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遼將軍歌

度遼將軍歌

這首詩是敘述遠湖南巡撫吳大澄與日軍在遼東作戰慘敗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度遼將軍歌
  • 作品別名:清末
  • 作品出處:資治通鑑隋紀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黃遵憲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度遼將軍歌
聞雞夜半投袂起,檄告東人我來矣。
此行領取萬戶侯,豈謂區區不余畀。
將軍慷慨來度遼,揮鞭躍馬誇人豪。
平時蒐集得漢印,今作將印懸在腰。
將軍鄉者曾乘傳,高下句驪蹤跡遍,
銅柱銘功白馬盟,鄰國傳聞猶膽顫。
自從弭節駐雞林,所部精兵皆百鍊,
人言骨相應封侯,恨不遇時逢一戰。
雄關巍峨高插天,雪花如掌春風顛。
歲朝大會召諸將,銅爐銀蜀圍紅氈。
酒酣舉白再行酒,拔刀親割生彘肩。
自言平生習槍法,煉目煉臂十五年;
目光紫電閃不動,袒臂示客如鐵堅。
淮河將帥巾幗耳,蕭娘呂姥殊可憐。
看余上馬快殺賊,左盤右辟誰當前?
鴨綠之江碧蹄館,坐令萬里銷烽煙。
坐中黃曾大手筆,為我勒碑銘燕然。
么么鼠子乃敢爾,是何雞狗何蟲豸?
會逢天幸遽貪功,它它籍籍來赴死,
能降免死跪此牌,敢抗顏行聊一試。
待彼三戰三北餘,試我七縱七擒計。
兩軍相接戰甫交,紛紛鳥散空營逃。
棄冠脫劍無人惜,只幸腰間印未失。
將軍終是察吏才,湘中一官復歸來,
八千子弟半摧折,白衣迎拜悲風哀。
幕僚步卒皆雲散,將軍歸來猶善飯。
平章古玉圖鼎鐘,搜篋價猶值千萬。
聞道銅山東向傾,願以區區當芹獻,
藉充幾幣少補償,毀家報國臣所願。
燕雲北望尤憤多,時出漢印三摩挲,
忽憶遼東浪死歌,印兮印兮奈爾何!

作品鑑賞

吳大澄好收藏金石古玩,買到了一顆“度遼將軍”漢印,以為是萬里封侯的徵兆,遂請纓出山海關,與日本交戰。按:此印系吳昌碩偽造贗品。度遼將軍,漢時實有其人其事。《漢書·昭帝紀》載,公元前78年(元鳳三年)冬,遼東烏桓反,以中郎將范明友為度遼將軍。作品深刻諷刺了愚昧無知的封建官僚,在現代化戰爭面前,不知學習科學技術,憑藉迷信和“金鐘罩”的“功夫”,企圖建功立業,結果慘敗。
聞雞句,用劉琨聞雞起舞典故。投袂,撣動衣袖,毅然決然的樣子。檄告句,檄,指檄文,討伐宣言,東人,日本人。不余畀,倒裝句,不給我;余,我;畀,給予。聊聊四句,把吳大澄的狂妄寫得淋漓盡致。
“將軍慷慨來度遼”四句,描繪吳大澄率兵赴遼東,以為有漢印保佑,必然建功,得意忘形的樣子。
“將軍向者曾乘傳”四句,寫吳大澄自誇。高下句驪,即高句麗,古代國(漢代)名。唐時朝鮮半島有三個小國:高句麗、百濟、新羅。這場戰爭是因朝鮮半島內亂、日本尋釁而爆發的,朝鮮當時是中國的附庸國。此前吳大澄曾經奉旨與朝鮮、俄羅斯勘界(即今琿春三國交界處),自誇外國人很懼怕他吳大澄。
“自從彌節駐雞林”四句:彌節,在某地留駐,節,皇帝封給大使的旌節,彌,留在。雞林,雞林都護府,唐代在新羅(今朝鮮)設定,這裡指朝鮮。這四句是用吳大澄口吻,描寫他如何自吹自擂。
雄關以下二十六句,都是描寫吳大澄出征前自誇細節。雄關,指山海關,公元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吳大澄自請任山海關防務。彘肩,豬肘子,吳大澄此處模擬漢猛將樊噲,典出《史記》高祖本紀鴻門宴故事。淮河將帥,指他的前任淮軍的將帥,說他們沒有英雄氣概,像女人一樣膽小。蕭娘呂姥,典出《南史》,是北軍罵南軍怯戰的話。碧蹄館,在今平壤附近。黃、曾,吳大澄的兩個幕僚,類似於今天的辦公室主任或者秘書長;么么鼠子、蟲豸,猶言畜生,是吳大澄罵日軍的話。它它籍籍,典出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而死者,填滿溝壑,即都被嚇死了。能降四句,是吳大澄給日軍勸降書的大義。北,敗北,彼,指日軍。七縱七擒,三國故事,吳大澄以諸葛亮七擒孟獲自比。
前面鋪墊得煞有介事,而兩軍交戰只是一筆帶過——“兩軍接戰甫相交,紛紛鳥散空營逃。”甫,剛剛。吳大澄頭盔也丟了,腰刀也沒了,只剩下“漢印”還在。將軍二句,慘敗後,吳大澄被革職留任,又回湖南任所了。八千二句,他帶去的八千湘軍,大半陣亡了,白衣,喪服,指死難湘軍的家屬。
幕僚二句,筆意辛辣。意思是說:他的屬下都風流雲散了,可是他該吃吃,該喝喝。回家以後乾什麼呢?他把收藏的古玩清點一番,大清朝如今不是缺錢嗎?我把這些現出來,充當財政開支吧。燕雲,燕雲十六州,五代時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為幽州,此處指北京。遼東浪死歌,指隋代無名氏《長白山謠》:“長白山頭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橫矛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食獐鹿,下山食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豕,斬頭何所傷。”(載於《資治通鑑隋紀》)。印兮句:“物的寶貝印啊,拿你有什麼辦法呢?——只好獻給皇上了。”
全篇主題突出,詳細處潑墨如灑,簡要處惜墨如金,筆調辛辣刻薄挖苦,發人深思。

作者簡介

黃遵憲
黃遵憲像黃遵憲像
(1848~1905)清末詩人、外交家。廣東梅州人,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他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讀書應試階段(1863~1876);出使階段(1877~1894);參加變法階段(1895~1898);鄉居階段(1899~1905)。1876年中舉人;1877年隨駐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1882年,調任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1890年,以分省補用道任駐英國二等參贊;1891年任駐新加坡總領事;1894年被召回國,任江寧洋務局總辦;1895年參與上海強學會,任湖南長寶鹽法道,後署理湖南按察使。戊戌變法期間輔佐湖南巡撫陳寶箴大力推行變革。1898年8月,任出使日本大臣。變法失敗後辭職還鄉,潛心新體詩創作,被譽為“詩界革命巨子”。自定著作有《日本雜事詩》、《日本國志》、《人境廬詩草》等3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