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作家群書系:萍客蓮情

康巴作家群書系:萍客蓮情

《康巴作家群書系(第2輯):萍客蓮情》由擁塔拉姆所著在雪域,雪是主體世界,萍客蓮情以一顆冰雪般純淨的心,用一片片雪花,構成一個個詩句,抒發對自然、對人世的牽絆眷念之情。詩人對故土文化有著執著的熱愛和追求,熱衷於排列腦海中的文字,因為排序的不同,可以讓它的意義無限。

基本介紹

  • 書名:康巴作家群書系:萍客蓮情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頁數:239頁
  • 開本:16
  • 作者:擁塔拉姆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康巴作家群書系(第2輯):萍客蓮情》收錄詩歌百餘首,生動細膩地記錄了擁塔拉姆在藏區生活工作中點滴的見聞感受,寓意深刻,具有濃厚的民族情愫,禪意十足,讀來委婉動人。
作者對故土文化有著執著的熱愛和追求,並能作全面地審視、思考,甘為民族文化宣傳者和傳承人;她熱衷於排列腦海中的文字,因為排序的不同,可以讓它的意義無限。

作者簡介

擁塔拉姆,女,1969年8月出生,先後在爐霍縣新都國小、爐霍縣文化旅遊局、爐霍縣政府辦、爐霍縣政府、甘孜州政協工作,擔任過縣政府辦副主任、縣政府救災辦主任、縣政府副縣長,現就職於甘孜州政協。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從普通的人民教師到領導崗位,無論身份轉變與否,始終以“認真於事,潛心於文”為座右銘。她對故土文化有著執著的熱愛和追求,並能作全面地審視、思考,甘為民族文化的宣傳者和傳承人;她熱衷於排列腦海中的文字,因為排序的不同,可以讓它的意義無限。2002年,在中國新世紀之聲《共和國頌歌》徵文評選活動中,以作品《艱辛育林造福後代、換來秀色情暖人間》入編並獲長篇通訊一等獎。2007年9月出版散文集《守望故鄉》、2009年12月出版散文集《無恙》、2010年將108首古舞歌詞以藏漢語對照的形式加以翻譯並策劃出版了民間原唱DVD《朱倭古舞》、2011年出版詩集《親吻雪花》和畫冊《郎卡傑唐卡》。其中《親吻雪花》榮獲第五屆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優秀作品獎。

圖書目錄


詩來找我
萍客蓮情
在時間裡
她們傳說的唯美
靈魂
今生依然是前世
茶緣過客
半空中
離別之情
蓮花淚
黃昏將至早晨已近
我們畢竟是凡人
見匍匐行者
說不清天涯有多遠
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很簡單
佛與眾生
故事
將離
門窗
佛像
行者

初識海螺冰川
故事日月星
渴望
露珠
你被網了嗎
始終無始終

天邊
一個人的世界
喜歡雨的飄落
松的故事
誰為誰停留
心事
聞香靜坐
文殊唐卡
我們活著
酥油燈
與人相處
心脈的故鄉
天生天葬
月食
折多河

眼神臨終
無為
眺望
星期天
阿媽吉祥
父親美
尼瑪拉薩
普陀緣
九華緣
峨眉緣
五台緣
笑是力量
宿緣
用心平淡
一絲慾念
雨中
影集
雨夜無夢
言美何苦
我變了
再見
中秋前夕宴
葉飄落在手心裡
在塵來塵往中
原來只愛暫時
宗塔之夏
溜溜瞬間
流水落花皆有情
老家
獲獎感言
旅店
角色
夢與醒之間
肩膀
面對天地
山歌
石刻
朦朧
風不止也永恆
夢著就好
世界不老
難得閒淡
紅塵中的居士
世態不會炎涼
溫柔地放手
走遠了
悲喜自嘗
完美
山水無言是有情
手心裡的紋路
身份
雲水上善
夢憶
備一把傘
最後的二十年
轉身天涯靈魂無伴
別離是重逢的開始
枯木重生
只如初識

做安靜的自己

序言

為“康巴作家群”書系序
阿來
去年,“康巴作家群”書系,一次性推出了七位甘孜州,或甘孜籍各族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品,水平或有高有低,但我個人認為,若干年後回顧,這一定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事件。
康巴這一區域,歷史悠久,山水雄奇,但人文的表達,卻往往晦暗不明。近七八年來,我頻繁在這塊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處遊歷,無論地理與人類的生存狀況,都給我從感官到思想的深刻撞擊:那就是這樣雄奇的地理,以及這樣頑強艱難的人的生存,上千年流傳的文字典籍中,幾乎未見正面的書寫與表達。直到兩百年前,三百年前,這一地區才作為一個完整明晰的對象開始被書寫。但這些書寫者大多是外來者,是文藝理論中所說的“他者”。這些書寫者是清朝的官員,是外國傳教士或探險家,讓人得以窺見遙遠時的生活的依稀面貌。但“他者”的書寫常常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看到差異多,更有甚者為尋找差異而致於“怪力亂神”也不乏其人。
而我孜孜尋找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的自我表達:他們自己的生存感。他們自己對自已生活意義的認知。他們對於自身情感的由衷表達。他們對於橫斷山區這樣一個特殊地理造就的自然環境的細微感知。為什麼自我的表達如此重要。因為地域,族群,以至因此產生的文化,都只有依靠這樣的表達,才得以呈現,而只有經過這樣的呈現,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存在。
未經表達的存在,可以輕易被遺忘,被抹煞,被任意篡改。
從這樣的意義上講,未經表達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存在。
而表達的基礎是認知。感性與理性的認知:觀察、體驗、反思、整理並加以書寫。
這個認知的主體是人。
人在觀察、在體驗、在反思、在整理、在書寫。
這個人是主動的,而不是由神力所推動或命定的。
這個人書寫的對象也是人:自然環境中的人,生產關係中的人,族群關係中的人、意識形態(神學的或現代政治的)籠罩下的人。
康巴以至整個青藏高原上千年歷史中缺乏人的書寫,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神學等級分明的天命的秩序中,人的地位過於渺小,而且過度的順從。
但歷史終究進展到了任何一個地域與族群都沒有任何辦法自外與世界中的這樣一個階段。我曾經有一個演講,題目就叫做《不是我們走向世界,而是整個世界撲面而來》。所以,康巴這塊土地,首先是被“他者”所書寫。兩三百年過去,這片土地在外力的搖撼與衝擊下劇烈震盪,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也終於醒來。其中的一部分人,終於要被外來者的書寫所刺激,為自我的生命意識所喚醒,要為自己的生養之地與文化找出存在的理由,要為人的生存找出神學之外的存在的理由,於是,他們開始了自己的書寫。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才講“康巴作家群”這樣一群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自我書寫者的集體亮相,自然就構成一個重要的文化事件。
這種書寫,表明在文化上,在社會演進過程中,被動變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變成了主動追求的人,這是精神上的“覺悟”者才能進入的狀態。從神學的觀點看,避世才能產生“覺悟”,但人生不是全部由神學所籠罩,所以,入世也能喚起某種“覺悟”,覺悟之一,就是文化的自覺,反思與書寫與表達。
覺醒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當文學的眼睛聚光與人,聚光於人所構成的社會,聚光於人所造應的歷史與現實,歷史與現實生活才煥發出光彩與活力。也正是因為文學之力,某一地域的人類生存,才向世界顯現並宣示了意義。
而這就是文學意義之所在。
所以,在一片曾經蒙昧許久的土地,文學是大道,而不是一門小小的技藝。
也正由於此,我得知“康巴作家群”書系第二輯又將出版,對我而言,自是一個深感鼓舞的訊息。在甘孜廣闊雄奇的高原上,有越來越多的各族作家,以這片大地主人的面貌,來書寫這片大地,來書寫這片大地上前所未有的激變,前所未有的生活,不能不表達我個人最熱烈的祝賀!
文學的路徑,是由生活層面的人的摹寫而廣泛及於社會與環境,而深入及於情感與靈魂。一個地域上人們的自我表達,較之於“他者”之更多注重與差異性,而應更關注於普遍性的開掘與建構。因為,文學不是自樹藩籬,文學是橋樑,文學是溝通,使我們與曾經疏離的世界緊密相關。
(作者系四川省作協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