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瑪爾路,清與民國時期官署名。全稱“庫瑪爾路協領公署”。因所轄居民分布在呼瑪爾河流域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瑪爾路
- 別名:庫瑪爾路協領公署
- 性質:官署名
- 時期:清與民國時期
庫瑪爾路,清與民國時期官署名。全稱“庫瑪爾路協領公署”。因所轄居民分布在呼瑪爾河流域而得名。
庫瑪爾路,清與民國時期官署名。全稱“庫瑪爾路協領公署”。因所轄居民分布在呼瑪爾河流域而得名。沿革康熙年間(1662—1722),清廷為加強對鄂倫春族的管理,在設立布特哈總管衙門的同時,根據鄂倫春族的氏族組織及分布地區,分...
庫瑪爾路協領壽廉帶領鄂倫春族馬隊官兵500人痛擊了入侵者。日偽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占東北,將原庫瑪爾路、畢拉爾路、阿里多布庫爾路、托河路置於偽黑龍江省民政廳蒙旗科管轄,各路協領公署雖未撤銷,但已成了有名無實...
盤古河流域主要原住民為鄂倫春族(庫瑪爾路鄂倫春),原以漁獵謀生。隨著林業開發,漢族人口逐步增加,成為主要居民。幹流概況 盤古河,發源於黑龍江省塔河縣西南部大興安嶺白卡魯山。全長220公里(一說165公里),河面平均寬45米,流域面積...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屬庫瑪爾路協領。民國初年,屬呼瑪廳設治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屬金山區興華鄉。1984年,改韓家園鄉。1988年11月,改韓家園鎮2001年,興隆鎮併入韓家園鎮。截至2019年10月,韓家園鎮下轄韓家園村、...
庫瑪爾路和畢拉爾路地區,清末民初推行“棄獵歸農”政策,個別人家開始僱工種地,產生了剝削,發生了階級分化。近300年來鄂倫春族社會發展迅速,主要是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造成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公社的產品愈是採取商品的形式,就是說...
清朝(1644年),歸盛京總管轄統轄。順治十年(1653年),改歸寧古塔昂幫章京管轄。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劃歸黑龍江將軍統轄。後來改由璦琿副都統,庫瑪爾路協領直接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把呼瑪設治局改為呼瑪丁等設治縣。196...
後者記載了自1914年(民國四年)9月間黑河道區各類大事,全書分邊務、內務、外交、財政四項,總計四卷。在其任職期間,還籌辦了黑河道立師範學堂、庫瑪爾路鄂倫春學校;恢復、新建了一些各類國小,為以後教育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軍在呼瑪爾河口附近築呼瑪爾木城,後稱此地為古站。清雍正五年(1727年),屬呼瑪爾卡倫。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設庫瑪爾路協領。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呼瑪爾總卡,署治金山口,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