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楊

廖楊

廖楊,壯族,1972年7月生,廣西金秀人,民族學博士,蘭州大學民族學在站博士後,現為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科學技術史和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導師,華南農業大學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學術興趣和研究領域為民族學及文化學、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社會政策與社會管理、以及港澳台僑問題等。

2004年10月進入蘭州大學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再度隨從楊建新教授進行研究。在廣西師大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主講“中國古代史”、“歷史人類學”、“旅遊人類學”、“民族學通論”、“人類學與現代生活”和“中國—東協的民族宗教與旅遊概觀”等本科課程以及“民族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經濟人類學”、“宗教人類學”和“旅遊人類學”等碩士研究生課程。

基本介紹

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研究領域,主要課程,科研、教改,科研成果,獎勵榮譽,發表論文,出版專著,出版圖書,

學習經歷

1992.09—1996.06 廣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教育本科,歷史學學士
1996.09—1999.06 蘭州大學歷史系民族學碩士研究生,法學碩士
1999.08—2002.06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學博士研究生,法學博士
2004.10—2008.10 蘭州大學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
2011.09—2012.01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高級英語培訓
2013.08—2014.08 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學系、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2002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2003年3月入選廣西師範大學第三批中青年拔尖人才;2005年10月入選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畫,同年12月晉升教授職稱。2007年2月入選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研究領域

長期耕耘於民族學、人類學、宗教學等相關領域,近年來又融通於社會學和公共管理學科,已在民族-宗教問題、族群認同與民族關係、港澳台區域公共治理、城中村社會變遷、以及社會政策與社會治理等方面形成特色,專長於與民族、宗教、文化等密切相關的公共政策與社會治理研究,在民族關係理論與民族團結、宗教問題理論與公共治理、港澳台僑研究等方面有相對優勢。

主要課程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本科)、田野調查與社會實踐(本科)、人類學與現代生活(本科A系列,廣東省一流課程)、現代生活的文化解讀(智慧樹慕課,本科A系列)、社會研究方法(MPA)、公共管理質性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學術型碩士課程)等。

科研、教改

(1)2013.07—2016.12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BZJ033),“新公共管理視域下的宗教與民族關係調控研究”。
(2)2011.06—2014.11 主持,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科研項目(2011-GM-012),“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中的民族問題及對策研究”。
(3)2009.07—2014.10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09YJC840015),“城中村農民社會的人類學研究——以廣州長湴村為考察中心”。
(4)2008.06—2010.12 主持,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專項基金資助項目(2006228),“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中的民族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為中心”。
(5)2007.02—2010.07 獨立承擔,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項目(NCET-06-0757),“華南邊疆民族向心運動的歷史考察”。
(6)2015.03—2015.09 主持,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港澳和海外統戰工作理論廣東研究基地課題,“澳門回歸以來社會穩定的衝突消解分析”。
(7)2016.04—2016.10 主持,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港澳和海外統戰工作理論廣東研究基地課題,“澳門回歸以來的社會生態變遷及發展策略”。
(8)2014.07—2016.12 主持,廣東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培育項目(粵教高函[2015]72號),“高校智庫建設背景下的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9)2015.01—2017.12 主持,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教改重點項目(14YJG-ZD001),“高校智庫建設背景下多學科交叉培養研究生的改革探索”。
(10)2015.07—2017.12 主持,“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粵教研函[2016]1號),“社會研究方法”。
(11)2015.10—2016.12 主持,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專業學位課程(MPA社會研究方法)案例庫建設”。
(12)2015.10—2017.12 主持,華南農業大學校級質量工程慕課建設項目,“現代生活的文化解讀”。
(13)2015.06—2017.12 主持,華南農業大學校級質量工程項目(bkjx2015049),“精品視頻公開課(選題)——人類學與現代生活”。
(14)2016.072019.06 主持,華南農業大學2016年度省級“質量工程”培育項目(華南農教[2016]39號),“精品視頻公開課(選題)——人類學與現代生活”。
(15)2016.09—2019.06 主持,廣東省精品視頻公開課,“人類學與現代生活”。
(16)2012.6—2014.12 主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SH076),“生態系統視閾下隔離社群的社會工作服務研究”。
(17)2012.6—2014.12 主要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12YJC850022),“糯秈相爭誰得利——從人類學視角看外來作物品種對西南農業經濟和民族文化的衝擊”。

科研成果

現已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在研有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廣西哲社規劃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吉首大學福特基金項目單元項目、廣西高校科研基金項目和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畫項目多項,在《民族研究》、《貴州民族研究》、《廣西民族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民族藝術》、《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內蒙古大學學報》、《內蒙古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輯刊》、《思想戰線》等核心期刊和《澳門研究》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港澳台族群社會與文化研究》(2005)和《中國西北古代少數民族宗法文化研究》(2005),研究成果曾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獎勵榮譽

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1)獨撰論文《東鄉族宗法文化論》獲廣西第八次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
(2)獨著《中國西北古代少數民族宗法文化研究》獲廣西第九次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
(3)獨著《港澳台族群社會與文化研究》獲廣西第九次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
(4)論文《民族關係問題簡論》獲得廣西第十次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8),排名第一;
(5)獨著《港澳台族群社會與文化研究》獲第二屆澳門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
(6)獨著《民族關係與宗教問題的多維透視》(博士後出站報告)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
廳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
(1)論文《新時期境外宗教滲透國內高校的內外“合流”及其防禦》獲2016年(廣東)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一等獎(廣東省委統戰部,2017,排名第一);
(2)研究報告《廣州市石牌四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獲2017年(廣東)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二等獎(廣東省委統戰部,2018,排名第一);
(3)論文《人間佛教對當代中國社會心態的積極引導——兼論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內在機理》獲2018年(廣東)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三等獎(廣東省委統戰部,2019,排名第一);
(4)論文《命運共同體視閾下的新冠疫情防控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升路徑》獲2020年(廣東)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三等獎(廣東省委統戰部,2021,排名第一)
人才稱號或榮譽獎勵
1.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6年度);
2.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7);
3.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5);
4.廣東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010);
5.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名家(2012);
6.華南農業大學“先進科普工作者”(2012);
7.華南農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15);
8.華南農業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18);
9.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名師(2021)。

發表論文

目前已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廣西民族研究》、《貴州民族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民族藝術》、《思想戰線》、《江西社會科學》、《內蒙古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輯刊》、《澳門研究》和《中國邊政》等期刊發表論文110多篇,其中一半以上為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有10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代表性論文如下:
1.“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宗教與民族關係調控研究論綱”,《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第20-26頁,第三作者。
2.“外來人口與城中村的社會管理變遷——基於廣州長湴村的調研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第80-85頁,第一作者。
3.“城中村農民社會研究的人類學維度與限度”,《廣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第43-56頁,第一作者。
4.“泛北部灣地區的民族問題及對策分析”,《廣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第1-14頁,第一作者。
5.“《廣西民族研究》創辦30年來刊發文章的回顧與展望——主要基於CNKI的文獻計量分析”,《廣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5期,第1-14頁,獨立作者。
6.“民族地區貧困村寨參與式發展的人類學考察——以廣西龍勝龍脊壯寨旅遊開發中的社區參與為個案”, 《廣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第45-50頁,獨立作者。
7.“‘民族—宗教問題’:概念、類型和實質”,《世界民族》,2010年第3期,第8-16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10年第9期第8—15頁轉載;獨立作者。
8.“城市化進程中的‘聖’、‘俗’空間和諧論——以廣西主要城市為考察中心”,《中國民族學》,2009年第二輯,第80-92頁,獨立作者。
9.“人類學視閾中的‘文化’與‘文明’綜論——兼論全球化場景下的文明衝突和文化交融”,《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第186-191頁。
10.“民族、宗教與社會和諧——基於廣西的問卷調查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第28-33頁,獨立作者。
11.“民族·族群·社群·社區與社會共同體的關聯分析”,《廣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第29-38頁,人大複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08年10期,第15-24頁轉載,獨立作者。
12.“民族關係問題簡論”,《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1-5頁,《中國民族報》2007年5月18日第6版摘要,中國民族宗教網第80303期,第一作者。
13.“關於當前我國民族關係研究中存在的三個問題”,《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6-10頁,《中國民族報》2006年11月3日第6版摘要,第一作者。
14.“關於族群關係、民族關係與社會關係的關係”,《黑龍江民族叢刊》2006年第3期,第14-22頁,人大複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06年10期,第12-19頁轉載,第一作者。
15.“全球化與族群社會變遷”,《黑龍江民族叢刊》2005年第4期,第81-85頁,獨立作者。
16.“世界體系中的‘華南經濟圈’及其參與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優勢問題——全球化背景下的華南經濟圈研究之一”,《廣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6-163頁,獨立作者。
17.“關於華南經濟圈區域經濟合作的幾個問題——全球化背景下的華南經濟圈研究之二”,《廣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166-173頁,獨立作者。
18.“安多藏區宗法文化形態分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第66-74頁,獨立作者。
19.“東鄉族宗法文化論”,《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37-46頁,獨立作者。
20.“人類學視野中的交往與族群關係”,《思想戰線》2005年第1期,第21-25頁,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5年第5期,第35-40頁轉載,獨立作者。
21.“族群與社會文化互動論”,《貴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35-38頁;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4年第6期,第24-27頁轉載,獨立作者。
22.“關於人類學本土化的幾個問題的思考”,《貴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第8-19頁,獨立作者。
23.“馬克思晚年的人類學轉向及其現實意義”,《貴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第95-103頁;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0年第5期,第41-49頁轉載,獨立作者。
24.“港澳台的媽祖文化述論——港澳台漢族民間文化研究系列論文之一”,《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103-110頁;人大複印資料《宗教》2000年第2期,第125-134頁轉載,獨立作者。
25.“香港民族問題簡論”,《廣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第20-26頁;人大複印資料《民族研究》1997年第11期,第46-52頁轉載,獨立作者。
26.“關於中國少數民族的族源問題”,《貴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第118-128頁;《中國民族研究年鑑(1999)》第399頁摘要,獨立作者。
27.“論西部大開發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年第4期,第38-41頁;人大複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01年第2期,第51-54頁轉載,第一作者。
28.“圖騰崇拜與原始宗教的起源”,《廣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第61-66頁;《新華文摘》1998年第6期論點摘編(第201頁),獨立作者。
29.“太平天國運動的人類學考察”,《中國邊政》(台北)1999年12月總第146期,第7-21頁,獨立作者。
30.“關於澳門土生葡人的族屬與籍屬問題”,《澳門研究》第24期(2004年10月),第246-253頁,獨立作者。
31.《新冠疫情防控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升路徑》,《民族學刊》2021年第1期,第73-82頁,第一作者
32.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Resolution of the Conflict Since Macao Sovereignty Returns to China.Journa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 2018,Vol.1, No.2, 121-146.獨撰
33.An Analysis of Three-Society Interac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of Urban Grassroots: A Case of the Cunxin Charity Association in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vention, 2020, 9(7): 14-27. 第一作者

出版專著

1.獨著《港澳台族群社會與文化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2月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最終成果,38萬字;
2.獨著《中國西北古代少數民族宗法文化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版(蘭州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修訂版),36萬字;
3.獨著《民族關係與宗教問題的多維透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版,蘭州大學民族學優秀出站報告修訂版,71萬字;
4.主編《人類學視野中的民族民俗•歷史文化與旅遊發展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30萬字;
5. 主編,《人類學與現代生活》,現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版。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廖楊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05年08月01日
《中國西北古代少數民族宗法文化研究》是200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