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荊芥

康藏荊芥

康藏荊芥(Nepeta prattii Levl),多年生草本。產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青海西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山西及河北北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康藏荊芥
  • 拉丁學名:Nepeta prattii Levl
  • 別稱:野藿香(四川小金)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莎草目
  • :唇形科
  • :荊芥屬
  • :康藏荊芥
  • 分布區域:產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青海西部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莖高70-90厘米,四棱形,具細條紋,被倒向短硬毛或變無毛,其間散布淡黃色腺點,不分枝或上部具少數分枝。
葉卵狀披針形、寬披針形至披針形,長6-8.5厘米,寬2-3厘米,向上漸變小,先端急尖,基部淺心形,邊緣具密的牙齒狀鋸齒,上面橄欖綠色,微被短柔毛,下面淡綠色,沿脈疏被短硬毛,餘部被腺微柔毛及黃色小腺點,側脈每側6-8,斜上升,與中肋在上面微隆起下面隆起;下部葉具短柄,柄長3-6毫米,中部以上的葉具極短的柄以至無柄。
輪傘花序生於莖、枝上部3-9節上,下部的遠離,頂部的3-6密集成穗狀,多花而緊密;苞葉與莖葉同形,向上漸變小,長1.2-1.5厘米,具細鋸齒至全緣,苞片較萼短或等長,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被腺微柔毛及黃色小腺點,具睫毛。花萼長11-13毫米,疏被短柔毛及白色小腺點,喉部極斜,上唇3齒寬披針形或披針狀長三角形,下唇2齒狹披針形,齒先端均長漸尖。花冠紫色或藍色,長2.8-3.5厘米,外疏被短柔毛,冠筒微彎,基部寬1.5毫米,其伸出於萼的狹窄部分約等於萼長,向上驟然寬大成長達10毫米寬9毫米的喉,冠檐二唇形,上唇裂至中部成2鈍裂片,下唇中裂片腎形,先端中部具彎缺,邊緣嚼齒狀,基部內面具白色髯毛,側裂片半圓形。雄蕊短於下唇或後對略伸出。花柱先端近相等2裂,伸出上唇之外。
小堅果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7毫米,寬1.5毫米,腹面具棱,基部漸狹,褐色,光滑。
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濕潤處,海拔1920-4350米。

分布範圍

產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青海西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山西及河北北部;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東部靠近昌都地區。

主要價值

全草:辛,涼。疏風,解表,利濕,止血,止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