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後是因典故和相對方位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庵後
- 羅馬字母拼寫:Ānhòu
- 設立年份:1949年
- 廢止年份:2003年
庵後是因典故和相對方位而得名的地名。
庵後是因典故和相對方位而得名的地名。地名來歷此地原有一座姑姑庵,後來王姓人居住於庵後,故名庵後。歷史沿革1980年屬於南梁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時,公社改為鄉鎮,為南梁鎮,2000年撤鄉並鎮後,為南梁鎮自然村之一。1...
庵後,地處黃岐山東北麓,屬於丘陵地帶山莊,以高為姓。它現屬揭東縣埔田鎮的一個行政村,有人口10000多,全村統一姓高,是宋代著名詩人高登,〔字彥先,號東溪〕後裔,在庵後村飼堂內供奉著高登聖像。庵後村是埔田鎮第一大村落。由來 庵後,是一個村落的名字,居住著高氏一族,人稱“庵後高”,至今已有400...
庵後村屬廣東省潮州市浮洋鎮。距鎮政府東南0.4公里,位於集鎮東側,東鄰福洞。南接東邊,北與洪巷交界,面積0.32平方公里。聚落呈塊狀,與集鎮相連。村民農余多從事工商業。居黃、林兩姓,黃為主姓。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創鄉。先民來自福建蒲田石獅巷。定居後於村西合建靈雀宮。此後有江東獨樹村村民黃...
庵後村位於塗茨鎮北面,東鄰玉泉村,西接泊戈洋村,與塗茨村隔田相望。村莊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村莊前苗木蔥綠,風景秀麗。村民以外出打工和在附近工廠上班為主,相安無事,安居樂業。全村現有村民260戶,780人,其中黨員22人。耕地總面積203.5畝,其中水田196.4畝,旱地7.1畝;山林1569畝,花卉207畝。有枇杷...
永興鎮庵後村志願服務隊 永興鎮庵後村志願服務隊是由浦城縣永興鎮人民政府志願服務隊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20年4月23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20人,正式成員有167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梁靜,聯絡團體是浦城縣永興鎮人民政府志願服務隊。
庵後浜 庵後浜,199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地曾有庵堂,浜在庵後面,故俗稱庵後浜。歷史沿革 1998年編制門牌時併入西馬家浜。
揭陽市揭東區埔田鎮庵後國小 揭陽市揭東區埔田鎮庵後國小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所獲榮譽 2018年9月10日,揭陽市揭東區埔田鎮庵後國小獲2018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翔厚村庵後頭 翔厚村庵後頭是1981年政府批准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古時候村前面有一座庵,村在庵的後頭,故名庵後頭。歷史沿革 解放初至今,一直稱庵後頭,1981年以標準名稱收錄《浙江省桐鄉縣地名志》1989年版。2003年後村民小組調整併入橋東。至2010年已有2戶搬至祥和家園,一戶遷住花石小區。
題唯庵後大松 《題唯庵後大松》是一首宋代的五言律詩,作者是曹勛。唯庵有長松,秀拔撐青空。銅石並根乾,榆枋比蒿蓬。天地蔭中邊,日月奔西東。原言滋浩養,千歲看此公。
《昨日王德父何昭德回後曝背於庵後大山上甚樂》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碧旻收雲兮,秋氣肅甭。萬籟聲沉兮,秋日晶熒。青山崯崯兮,白石瑛瑛。麋鹿跂跂兮出高陵,野鳥活活兮兩岑對鳴。黃犍濕濕羝群,或訛或寢兮野於坰。吾忘吾獨兮,吾與禽獸兮為鄰。違市朝兮不與世攖,利名不入兮寵辱...
大悲庵位於大彭鎮田巷村北楚王山南山腳。文物歷史 始建年代不詳,但至今仍有遺址石基可辨。大悲庵後又稱關公廟、馬林廟,占地約6000平方米。此庵原為兩進大院,分前大院和後大院。原有東廊房,西廊房,還有前大殿,後大殿,千佛殿等,後被毀。現僅存“大悲庵題名記”碑,保存尚好。碑高大約3米,寬1.2米...
《初夏同叔毅定隅霜岩德尹坐一莖庵後香林亭》是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一窖黃塵沒馬蹄,喜從塵外得招提。出牆僧梵風吹斷,拂面花枝鳥壓低。溝水欲流亭影去,夕陽忽到柳陰西。浮萍落絮同飄散,閒繞空廊覓舊題。(巳巳秋與竹垞水村兩游此)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寧...
十八庵後坡是河南省地名,因在十八庵後邊坡上,故名。地名含義 以人文和自然地理實體冠以方位而命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五區金燈河鄉南嶺行政村;1956年屬段村中心鄉四龍廟鄉;1958年屬上澗人民公社南嶺大隊;1961年屬段村區四龍廟人民公社南嶺大隊;1962年撤區屬段村人民公社南嶺大隊;1984年社改鄉,屬段村鄉...
象山庵位於江西井岡市茅坪村,象山庵是因庵後的山稱象山而得名。此庵始建於清康熙癸巳年(即1713年),座東北,朝西南,初建時內設“大佛殿”、“達摩祖師殿”、“千齋殿”三個大殿。據傳,當時整個庵堂設有99根大柱,香火鼎盛時,也曾有99個尼姑在此修行,是湘贛邊界的名庵。歷史貢獻 象山庵還是工農革命軍...
李壽海 李壽海(1923.6~1945.1), 文登營鄉東庵後人,1943年9月入伍,翌年入共產黨,膠東軍區十三團三營九連排長,萊陽喬家泊戰鬥中攻橋頭碉堡時,抱著炸藥包與60名敵人同歸於盡,立特等功,葬於本村。
揭西廣德庵建於明代,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是河婆古鎮佛教名庵。水是廣德庵最俱行色的產物。庵後有“千古流泉”,水質極佳,清純爽口,被譽為醴泉水,從醴泉岩流出。歷史沿革 揭西廣德庵建於明代,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是河婆古鎮佛教名庵。主要景點 廣德庵巨石壁立,嶙峋千姿,奇異百態,變化無窮...
安後,以其地理位置和標誌性地物而命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解放前,當地有座庵,因其位於庵的後面,故得名庵後;又“安”與“庵”諧音,故得名安前。歷史沿革 原名為庵後,後改為安後;屬原楊崗大隊;1983年4月,人民公社體制恢復為鄉建置,屬楊崗村;2008年因區劃調整,隨楊崗村併入十字村,屬十字村...
翁後林場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魁斗鎮境內,屬於鎮辦的林場。地名含義 翁後古代稱為“庵後”,因其山脈由清水岩延擴而下,地形倒側回勢,形似睡牛,當開一局,而收逆朝,背有天鑼山,山高聳,以後枕,而居捍門,後世以此相傳,稱為翁後。歷史沿革 開宗六世於明朝永樂19年,歷經明、清、民國,解放後翁...
圓照寺坐落在大龍山森林公園東麓,三面環山 ,又名:圓照庵。圓照庵建於宋代,庵後原有一高塔,名為無量塔,建於唐代。只是歲月滄桑,不幸毀於兵災。基本情況 據舊《安慶府志》記載,該寺始建於唐代初年,原名無量塔,其塔早年毀於兵燹,今惟存《無量塔碑記》可考。古剎歷千餘載,世事滄桑,幾經興廢,文...
高吳清 高吳清(1928年-1952年3月),男,廣東省埔田鎮庵後村人,1915年1月參加革命,生前為64軍566團9連戰士,1952年3月犧牲。 人物經歷 1915年1月參加革命,生前為64軍566團9連戰士。犧牲情況 1952年3月犧牲。
安美館,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磚文村庵後角落,供奉蕭、潘二王府大人。館堂 安美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磚文村庵后角落,福美宮邊。始建於清,崇奉蕭、潘二王府大人。蕭府大人分爐自泉郡富美宮蕭府太傅,威靈顯赫。安美館數歷興衰,多次修葺。館堂於1975年5月信眾集資重建,現存建為石木...
祥雲天華山又名南華山,史稱“南華勝跡”,位於雲南大理祥雲縣馬街鄉棕棚村,由縣城至景區的駕車距離約25公里。庵後有一大一小兩條形似石龍的鐘乳石倒掛於絕壁之上,是為天華山最具特色的景觀“石龍倒掛”。天華山概況 祥雲原名雲南,1918年改稱祥雲。縣境位於雲南省中部偏西,大理白族自治州東部邊緣,有漢、白、...
聖水庵摩崖 聖水庵摩崖在庵後山崖上,正書陽文,有“涌金泉”、“玉清宮”、“洞天”、“雲峰”和“飛仙”5處,字徑約30-35厘米,傳為明代主持道人曹清明書。聖水庵為王玉陽早期道場,弟子孫道古擴建為玉清宮,《榮成縣誌》有載。廟宇在50年代拆毀。
李得和(1805-?),臘樹下大沙塘(今臘市鎮明塘村)人。李得和為清道光時萍鄉著名打師,據大沙塘所存李氏族譜記哉:庭瑞之子得和,字有和,祖籍廣東,武藝高強……嘉慶十年四月初十日戌時生……歿葬顯化庵後坐北朝南。萍鄉民間,流傳著萍鄉打師李得和“背黃色袱”下廣東的許多傳說,意味著“來者不善”、“...
蘿峰庵是伏虎寺靜室,原名龍鳳輝室。內供接引佛像、大勢至菩薩和觀音菩薩。庵後是“海會塔”,為僧人圓寂後火化和安放骨灰的地方。位於蘿峰嶺,因雲朵從伏虎嶺飄下,飄到蘿峰嶺頂上,纏繞在松樹之間,時而飛舞,時而飄向嶺下的峨眉平原,遊人身在雲中,頓有天上人間之感,故有峨眉山傳統十景之“蘿峰晴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