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

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

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傳統技藝,廈門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始於明末清初。貢魷魚是廈門民間小吃,其原料本港魷魚是廈門海洋產品,個小、肉厚、鮮嫩。貢魷魚以優質新鮮本港魷魚為原料,工藝精湛,由木炭將其烤熟,再置於案板經木槌反覆敲至疏鬆,最後製成薄片,吃時蘸酸辣醋,味道鮮美。

2010年9月21日,“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被列入廈門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
  • 批准時間:2010年9月21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
  • 保護單位:廈門市思明區福隆益食品店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榮譽表彰,展示活動,

歷史淵源

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始於明末清初,周亮公在《閩小記》記載:閩南貢魷魚,“火灸,揉以為絲,味勝墨魚遠矣”。貢魷魚是廈門地區一種小吃,具有地方風味,在民間流傳歷史悠久。清朝末年,廈門人吳序傅潛心研究諸多民間貢魷魚技藝,在總結、傳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取百家之長,獨創體現閩南海洋文化特色的傳統手工技藝“福隆益”貢魷魚。

工藝特徵

“福隆益”貢魷魚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五代傳人潛心鑽研,堅持傳統工藝,貢魷魚的主料、配料保鮮綠色純天然,無添加劑,用料考究、操作嚴謹。古老的作法仍然符合現代人對純天然、安全、綠色放心食品的需求。

工藝流程

廈門貢魷魚採用優質新鮮廈門本港魷魚為原料,個小、肉厚、鮮嫩。先用木炭將其烤熟,再用木槌在案板上反覆敲打,逐漸疏鬆,最後製成薄薄的片片,吃時蘸酸辣醋,味道鮮美。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 吳偉棟,2010年9月21日被評為廈門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傳承項目: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
  • 吳偉民,2010年9月21日被評為廈門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傳承項目: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
保護措施
廈門市思明區福隆益食品店為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8年12月,福隆益貢魷魚被福建省老字號協會認定為“福建百年老鋪”。
2010年,福隆益貢魷魚獲《廈門晚報》主辦的首屆“十大最廈門伴手禮”。

展示活動

2017年6月10日,廈門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尋根廈門記憶·守護思明文物”行動在思明區主會場舉辦。福隆益貢魷魚絲、龜糕印手工技藝等思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在活動現場亮相。
2017年10月25日—29日,外圖廈門書城舉辦“造物節”活動。活動期間,富有廈門特色的龜糕印、珠繡、鼓浪嶼餡餅、貢魷魚等四項非遺項目亮相。
2020年8月,“思明夜生活 我嘉好市集”啟動,這是思明區首個獨家花園市集,集聚城市老字號、古早味美食、非遺文創等老廈門文化元素。在市集現場,一厝好戲、古塤、鼓浪嶼餡餅、南普陀素餅、福隆益貢魷魚絲手工技藝等非遺項目集中亮相。
2022年6月2日起,閩台文化交流巡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專場活動在深田路42號前的小廣場舉行。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等非遺代表性項目集中亮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