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道傳(1877—1931年),字叔度,別號梅峰、梅垞、三香山人,別署三桂居士,廣東嘉應州東廂堡大塘面(今梅縣城東鎮石月村)人,廖道傳是嘉應大學創辦人之一。1896年考取秀才,1902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期間赴河南應順天鄉試,光緒二十九年(1903)中癸卯恩科舉人。光緒三十三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同年夏受清廷派遣赴日本考察學政,回國後歷任廣西師範學堂(監督)校長,廣西潯州府、武鳴府知府。1913年任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中山大學前身之一)。著有《金碧集》、《京師集》、《國學集》、《三香片羽集》、《梅峰時文》、《三香山館詩集》等。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廖道傳自幼好學強記,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考取秀才。光緒二十五年參加嘉應州科試,取得正場一等第一名,被保送到廣州廣雅書院進修。肄業時,常到學海堂、應元、菊坡、粵華、粵秀各書院聽課,累獲優良成績,評價甚高。光緒二十八年,清廷在北京創辦第一所大學一京師大學堂,廣東考選4名最優學生赴該堂就讀,廖道傳為其中之一。他在京師大學堂讀完5年,每試均名列前茅。光緒三十三年首屆畢業,成績為全校之冠。同年夏,清廷派他赴日本考察學政,是秋回國,旋受聘於廣西優級師範學堂任監督(校長)。他辦學認真,建樹良多,深得地方人士讚譽。
辛亥革命後,廖道傳轉而從政,先後任廣西潯州、武鳴府府長、督軍署秘書、平樂統稅局局長等職。從政期間,仍重視教育,在潯州自捐薪俸創設圖書館和蠶桑學校;在武鳴,獎設國小,增辦國小20餘所,女子學校1所。民國2年(1913年)秋,復從事教育,任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他深感國家要自強,必須以教育為根本,同時要改革教育制度,實施國民教育。1915年他在《上嚴范孫夫子書》中提出:“教育一事誠為民國之根本,亦吾人之志業……”。對於“國民教育、人才教育要未雨綢繆。”倡議“集德高望重之熱心教育者每省一至二人合組全國教育機關,政府予以支持”。他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會議上提出整頓師範教育方案。1916年秋,他在《上教育總長范靜生書》中,為高等師範學校的教育改革提出許多有益建議,後為國民政府所採納。
1917年3月,他第二次被派赴日本考察師範教育,回國後,對我國教育改革等寫成萬言報告書。是年離開廣東高師。他在高師5年,延聘教授和講師,以德才為依據,強調培養人才應有良好的道德才能有用,應“象植木,本固則花蕾實;象治水、源清則流脈潔。”他對社會上“不廉、不公、不勤”的劣習非常不滿,因而強調品德教育的重要。他對辦好師範和中國小教育提出“嚴考課、限請假、重操作”的嚴格紀律。主張人盡其才,學有所用。他在畢業《同學錄》序言中寫道:“學有精粗,識有深淺,才有高下……余所望於諸君者則尤在(於)人人可自盡(盡力去做)者。”並提出5項要求:一是“責任心”,要“宜循其名,以責其實。”;二是“敬畏心”,要“上課如承祭,臨學生如見賓,衣冠瞻視,辭色必嚴必正。”;三是“體諒心”,對同事師友要和善,對學生要親如子弟,做到“勸善規。”;四是“誠愨心”,言傳身教,懲勸學生要“由衷發情,德行寓於懲勸之中。”;五是“忍耐心”,對所做之事要善始善終,“勿中道而自餒”。
廖道傳在廣西、廣東前後主持高等教育近十年,兩次赴日考察學政,為教育事業竭盡心思和精力,成績卓著,民國政府曾授予四等嘉禾勳章。
1922年,廖道傳回鄉任梅、蕉、平、埔公路局總辦,仍不忘興辦教育,認為梅縣毗連閩贛,宜設大學以培育人才。1923年與黃墨村等地方人士10多人及美籍傳教士汲平如倡辦嘉應大學,第二年嘉大成立,廖道傳任教務委員兼文教學長。1927年復往廣州,任廣東省對外交涉署秘書,次年改任第一集團軍(李濟深部)指揮部辦公廳秘書。1931年10月在廣州病逝,終年55歲。
個人作品
廖道傳生平詩作甚豐,遺著有《京師集》、《桂林集》、《潯州集》、《武鳴集》、《國學集》、《軍府集》、《平樂集》、《三香片羽集》、《三香山館詩集》、《金碧集》等詩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