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獸之吻》是當代作家周曉楓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5月。
該書收錄了周曉楓的九篇散文新作,既有關於流浪貓的生動“田野”文本,也有與兩隻寵物土撥鼠的相遇與別離;既對表面純良而內里血腥的童話進行了剖析,也描摹抒寫了那些璀璨於星空的女作家;書中記錄了飛翔,記錄了夢境,也致敬了世間的靈獸。周曉楓用她辨識度很高的獨特筆調,撇去偏見直指人心,有深情、有懺悔、有疼惜,有毒舌、有仰望、有敬意,揭示了歡樂場背後的真實,也坦誠暗藏生活中的秘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幻獸之吻
- 作者:周曉楓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1年5月
- 字數:252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幻獸之吻》收入了周曉楓的九篇散文新作。其中《野貓記》《男左女右》《池魚》《幻獸之吻》分別寫了野貓、家養土撥鼠、魚,以及各種對人類來說近乎玄幻的動物,深刻又坦誠地揭示著歡樂與嬌寵背後的真實;還有頗具實驗性的有關個人體驗的《行雲》和《夢見》,評論性的文字《血童話》和《雌蕊》,以及作為後記的創作談《安靜的風暴》。作者以或繁複精彩,或快意幽默的語言對世間萬物進行極其細膩的體察,亦不乏自己對於女性、作家、寫作的體悟與反思,講述著暗藏在生活中的秘密,也開拓著散文更廣闊的疆域。
作品目錄
野貓記 池魚 行雲 夢見 雌蕊 血童話 男左女右 幻獸之吻 跋:安靜的風暴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周曉楓的散文在其細密繁複的外表之下,有著精準計算且一以貫之的秩序,其基底是懷疑,對自身情感的懷疑,對純粹的“善”的懷疑,也是對“愛”這一概念的懷疑。這懷疑,基於周曉楓對萬物本質平等,以及事物內部複雜性的體察與理解。是懷疑而非愛欲,賦予周曉楓的動物散文智性而非單純的感性。當無法破解動物的語言時,人們以主人的身份侵入它們的生活,這在周曉楓看來是一種以“愛”為名的侵犯:“所謂的愛,依然是一種誤解,是最愛它們的人帶給它們最嚴重的傷害”。當她說“我不是一個理想的主人”時,其潛台詞或許是,“我不是任何動物的主人”。“主人”與“寵物”二詞提示著所有者與所屬物的關係,但在周曉楓這裡,人與動物二者的關係顯然遠遠不是如此。或許可以用“半獸人”概括周曉楓對自身的認識:“我們自身的角色,是主人亦是寵物。或者說,我們既是寵物樣的人——奴隸,我們也是人樣的動物——禽獸。”
對於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認識,周曉楓並不著眼於二者外在特徵是人是獸,而更關注差異性背後的同一性,即共同存在於二者身上的“人性”和“獸性”。在“半獸人”這一身份認知下,她不再滿足於對“動物”這一群體進行簡單的記錄和描摹。在《幻獸之吻》中,周曉楓寫動物的生動可愛,寫與動物生活的溫存,也寫自己看似關愛的行為對它們造成的傷害,反思自己對動物們的真實態度;在《野貓記》中,“我”餵養門前的貓,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喜鵲。“我”試圖兼顧兩者,卻發現自己這一行為背後的兩難處境:“當傾心捕食者,就沒辦法同時傾心獵物”,“我”的愛貓,可能同時為喜鵲帶來滅頂之災。而自己“尤其害怕喜鵲死在眼前,死在門口,我怕寓意上的不吉利乃至兇險。我的善念與真正的慈悲,貌合神離”。
從具體情境中抽離出來反思自身,是周曉楓散文的特點之一。她的散文寫作有著強大的自省系統作為基底。她的旁觀,不僅是對於書寫對象的觀察,也是分裂出另一個自我,對當下自我的旁觀。“統治蒼生的大神,面對困局或許同樣難解。當我們說命運殘忍,也許正因為神在給予他者慈愛;我們也難說,神,在空降的愛意和美意里,是否潛藏了未來的災難。”(《野貓記》)“神”是一個頻頻出現在周曉楓散文中的詞。這或許暗示著她觀看世界的角度,當她將目光投向整個宇宙,她的眼中便不再只有自我和作為他者的動物。正是因為察覺到懸置人類與獸類腦後的永恆秩序——神,察覺到以馴養為基礎的“愛”的狹隘,才會有“若即若離”的態度。在她眼中,動物遠非動物本身,而是上帝造物時與人共生的另一群靈物。人類與獸類,二者同為“上帝的子民”,共享同一套秩序。人即是獸,獸即是人,人有動物性,而動物也有人性。因此,面對動物,除人性自身的易感和占有欲之外,周曉楓多了一分警惕和敬畏:她對自己的警惕就是對人性內部劣根性的警惕,對動物的敬畏就是對神的敬畏,她敬畏另一群上帝的子民。也正是這“敬畏”,構成其散文中自省意識的來源。
藝術特點
旁觀者視角
動物題材在散文創作中並不罕見,創作者站在何種角度理解動物,或許是決定其中差異的關鍵因素之一。周曉楓《幻獸之吻》中動物書寫的特殊之處在於,面對“動物”這一群體,她既不作為狩獵者抓捕,也不作為馴養者抒情,而是作為觀察者旁觀。這一視角,在《野貓記》中“我”面對野貓們的情狀中可窺一斑:“我什麼也沒幹,只是近切觀察了一會兒那些可愛的小傢伙。真的沒有碰觸,我只是隔著幾十厘米近距離問候。”“停留了大概幾十秒,我快速後撤,怕留下自己的氣味,驚擾到它們多疑的母親。”“我沒有留下蹤跡,我幾乎倒退著走在自己來時的腳印上。”“快速後撤”“隔著幾十厘米近距離問候”“倒退著走”,這類誇張到略顯滑稽的舉動很容易使讀者體會到“我”的謹慎態度。較之親昵的撫摸、養育,“觀察”顯示出“我”與面前這些小動物們似乎始終維持著一個被小心計算出來的間距。
正是這“間距”,賦予了周曉楓的散文一份緊緻的冷感:作為觀察者,她不“介入”。在該書中,周曉楓一邊對小動物們懷有深摯的情感,一邊卻仿佛在用極大的意志力抑制自己靠近的衝動。這在矛盾之下構成的張力,使“我”與動物們之間形成了一道無形的“玻璃幕牆”。譬如在《野貓記》《男左女右》中,儘管共處一室,“我”與小動物們卻似乎身處兩個世界:“我”一面隔著“玻璃幕牆”,對另一個世界展開細緻的觀察,一面又常常游離在外,審視自己的行為,對是否進入另一世界猶疑不決。放眼全書,周曉楓將或好奇,或熱烈,或溫情,或警惕的目光投向“動物”這一群體,在她的目光下,動物所在的生活空間被強調和放大。如同《幻獸之吻》中“我”與蟻群的相遇:蟻群“像是隆重的抬棺隊伍”,獵物肉蟲被蟻群高高抬起,它們在寬廣的街道上快速行進,“體型極小,蟻流保持一厘米左右的寬度,數蟻並行,速度很快,像攝影機下六車道的高速公路”,在全書所呈現的動物世界中,周曉楓不斷與各種動物相遇,圍繞著某一對象,她往往能展開極盡精微的描寫與思辨。那些原不引人注目的生物在她筆下被成倍放大,在她顯微鏡般的注視下,原本指尖就能摧毀的微小身軀翻滾騰跳、躍至半空,氣勢洶洶。
緊緻的修辭
在廣度上,周曉楓寫美好也寫殘酷,寫純淨也寫血污,不僅寫為人喜愛的貓咪、土撥鼠,也寫令人懼怕的蟲、食人魚和獅虎獸;在深度和精度上,她以刻刀般的筆觸精準刻下動物群像,在紙面上完成生物鏈條的建構,又從中抽離、反觀自身,完成對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反思。因此《幻獸之吻》兼具人的理性和獸的野性,有著並行不悖的謹慎和大膽。她的大膽出於對世界蓬勃的好奇心和對真相的渴求,她的謹慎出自廣闊的視野和視野之下對自身渺小的認識。這認識,使她在敘述中施行著一種嚴格的自我控制:她屏息凝神,一邊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與書寫對象之間的間距,一邊不動聲色地控制著修辭的溫度。她的目光探照燈般射向叢林深處,深入黑暗中的另一個群體。於是動物也顯了靈,它們從夜色中走出,用眼神和動作開口說話,訴說它們的歡樂、痛苦、掙扎和對自由的渴望。而作為旁觀者的周曉楓寫下這一切,她語言的靶心在萬物之上游離,瞄準,又轉而對準自己。她毫不避諱,甚至毫不留情:“養貓還可以滿足人類潛在的虛榮心:看,世界上最兇猛的獅虎那樣的貓科動物,等比例縮小為人類的玩偶……這就是我們懦弱而自欺的勇氣”(《野貓記》)。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7月2日,《幻獸之吻》入選“持微火者·女性文學好書榜”2021年夏季書單。
2022年1月18日,《幻獸之吻》入選“《揚子江文學評論》2021年度文學排行榜”。
2022年1月19日,《幻獸之吻》入選“2021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2021年度影響力圖書”。
2022年3月20日,《幻獸之吻》入選“2021年度十大文學好書”。
2022年7月16日,《幻獸之吻》入選《北京文學》2021年度優秀作品。
2022年12月15日,《幻獸之吻》入圍首屆“朱自清文學獎”。
作品評價
文學評論家孟繁華:她在《幻獸之吻》里酣暢淋漓地寫流浪貓,寫自己圈養的土撥鼠,也寫沼蛙、蟻群、兔子、蜻蜓、豆娘、獅虎獸,寫與他們的相處,生離死別痛不欲生,寫他們的性愛、等待和耐心,寫人類不具有的各種行為和表現。她觀察之細緻、體悟之深刻、情感投入之熱烈,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周曉楓的“幻獸之吻”,是我讀過的對另外一種生命書寫最具人類之愛的文字,她召喚出了那樣多的動物,將其開闢、發現和變幻成另外一個神奇的世界,在書寫和情感投入過程中,也實現了人與“幻獸”的對話。無論周曉楓深情款款、怒不可遏、喜上眉梢還是從善如流,不同的情感態度都可以理解為與幻獸的對話。她表達了人對“眾生”——另外一個生命群體的態度,也讓這個群體感知了人類的喜怒無常——與它們本能的同質性。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幻獸之吻》 | 2021年5月 | 中信出版社 | 978-7-5217-28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