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砂紫泥土

底砂紫泥土是一種草甸土土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底砂紫泥土
  • 土種編號:30353
  • 土壤亞類:典型草甸土
  • 土壤類型:草甸土
土壤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分布地貌,

土壤描述

1. 歸屬與分布 底砂紫泥土,屬草甸土亞類甸泥土土屬。分布於湖南省洞庭湖西北部 及沅、澧水入湖處附近圩區以外的荒洲,以南縣、安鄉等縣較多,共136.5萬畝。 2. 主要性狀 該土種由長江及沅、澧水入湖紫色沖積物覆蓋於砂土之上發育而成,剖 面為A—C1—C2型。土體呈紫色至紅棕色,其底部砂土層厚40cm左右,一般出現於剖面深度6 0餘cm層位處。上中部土層泥砂交混,質地不一,多為粉砂質粘壤土至壤質粘土,粘粒含量2 2—30%。表土容重1.36g/cm3,孔隙度50.0%(n=5)。由於地下水波動及乾濕交替作用,心土 層有鐵錳斑點新生體。pH值7.5—8.2,有中、強度石灰反應,全剖面基鹽飽和。據34個農化 樣分析結果統計:有機質含量1.99%,全氮0.108%,全磷0.044%,全鉀1.18%,鹼解氮86ppm ,速效磷4.2ppm,速效鉀96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15ppm,銅5.3ppm,鋅0.95ppm,鐵23ppm 。 3. 典型剖面 采自沅江縣漉湖鄉紫下洲站。濱湖灘地低平部位,海拔29m。河湖沉積物 母質。年均溫16.7℃,年降水量1310mm,≥10℃積溫5210℃,無霜期270天。植被為蘆葦。 A層:0—16cm,深暗紅棕色(濕,5YR2/4),粉砂質粘土,粒狀結構,較松,根多。pH7. 9,弱石灰反應。 C1層:16—61cm,紅棕色(濕,5YR4/6),粘壤土,塊狀結構,結構面有少量散點鐵錳斑 ,較緊實,根較多。pH8.2,強石灰反應。 C2層:61—100cm,紅棕色(濕,5YR4/6),砂土,粒狀結構,鬆散。pH8.2,強石灰反應 。 4. 生產性能綜述 該土種分布地勢低,不宜種植農作物,而是蘆葦生長的好地方,為 維護自然生態條件,剩下來的這點洲土也不宜再墾殖。應像漢壽縣蘆葦一樣,每隔400—500 m挖一條排水溝,使之水退洲乾,可減少淹漬時間,除藤去雜,防治病蟲,清淤灌窪,有利 於提高蘆葦產量,為造紙和編織業提供大量原料;砍蘆葦後可放火燒柴,搞好滅螺工作,而 春夏季節應護好青苗;要切實做好入地人員及耕牛的防護工作,防止血吸蟲的侵入危害,對 老化了的蘆葦要翻耕改造,沒有蘆葦的荒洲可種植蘆葦、水柳、並可建成季節性牧場,近洪 道的地方可植歐美楊、垂柳等。

主要性狀

土體呈紫色至紅棕色,其底部砂土層厚40cm左右,一般出現於剖面深度60餘cm層位處。上中部土層泥砂交混,質地不一,多為粉砂質粘壤土至壤質粘土,粘粒含量22—30%。表土容重1.36g/cm3,孔隙度50.0%(n=5)。由於地下水波動及乾濕交替作用,心土層有鐵錳斑點新生體。pH值7.5—8.2,有中、強度石灰反應,全剖面基鹽飽和。

生產性能

該土種分布地勢低,不宜種植農作物,而是蘆葦生長的好地方,為維護自然生態條件,剩下來的這點洲土也不宜再墾殖。

分布地貌

西北部及沅、澧水入湖處附近圩區以外的荒洲,以南縣、安鄉等縣較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