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基嶺古道,位於順溪鎮維新社區餘思坑至進士坑之間的山區,始建年代不詳,自古是維新等地通往瑞安(今文成)的交通要道。
古道呈西北東南走向,西北和文成縣桂山相連,東南通維新社區餘思坑村,途經趙垟、庵基、靛廠、水雄坑、進士坑等地。古道依蜿蜒曲折的山勢而建,路面用不規則的塊石鋪砌而成,寬約0.8-1.2米,四面環繞著連綿起伏的山巒。古道在原維新鄉境內的路段長約5千米,絕大部分路段還基本保存著舊時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庵基嶺古道
- 起點:順溪鎮維新社區餘思坑
- 終點:進士坑
- 長度:5 km
景色,古橋,故事,開泰廊橋,通瑞橋,
景色
庵基嶺古道所在維新社區,地屬山區,群山連綿,逶迤起伏,座座山樑,梯田層層,依山傍溝,經山不絕。
據說,庵基嶺古道兩旁原多參天古樹,有些還是數百年的古木。在1958年底的“大煉鋼鐵”期間,這些樹都遭砍伐燒成木炭,運到苔湖嶺腳煉鐵。20世紀80年代初期之後,維新廿畝地方村民吳嘉柳(1907~2001)在庵基嶺古道沿途兩側重新栽種楓樹。如今古道兩旁已綠樹成蔭,在盛夏之時,古道兩旁的樹蔭能為過往行人帶來清涼。
古橋
故事
有山便有水,四面高山匯出九條溪流,匯集到餘思坑“水口”處後,繼續奔流向前,匯成岳溪,注人鰲江,奔向東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了出行方便,村民在庵基嶺古道經過的各條溪坑上建設橋樑。關於在古道上建橋,在餘思坑當地還流傳著一則令人欽佩的軼事。清末一次特大颱風帶來的洪水,沖毀了位於今維新衛生所前的石板橋。橋被沖毀後,行人只能涉水過溪,十分不便。餘思坑的村民陳國守遂帶頭髮起,擇地重建了石板橋。因為大災剛過不久,山區民眾生活都很困難,橋雖造好了,但很多款銀收不上來。陳國守變賣自家僅有的近20畝田,才解決了造橋師傅的工資。
如今這些橫跨溪流、造型各異的橋樑,已成為山區一道獨特的風景。這其中,尤以村口新建的開泰橋和清道光年間的通瑞橋最具特色。
開泰廊橋
位於餘思坑村村口稱為“水口”的溪流上,於2011年9月19日正式落成,總投資140萬元,全長28米,寬4.5米,為多孔石拱橋,上建宮殿式重檐三層廊屋,飛檐翹角,造型獨特,氣勢宏偉,十分壯觀,成了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村民世代相傳,在百年前的一年夏天,刮颱風,山洪暴發,餘思坑橋頭的石板橋被大水沖走。地方上的鄉紳聚集商量,準備重新建造橋樑。當地著名鄉紳陳紹曾也積極參與,並提議將橋移建到村口的水口處,另外建一座與一般石橋不同的廊橋。據說,當時歡欣鼓舞的村民把山上的大樹都砍下來了,準備動工興建廊橋。而就在這時,大家知道了陳紹曾會“吃烏煙”(抽鴉片),於是在籌備建橋的“頭家”中有個別人對他不信任,導致最後資金沒有籌集到位,最後只是在原先被沖毀的地方重建了石板橋。2009年,在當地村民的強烈要求下,當年賣田建橋的陳國守元孫陳善清挺身而出,積極籌建廊橋。在之後三年,陳善清為造橋事宜四處奔走,終於建成了開泰廊橋。
通瑞橋
位於維新社區餘思坑村趙垟自然村,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3),因位於通過瑞安(今文成)的庵基嶺古道上,故命名為“通瑞橋”。通瑞橋系單孔八字形石拱橋,橋旁還有座始建於清代的宮廟——趙垟宮,裡面供奉著趙垟娘娘,如今通瑞橋又被稱為“趙垟橋”。通瑞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橫跨趙垟坑,全長14.5米,寬3.45米,橋孔徑跨6.16米。橋面用大塊石鋪成,四周用條石壓邊。橋兩邊設踏跺,拱用塊石縱聯法砌築。橋西側植有一棵樟樹,形成小橋流水的怡人風景。橋志銘刻於西側古樟前兩通青石碑上,一通碑上陰刻“清道光五年(1825)”,另一通碑上陰刻“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字樣。該橋就地取材,簡單古樸,雖歷經一百多年,至今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