磨水豆花
純天然手工食品,潔白清嫩,味道清淡純正,餘味無窮。
土蜂蜂蜜
蜜蜂天然釀造,色黃,細膩甜美,有補脾腎、潤腸、潤肺,利便、消炎、祛痰、止咳之功效。
風土習俗
廟埡人熱情好客,勤勞質樸,民風純正,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廟埡鄉歷經千百年的沉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鳳凰寨祈福、中秋舂糍粑;過年送灶神、挑銀水、春節走人戶;殺過年豬,請三親六戚、三朋好友及周圍的鄉親吃刨湯肉,處處皆是濃濃的鄉情……
菩薩生日
二月十九是傳說中菩薩的生日,善男信女總要到菩薩面前燒兩炷香,求菩薩保佑來年風調雨順.全家身體健康。
趕香會
六月十九趕香會,四面八方的人都到大石磬、鳳凰寨去燒香許願。
過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則更為熱鬧,女兒女婿帶上外孫回娘家,背上豐富的禮物,娘家則早就包好了粽子在等待。臨走還得包一些送給女兒女婿帶回家,送給親家。
嫁娶
解放前,年輕人婚姻由父母包辦,聽信媒人之言。早婚普遍,十二三歲結婚,十四五歲生子。近親婚配視為理所當然,同姓開親則是大逆不道。男女抗婚往往釀成悲劇。寡婦再婚倍遭歧視。
舊式一場婚姻,名目繁多,媒人三回九轉撮合,一經雙方同意,男方備大禮“燒香”(訂婚)此為赤繩繫足,一二年後擇日結婚。婚時男方由兩小青年送梳妝用品至女方“關寄”(即報信打前站)。隨後由媒人帶路,“押禮先生”(男方的領隊)帶隊,一行三五十人攜彩禮、抬花轎、吹嗩吶迎娶(新郎不去)。女方在婚日頭晚,新嫁娘“哭嫁”,訴說父母養育之恩及離情別意。出嫁日,押禮先生交禮後,嫁娘頂紅巾,著紅裝,由長者攙扶跪拜祖宗、父母之後上轎。轎至男方,有“回車馬”、“拜堂”、“交杯坐床”、“叩拜族戚長輩”、“回門”等禮儀。完婚後,男方以“媒腿”(豬腳腿肉)、燒酒、食糖等重禮謝媒。
解放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實行一夫一妻,禁止重婚納妾童養媳,禁止干涉婚姻自由。婚姻建立在了解與互相愛慕基礎上,結婚不送彩禮,不坐花轎,不辦酒席。70年代,舊規矩在農村變相出現,“燒香”改為送小禮,叩拜祖宗、父母改為行鞠躬禮。到80年代,隨溫飽解放又颳起攀比風,普通農戶嫁女陪奩,動輒是大櫥中櫥碗櫥,大櫃小櫃,大桌小凳和十床八床被子;男方花三千兩千元的彩禮,辦三五十桌筵席已不是少數。城鎮有識青年結婚抵制繁瑣禮儀,開茶話會,組織舞會,或毫不聲張旅遊結婚,甚至結婚手續辦後不作任何標誌性的活動。
喪葬
人死後,鄰里族戚聞訊趕赴喪家弔喪,協助料理喪事。入棺之時,喪家對其子孫及其他晚輩施以1、5、7、9尺不等白布作“孝帕”。殯葬時敲鑼打鼓、鳴放鞭炮,入墓穴後蓋棺定位,壘石砌墳。民國時期稍寬裕的喪家要給死者做三五天道場,超度亡魂。解放後喪事從簡,不做道場,不燒紙。“文化大革命”後,道士先生以政策放寬為護身符,以受人之請為遁辭,重操舊業,從悄悄小乾到放肆大幹,喪家不惜錢財邀道士對死者超度,幾天幾夜法事,鬧得四鄰不安。
喜慶
〈祝壽〉人進入中年後,逢“滿十”生日,遠親近戚、左領右舍攜禮前往祝賀,至親好友常以壽彩、衣、鞋相贈,燃放鞭炮,晚輩向壽者作揖拜壽。主人設宴招待,俗稱“生期酒”。解放後,50、60年代,此俗一度收斂,主要既不聲張,他人也無趣湊興。70年代以後復興此俗。
〈建屋〉舊時,建房開工、上樑、竣工幾個日子,親朋要送禮相幫。上樑時,掌墨師丟拋梁粑給人們,主人向掌墨師封“利市錢”。有時人們還送以“喬遷大紅喜對”,主人客人在興旺發達的氛圍中接待、道賀。解放後,建房中的那幾個工日仍比較莊重,但一般不搞外排場。
〈分娩〉婦女生孩子,叫“坐月”。視其男女,丈夫則分別以公、母雞去丈母娘家報喜。岳母帶準備好的嬰兒衣服、帽子、襁褓和雞蛋、掛麵、大米等來到女兒家“送飯”,侍候產婦。近親者也有“送飯”的。產後三日,叫“打三朝”,家中要找一些草藥熬水給嬰兒洗澡,剃去頭上的胎髮,並向來客或鄰居分送紅蛋。80年代,婦女坐月,親朋都以禮品相送,滿月時,主家設宴酬謝,人們稱之為“滿月酒”。
典故傳說
【張果老打鳳凰】
張果老久隱中條山上,武則天登基後曾數次召見,可他佯死不見。但唐玄宗即位後,知道他倒騎毛驢,日行數萬里,休息時即將驢摺疊藏於巾箱之中的武藝,下令召見。張果老聞之大喜,旋即赴京。至京後,他演出種種法術,玄宗帝見他名不虛傳,便授以"銀青交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果老秉性篤厚,疾惡如仇。誰要使庶民百姓遭殃,他得知就要干預,甚至予以處罰。
據說在女床山上有一隻雞頭、蛇頸、燕頜、龜背、魚尾、五彩色的鳥國之王鳳凰,一日帶領隨員來到東有彈子山,西有雷霹石,南有望龍巖,北有焦石之間的一個米糧川地帶。它東瞧瞧,西望望,高興得長叫一聲。這鳳鳴之聲迴蕩四山,大家打聽方知道是九天之外來的神鳥鳳凰,就互相奔走相告:"我們這地方有鳳來了,有鳳來了!"日久天長,人們把這地方叫鳳來。
這鳳凰來後,與東西南北山石結為姊妹,還相約要去填平東海,讓海水漫到山腳任其遊玩,並邀請黃桷樹和棕樹前往。可那棕樹心想,要是填東海,那不是百姓遭殃,自身也難保嗎?嗯,乾不得。於是它悄悄告知張果老,張果老聽後好不生氣,不定期要處罰這些不安分的傢伙。他駕著祥雲來到彈子山頭舉目一望,那鳳凰真有欲動之勢,他就地拾起一方巨石朝猝不及防的鳳凰打去,恰好,那鳳凰的一隻翅膀被打掉半邊,石頭落在三聖堂的水田中,至今巨石還在。鳳凰飛不動了,可張果老還余怒未息,又降五雷把雷霹石霹死。這下那焦石見夥伴們言而無信,心都焦碎了。而那位積極想填東海的望龍石,見有蹊蹺
,也只好乖乖地守在那裡不敢一動。黃桷樹也在青青的岩石上等著,等得在青石上生出許多根來。他們誰也不敢談去東海的事,只是一同咒罵棕樹去搬"大山",該千刀萬剮。可棕樹因為做了一件興事,心裡很實在,樂呵呵地說:"剮就剮,剮了我一身,能富千家人,我是在所不惜的"。
那張果老在彈子山上,由於氣沖頭牛,拾石打鳳凰的時候用力過猛,向後一坐,在彈子山口坐了兩個凼凼,他起身向彈子山說,也好,算我在這裡留個紀念,你就永遠監視著鳳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