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山歌》

序《山歌》

序《山歌》選自《馮夢龍詩文》,是為《山歌》這部民歌集所寫的序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序《山歌》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馮夢龍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書契以來[1],代有歌謠,太史所陳[2],並稱風雅[3],尚矣[4]。自楚騷唐律[5],爭妍競暢[6],而民間性情之響,遂不得列於詩壇,於是別之曰山歌,言田夫野豎矢口寄興之所為[7],薦紳學士家不道也[8]。唯詩壇不列,薦紳學士不道,而歌之權愈輕[9],歌者之心亦愈淺。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譜耳[10]。雖然,桑間、濮上[11],國風刺之[12],尼父錄焉[13],以是為情真而不可廢也。山歌雖俚甚矣[14],獨非鄭、衛之遺歟[15]?且今雖季世[16],而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則以山歌不與詩文爭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見上古之陳於太史者為彼,而近代之留於民間者如此,倘亦論世之林云爾[17]。若夫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18],其功於《掛枝兒》等[19],故錄《掛枝詞》而次及《山歌》。

作品注釋

[1]書契:文字。
[2]太史所陳:《禮記.王制》有“天子……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的記載。陳詩,就是將蒐集的民間歌謠呈給天子。
[3]風雅:《詩經》中的“國風”和“大雅”、“小雅”的合稱。
[4]尚:崇尚、推崇。這裡指對歌謠很推崇。
[5]楚騷:楚國屈原《離騷》所創製的騷體詩。唐詩:唐代的律詩。
[6]爭妍(yàn)競暢:爭相比美、競相流傳。
[7]野豎:鄉村少年。矢口:隨口。
[8]薦紳:縉紳。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
[9]權:這裡指輕重程度。
[10]私情:這裡指男女愛情。
[11]桑間、濮上:《禮記.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鄭玄註:“濮水之上,地有桑間者,亡國之音於此水出也。昔殷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沉於濮水。”桑間、濮上本是河南的地名,因有上述傳說,就成為靡靡之音和淫靡之俗的代稱。
[12]國風刺之:《詩序》認為:《詩經.國風》中收錄《鄭風.溱洧》、《衛風.氓》一類詩是諷刺“淫風大行”。
[13]尼父:孔子,字仲尼。人們尊稱他為尼父。
[14]俚:粗俗。
[15]鄭、衛:《詩經》中“鄭風”和“衛風”。多收錄情歌。
[16]季世:末世。
[17]倘:或者。
[18]發名教之偽藥:揭發封建禮教的虛偽性。
[19]《掛枝兒》:作者編的另一部民歌集。

作品賞析

文章論述了山歌的起源和發展情況,指出了山歌“情真”的特色,並說明編輯《山歌》的目的,就是為了“藉以存真”,“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偽藥”。文章反映了作者對民間歌曲的重視,和對文人詩壇上“假詩文”的批評。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號龍子猶、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詞奴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早年屢考科舉不中。1630年(崇禎三年)取得貢生資格,任丹徒縣訓導,1634年(崇禎七年)升福建壽寧知縣,1638年(崇禎十一)年歸隱鄉里。晚年參加過抗清鬥爭。
他重視戲曲、小說、山歌等通俗文學。編輯有擬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還編印了民間歌曲集《掛枝兒》和《山歌》,收錄盛行於吳中的民間歌曲800多首;又編有散曲集《太霞新奏》、筆記《古今譚概》等。對明代小說、戲曲和民間歌曲的繁榮有很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