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庫爾蘭公國)

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

庫爾蘭公國一般指本詞條

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是一個曾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小國,在1562年至1791年存在的,隸屬於立陶宛大公國,後隸屬於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公國。在1791年,它獲得了完全的獨立,但在1795年3月28日,在第三次瓜分波蘭時被俄羅斯帝國吞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
  • 外文名:Ducatus Curlandiæ et Semigalli&aelig
  • 位於:波羅的海地區
  • 隸屬於:立陶宛大公國
簡介,基本信息,庫爾蘭公爵,歷史時期,面積,人口,歷史,殖民,衰落,消亡,庫爾蘭公爵,

簡介

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拉丁語:Ducatus Curlandiæ et Semigalliæ,波蘭語:Księstwo Kurlandii i Semigalii,德語:Herzogtum Kurland und Semgallen,拉脫維亞語:Kurzemes un Zemgales hercogiste
這也是一個存在於1918年3月8日至9月22日的,在戰時成立的短命國家的名稱。計畫為波羅的海公國的一部分,受德意志帝國統治,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被德國放棄波羅的海地區這一事情妨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成為拉脫維亞的一部分。

基本信息

首都:米塔烏 (葉爾加瓦)
常用語言:德語,拉丁文(也包括利沃尼亞語和拉特加利亞語)
主要宗教:信義會、羅馬天主教
政制:君主制貨幣:元
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國旗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國旗

庫爾蘭公爵

- 1559年–1587年(哥達·凱特萊)
- 1769年–1795年(彼得·馮·比隆)

歷史時期

瓜分波蘭
- 維爾紐斯聯合:1562年
- 殖民收購:1637年–1666年
- 第二次瓜分(獨立):1791年
- 第三次瓜分:1795年3月28日

面積

- 1870年:27,286 km2 (10,535 sq mi)

人口

- 1870年估:619,154
密度:22.7 每平方公里 (58.8 /sq mi)
- 1897年估計:674,437
密度:24.7 每平方公里 (64 /sq mi)

歷史

在1562年立陶宛戰爭時期,立陶宛聯邦解體,德國寶劍騎士團解散。在此基礎上的維爾紐斯條約規定,愛沙尼亞南部和拉脫維亞北部被割讓給立陶宛大公國,形成了立陶宛公國(Pārdaugavas hercogiste)。道加瓦河西岸和波羅的海之間的拉脫維亞地區變為了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是立陶宛大公國附庸。
寶劍騎士團末任團長哥達·凱特萊變為了首任庫爾蘭公爵。其他騎士團成員成為了庫爾蘭貴族,它們擁有的封地成為了他們的土地,並一直到現在都是。總之,凱特萊獲得了新公國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米塔烏(葉爾加瓦)成為了新的首都,議會每年舉行兩次會議。
但庫爾蘭的一些地區並不屬於該公國。寶劍騎士團已經將格洛比那(Grobiņa)地區(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借給普魯士公國。另一個地區皮奧特尼主教區,也被稱為"庫爾蘭主教區"(在西庫爾蘭的文河流域),屬於丹麥國王的兒子馬格努斯。他承諾在他死後把它交給庫爾蘭公國,但承諾沒有實現,到威廉·凱特萊統治時庫爾蘭才奪得這個地區。
和騎士團其他成員一樣,凱特萊為德意志人,並將公國建立為和其他德意志諸侯一樣的國家。在1570年,他發表了許可地主將它們土地上的本地農民變為農奴的Privilegnum Gotthardinum。
當哥達·凱特萊在1587年死去時,他的兒子弗雷德里克和威廉成為新任庫爾蘭公爵。它們在1596年將公國分為了兩個部分。弗雷德里克獲得了東部的瑟米利亞(Zemgale),居住在葉爾加瓦(米塔烏)。威廉擁有西部的庫爾蘭(Kurzeme),居住在庫爾迪加(Goldingen)。在他與普魯士公爵的女兒結婚時,又得到了格洛比那,他也奪得了皮奧特尼地區的控制權,但最終被波蘭立陶宛聯邦擊敗。這時,他發展了金屬製造業,建造了很多船塢和新船將庫爾蘭的資源運至其他國家。但公爵和當地的地主關係相當不好。此外,庫爾蘭公國的宗主——波蘭立陶宛聯邦支持地主。威廉對地主表達了他的失望,但這個衝突在1616年通過對他的罷免後結束了。最終,威廉離開庫爾蘭到國外度過餘生。於是,弗雷德里克在1616年後成為了庫爾蘭的唯一公爵。
大約1600年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的地圖大約1600年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的地圖
從1600年至1629年,波蘭立陶宛聯邦和瑞典之間發動了主戰場位於里加的一場戰爭。結果瑞典獲得了拉脫維亞中部和北部的控制權,那些地區變為了瑞典殖民地。聯邦保留了立陶宛公國的東部,此後在波蘭語中稱為因弗蘭提省(Inflanty)。庫爾蘭也參與了這場戰爭,但沒受太多損失。

殖民

在雅各布·凱特萊公爵統治時期,庫爾蘭公國達到鼎盛。在他在西歐的旅行期間,雅各布變為了重商主義的熱切擁護者。金屬加工和造船業得到極大發展,還建立起一支當時歐洲頂級的商船隊,包括兩個主要港口,分別在溫道(今文茨皮爾斯)和里堡(今利耶帕亞),不僅跟鄰國貿易,貿易對象還遠至大不列顛、法國、荷蘭、葡萄牙及其它國家。
早在1637年之前,公國的船隻就開始從事通往西印度群島的貿易航行。1637年,一艘載有212名開拓者的庫爾蘭公國的船隻試圖在多巴哥尋找殖民地。當時島上的一個早期的歐洲人的殖民地——建於1628年的荷蘭殖民地,剛剛在幾個月前被西班牙人摧毀。庫爾蘭公國的首次殖民嘗試失敗,1639年的第二次嘗試同樣以失敗告終。1642年,兩艘載有大約300名開拓者的船隻在船長卡倫(Caroon)的帶領下試圖在北海岸靠近庫爾蘭灣的地方登入,但是很快就被當地的加勒比土著驅逐了。之後庫爾蘭公國轉移了重心,於1651年在非洲首次建立了殖民地:甘比亞河的聖安德魯斯島(即詹姆斯島),在那兒修建了雅各布要塞。
甘比亞的雅各布要塞甘比亞的雅各布要塞
1654年5月20日,“庫爾蘭公爵夫人徽章號”船登入多巴哥,建立又一個殖民地。這艘船攜帶了45門大炮,25名軍官,124名庫爾蘭士兵和80個將占據多巴哥的移民家庭。船長威勒·默倫斯(Willem Mollens)改島名為“新庫爾蘭”。在島的西南角修建了一個要塞,命名為詹姆斯要塞,和環繞要塞的詹姆斯城同名。其它地名也和庫爾蘭公國有關,如大庫爾蘭灣、詹姆斯灣、庫爾蘭莊園、 利耶帕亞灣和小庫爾蘭灣等。庫爾蘭人在移民島上的第一年就修建了一座新教信義宗教堂。幾個月後,荷蘭在島上建立第二個殖民地並很快超過了庫爾蘭殖民地的規模。雖然在1657年又有120名庫爾蘭移民到達,但次年隨著500名法國移民的加入,荷蘭殖民地的人口達到1200。
從殖民地出口到歐洲的貨物包括蔗糖、菸草、咖啡、棉花、生薑、靛藍染料、朗姆酒、可可、龜殼、熱帶鳥和它們的羽毛。
庫爾蘭是瑞典和波蘭利益爭奪的焦點。1655年,第一次北方戰爭(Northern Wars,1655-1660)爆發,瑞典軍隊進入公國領地,雅各布公爵亦於1658-1660年間被瑞典軍隊軟禁。在此期間兩塊殖民地均遭人數占優的荷蘭殖民者占領,商船隊和工廠也盡數被毀。其後島上的荷蘭人包圍了詹姆斯要塞,總督修伯特·德·比弗倫(Hubert de Beveren)被迫投降。庫爾蘭於1659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放棄新庫爾蘭。1660年戰爭結束,各方在格但斯克附近簽訂的歐里亞條約(Treaty of Oliwa)中同意將多巴哥歸還庫爾蘭。但在1666年,可能是在一次海盜襲擊後庫爾蘭人離開了多巴哥,1668年一艘庫爾蘭船隻收復雅各布要塞的嘗試也被荷蘭人擊退。在雅各布統治末期,庫爾蘭曾短暫地重新得到多巴哥,並於1680年7月建立了一塊新殖民地,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公爵試圖重建船隊和工廠,但公國再也無法重現它往日的繁榮了。1683年3月到1686年6月間,全島始終處於廢棄的狀態。1689年,庫爾蘭方面將島出售。次年5月,庫爾蘭人永遠離開了多巴哥,不過名義上的總督直到1795年才停止委任。而非洲的聖安德魯斯島也在1661年被英國人占領,以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重新命名為詹姆斯島。
大庫爾蘭灣紀念碑,攝於多巴哥島大庫爾蘭灣紀念碑,攝於多巴哥島

衰落

在雅各布於1682年去世時,他的兒子弗雷德里克·卡齊米日成為下一位公爵。在他的統治期間,產量逐漸下降。公爵對迷人的慶祝活動更有興趣,並花比他擁有的更多的錢。這使他不得不把多巴哥賣給英格蘭。他於1698年逝世。在此期間,聯邦加強其在公國的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此外,俄羅斯也對該地區感興趣。
下任公爵弗雷德里克·威廉·凱特萊在1698年繼位時只有6歲,並由他叔斐迪南——一位波蘭將軍攝政。在大北方戰爭(1700—1721)時期瑞典和俄羅斯開戰。俄國獲勝,俄國自1710年起獲得了拉脫維亞中部的控制權,俄羅斯有如此強的影響令它的大使彼得·貝斯圖哲夫成為了公國最強大的人。俄皇彼得一世收到了來自弗雷德里克·威廉的承諾,他會與沙皇的其中一個侄女結婚。因為這個承諾,彼得大帝希望在庫爾蘭增強俄羅斯的影響力。弗雷德里克·威廉與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後來的俄羅斯女皇)在1710年結婚,但在他返回聖彼得堡時,他便病死了,剛剛新婚四個月的安娜成了寡婦。
彼得下令,命令安娜必須住在庫爾蘭,不許返回俄羅斯,還派了一位名叫別斯圖熱夫的大臣監督安娜,同時代理庫爾蘭公國內的大小政務。因此在1711年至1730年間安娜就是名義上的庫爾蘭女公爵。結果別斯圖熱夫最後變成了安娜的情人。就這樣到了1726年,直到安娜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名叫庇隆的年輕人。縱觀安娜一生,庇隆簡直可以稱為是她的護身符。自從庇隆出現在安娜的視野後,安娜的運氣就變得不是一般地好。
恩斯特·約翰·庇隆原名埃爾奈斯特·約翰·比尤倫,是居住在庫爾蘭的德國人,後來把自己的姓改為法式發音的庇隆。1718年庇隆進入庫爾蘭公爵府當差,逐漸升官,最後被女公爵安娜任命為她一處領地的行政長官,代替安娜管理當地錢糧等事物。此後得到安娜賞識,調回自己身邊,自1727年起庇隆徹底取代了別斯圖熱夫。據傳說庇隆的小兒子查理就是和安娜所生,儘管沒有歷史文獻的明確記載,但數年後安娜被請去莫斯科登基繼承皇位時,庇隆全家都留在庫爾蘭,安娜卻把查理帶在身邊,一同前往莫斯科。如果查理不是安娜和庇隆的親生兒子,應該不會對查理這樣視如己出。在庫爾蘭將近20年的時間裡,安娜的生活按照當時歐洲皇室的標準,是很清苦貧窮的。對這些年裡俄羅斯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和政治上的更迭,安娜幾乎一無所知。
庫爾蘭皇宮庫爾蘭皇宮
在弗雷德里克·威廉死後,公爵未來的候選人為斐迪南·凱特萊,但他住在但澤。因為法律規定公爵應住在大公國,所以議會不承認他。由於斐迪南是凱特萊家族的最後一位代表,一些不尋常的候選人在此期間嘗試獲得公爵頭銜。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是赫爾曼-莫里斯,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的私生子。在1726年他被選為公爵,但只能用武力維持其權力至下一年。俄羅斯厭惡他並派一支軍隊至西庫爾蘭以摧毀莫里斯的基礎。結果莫里斯不得不離開庫爾蘭,俄羅斯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凱特萊家族最後一位成員,名義上的庫爾蘭公爵斐迪南於1737年去世後。弗雷德里克的妻子與俄羅斯女皇,安娜·伊凡諾芙娜在1737年任命恩斯特·約翰·馮·庇隆為庫爾蘭公爵。
馮·庇隆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大量資金支持,並投資於建造業——例如,倫達爾皇宮由義大利知名設計師巴爾托洛梅奧·拉斯特里設計。安娜·伊凡諾芙娜於1740年逝世,導致恩斯特·約翰·馮·庇隆在第二年流放至西伯利亞。在那裡他通過公爵委員會繼續控制庫爾蘭,並接受波蘭國王的冊封。但庫爾蘭領主們厭惡公爵委員會的管理。
在他的表妹瑪利亞·特蕾西亞 (奧地利)的支持下,路易斯·恩斯特在1741年6月27日被選為恩斯特·約翰·馮·比隆的繼任者,但同時,在聖彼得堡才能批准這一頭銜,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在1741年12月6日發動政變,而路易斯·恩斯特也失去了頭銜。

消亡

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三世放棄對庫爾蘭地主的反對,並選擇他的兒子查理·克里斯蒂安·約瑟夫 (薩克森)為下一個公爵。因此,庫爾蘭公國再次出現了同時出現兩公爵的局面。局勢變得極為緊張——一部分地主接受恩斯特·約翰·馮·庇隆,其他人則接受薩克森的查理。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2年在位)解決了這個糾紛——冊封恩斯特·約翰·庇隆即位。通過這樣做,她抵消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在庫爾蘭的影響。不管怎樣,政治鬥爭已經耗盡了恩斯特·比隆的精力,他在1769年將公爵的稱號轉給了他的兒子彼得·馮·庇隆。但庫爾蘭政局依然動盪。一些領主支持波蘭,而一些支持俄羅斯。彼得·馮·比隆最後對國內局勢徹底失望,1795年他將權力交給俄羅斯,這給了俄羅斯一個“好訊息”。1795年3月28日簽署了最後協定,庫爾蘭公國不復存在。

庫爾蘭公爵

1.哥達·凱特萊(1561年—1587年)
2.弗雷德里克·凱特萊(1587年–1642年)與威廉·凱特萊(1587年—1616年)
3.雅各布·凱特萊(1642年—1682年)
4.弗雷德里克·卡齊米日·凱特萊(1682年—1698年)
5.弗雷德里克·威廉·凱特萊(1698年—1711年)
6.斐迪南·凱特萊(1711年—1737年)
7.恩斯特·約翰·庇隆(1737年—1740年)
8.路易斯·恩斯特(1741年6月27日—12月6日)
9.公爵委員會(1740年–1758年)
10.查理·克里斯蒂安·約瑟夫(1758年–1763年)
11.恩斯特·約翰·庇隆(再次當選)(1763年–1769年)
12.彼得·馮·庇隆(1769年–179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