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滋是一種類似於海市蜃樓的光學現象。當海水與水面的空氣層出現較大溫差時,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大氣層發生折射,從而形成了島嶼等變幻畫面。幻海滋現象多發生在春夏或夏秋之交時節,冬季出現十分罕見。海滋現象與海市蜃樓、平流霧並稱海上三大奇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幻海滋
- 所屬學科:光學
現象,主要區別,爭議,
現象
幻海滋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當水溫與氣溫存在較大差異且海面上空氣層產生強逆溫時,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較大的“水晶體空氣層”,當光線透過水汽時發生折射或全反射,導致海上島嶼、船隻等景物產生變形並脫離海面,就形成了自然景觀“幻海滋”。
主要區別
“海市蜃樓”與“幻海滋”的區別在於一遠一近,一虛一實。在沙漠上空或東海海面上空出現萬里以外的倫敦城的景色,就是 “海市蜃樓”;海市蜃樓奇景多但稍縱即逝,海滋景觀存在時間則較長。海市蜃樓“與“幻海滋”的形成原理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當異地景物被陽光折射到空氣稀薄的高空後,恰好造成適宜的角度,又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的傳遞折射回低空,平靜的海面即成海市”的地面接收站。所以,海市蜃樓均一幅來自異地的虛像。“海滋”的景物取自當地海面上的實體,當水溫與氣溫存在較大差異而且海面上空氣層生強逆溫時,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較大的“水晶體空氣層”,再由陽光折射就形成了“幻海滋”。在我國歷史上,有文獻可考最早記載“幻海滋”現象的是明代的登萊巡撫袁可立。明天啟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袁可立在其《觀海市詩》並序中記載道:“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樓,推窗北眺,於平日滄茫浩渺間儼然見一雄城在焉。因遍觀諸島,鹹非故形,卑者抗之,銳者夷之;宮殿樓台,雜出其中。諦觀之,飛檐列棟,丹堊粉黛,莫不具焉。紛然成形者,或如蓋,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語,春樹萬家, 參差遠邇,橋樑洲渚,斷續聯絡,時分時合,乍現乍隱,真有畫工之所不能窮其巧者。世傳蓬菜仙島,備諸靈異,其即此是歟?”,世人皆以為是現存蓬萊閣詩文中記述海市最真實得體的一篇文章,實際上袁可立看到的應該是一次“幻海滋”。
爭議
人們對海市與海滋的鑑別,長期以來存有爭執。1988年6月17日在山東長島海域曾出現一次長達5小時之久的海滋景觀,當時還因鑑別是海市還是海滋而發生過一次學術爭論。海滋一詞正式入傳始於1984年,山東長島縣誌辦公室在修志調查時從漁人中所得,記入了《長島縣概況》。1985年,“海滋”被收入了 《山東各地概況》。1988年,《人民日報》將長島海域發生的海滋景觀向國內外作了多次報導。從此,前往長島觀看海市與海滋的旅遊者迅猛增加,兩年間年度客流量由20萬人次猛增至100多萬人次。2006年5月7日11時40分至16時,在山東蓬萊海濱、蓬萊閣和八仙渡景區以東海域上空,首次同現海市蜃樓和海滋奇觀,這兩種海上奇觀持續時間很長且十分清晰,10萬市民和遊客有幸目睹這一天象奇觀。
最近的一次海滋出現,發生在2009年11月2日。由於天氣驟然變冷,山東省威海市海上公園海域和小石島海域分別出現海滋奇觀。這天上午,在海上公園海域劉公島南側海平面上出現一處處飄忽不定的小島,小島北側是一艘大船,好像停靠在岸邊的客輪。隨著時間和光線的變化,小島的位置和形狀也開始發生變化。下午16時許,小石島西部海域附近也出現了漂浮在海面上的一些移動的景物。其中最明顯的是兩棟類似樓房的建築物矗立在海面上,在樓房北側海域,隱約可見兩座山脈在海面上漂浮不定,令人嘆為觀止。
據了解,此次海滋是取自當地海面上的實體。當水溫與氣溫存在較大差異,而且海面上空氣層產生強逆溫時,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較大的水晶體空氣層,再由陽光折射,從而形成了島嶼等變幻畫面。
海滋與海市蜃樓、平流霧被譽為海上三大自然景觀,也是價值極高的旅遊資源,可遇而不可求。何時能夠形成科學的理論並進而對它們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作出準確預報,的確是眾人所期待的,這也給科學工作者提出了一項有意義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