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廖建強,男,漢族,江西贛州尋烏人,1962年12月生,現任贛州市尋烏縣文峰鄉司法所副所長,廖建強嚴以律己、平易近人、公正廉明、勇挑重擔、敢於碰硬,深得民眾喜愛和同志好評;他常年帶病工作,從不請假休假,連續十二年被
尋烏縣司法局推薦為優秀公務員,是“江西省優秀人民調解員、江西省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全國模範基層司法所所長、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榮譽稱號獲得者。
2018年5月8日,廖建強獲“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個人”榮譽。
人物故事
鄰里關係的“潤滑劑”
廖建強自1986年從江西省司法學校畢業後,就與人民調解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28年多潛心研究,兢兢業業地工作,他非常精通業務,成了一名調解專家,2003年8月,廖建強從縣司法局調到長寧鎮司法所任副所長。長寧鎮地處縣城、人口密集,由於種種原因,這裡成了矛盾糾紛的多發地,是領導頭痛、民眾鬧心的地方之一,可廖建強在這裡一乾就是近十年,在這裡構築了鄰里和睦、民眾祥和的樂園,人們都稱他為協調鄰里關係的“潤滑劑”。此話一點不假。家住中山街的劉其南和潘昌南是兩隔壁鄰居,因牽涉到房屋界址糾紛,兩家人形同陌路,還曾大打出手,怒目成仇。廖建強在走訪中得知這一情況後,三番五次上門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在廖建強的調解下,雙方互相讓步,最後達成和解協定,多年的冤家重歸於好。
維護穩定的“救急員”
上對組織負責,下對民眾負責,端平一碗水,瞄準定盤星,這是廖建強奉行的工作法則,也是他成功調解糾紛的秘訣,由於調解糾紛成功率高,業績出色,每當縣裡有重大、棘手的矛盾糾紛幾乎都會請廖建強出面去調處。只要組織需要他,他不會推辭半句,每次都是欣然趕赴糾紛現場進行調處。到場後,他總能從當事人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利益需求,並做出中肯的分析,闡明道理,解決分歧。2011年11月的一天晚上,在文峰鄉黃坳村一轉彎路口,河嶺村村民劉某駕駛機車,與駕駛小車的鐘某,發生交通事故,死在同一地點,可是由於雙方車輛未有碰撞痕跡,交警部門沒辦法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事故雙方親屬頗有怨言,特別是劉某親屬還邀集幾十人集體到縣政府上訪,並赴省上訪,縣政法委多次召開協調會也未能解決。為此,分管縣領導點名要廖建強負責調解這起重大的集體上訪案件。接到任務後,廖建強認真做好雙方家屬思想工作,通過廖建強動之於情、曉之於理、明之於法的說服教育,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定,責任認定為雙方各一半,並協調保險公司給予了相應的賠償。
近年來,文峰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縣城新區大部分城建、市政、路網等工程相繼落戶該鄉,由此帶來的土地、山林等糾紛不斷,調處難度越來越大,成了讓人頭疼的地方。因為突出的調解能力和較強的責任心,2012年4月,廖建強被調往文峰鄉司法所任副所長,面對組織的信任,廖建強暗下決心要進一步做好文峰的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和諧穩定的環境,為當地黨委、政府分憂,為民眾解難。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2012年國慶期間,留車鎮村民趙鳳蘭在給文峰鄉長舉村村民黃榮洪粉刷外牆時,不慎從樓上摔下致死,由此產業賠償糾紛。死者家屬黃世寶認為黃榮洪裝修外牆時未按要求安裝防護網,未提供安全頭盔,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並提出43萬元的賠償要求。黃榮洪認為工程是黃世寶自己承包的,承包時未提出相關安全要求,是死者不小心意外致死,只同意適當補償3萬元。由於雙方對事實認定不一,爭議較大,一時無法調處。當時死者家屬情緒激動,揚言抬屍示威。為迅速化解糾紛,廖建強苦口婆心與雙方講利弊,做思想工作,雙方終於達成了立即火化屍體,辦完喪事後再進行賠償的協定。之後,在廖建強的進一步調解下,雙方達成了由黃世榮一次性補償8.9萬元的協定,成功化解了這起糾紛,確保了2012年國慶這一重大節日文峰及縣城的社會穩定,在廖建強的工作熱忱感染和帶動下,文峰鄉司法所全體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在當年,文峰鄉的司法行政和綜治工作從全縣的中流水平迅速躍升為全縣第一名,許多錯綜複雜的難題一一得到破解,獲得當地黨委、政府的好評,也在民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困難民眾的“貼心人”
民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多年的糾紛調解生涯中,廖建強深深地體會到,調解糾紛不能為調解而調解,更重要的是要為貧困當事人解疑難、辦實事,2012年冬的一天晚上,縣公安局在文峰鄉田背村村民鐘甘鳳的房屋背後抓賭,打開窗戶看熱鬧的鐘甘鳳因受到驚嚇,突發腦溢血,被送到醫院救治,切除半個大腦後成了植物人。她的家屬認為老太太這樣全是公安抓賭致所致,要求公安局賠償;而縣公安局則認為,這與他們無關,雙方僵持不下。為此,鐘甘鳳的家屬邀集多人多次打著橫幅到縣政府上訪,影響極壞。廖建強知道這事後,主動請纓,走訪當事人家屬,了解到鐘甘鳳家確實生活困難,且為維持她的生命還需大筆錢時,他與縣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協調,為鐘甘鳳家爭取到了四個低保指標,減輕了她家的經濟壓力。廖建強一心為民眾著想的行為,感動了老太太的家屬,最後他們同意了廖建強提出的調解方案,終於,這起上訪案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13年,崗背村村民韓某勞教釋放回村後,其家人不肯接納他,連吃住的地方都沒有,加上又沒有固定收入,生活異常艱難。廖建強知情後,多次上門找韓某的家人,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最後,韓某的大哥接納了韓某,還給了他一塊地種果,生活終於有了保障。“廖所長真是個大好人,沒他,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如今,韓某逢人就夸廖建強,其實,像這樣幫助困難當事人、弱勢群體的事例還有很多。據了解,每次下村走訪貧困當事人時,廖建強都會買點禮物慰問他們,有時甚至還會翻出口袋裡僅有的一兩百元錢幫困救急,而廖建強家的經濟也不寬裕,妻子下崗,小孩要讀書,全靠他一個人的工資維持生計,日子過得並不輕鬆。不僅如此,他還想方設法為當事人解決實際困難,這兩年來,廖建強共為貧困當事人爭取到了8個低保名額。
全年無休的“工作狂”
廖建強的同事都說:廖建強這人從來都是工作第一,民眾第一。他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很少顧及家庭,幾乎所有的家務活全都要靠他的妻子承擔,妻子偶爾也有怨言,可廖建強總是笑著說:“等我退休後,帶你去游遍祖國的名山大川,調解糾紛、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回訪刑滿釋放人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作為一名基層司法所所長,工作多而繁雜,節假日加班更是常事。長年無休的工作,把廖建強的身體累垮了。2013年,他被確診患上尿毒症,每星期必須做兩次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即使身患重病,廖建強仍然堅持帶病工作。為了不影響工作,他選擇星期二的晚上和星期六的休息時間做透析。
2014年3月8日下午,聽說有一件醫患糾紛在縣人民醫院發生,剛做完透析的廖建強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立即又投入到調解工作之中,最終成功調解了這起糾紛,得到了醫院和患者家屬的高度評價。看著他帶病堅持工作,文峰鄉的幹部無不為之感動。親戚、朋友、同事都勸他要愛惜身體,不能像以前那樣拚命了,可廖建強卻笑著說:“民眾需要我,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要為他們辦一天事。”對廖建強而言,民眾的需要是他前行的動力,而他將在人民調解戰線上一直奮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