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博物館

平湖市博物館

平湖市博物館屬綜合性地誌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是一個集收藏、保護、研究、教育、考古調查等功能於一體的公益性全民事業單位,是嘉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平湖市科普教育基地。平湖博物館文物藏品十分豐富,計有石器、陶器、瓷器、書法、繪畫、銅器等16個類別近萬餘件,其中一、二、三級國家珍貴文物就達2000餘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湖市博物館
  • 外文名稱:Pinghu Museum
  • 地點:當湖鎮南市廣場
  • 館藏精品:帶蓋豆
  • 開館時間:1999年
  • 票價:免費
  • 面積:4900平方米
  • 級別:AAAAA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陶器展廳,石器展廳,玉器展廳,銅器展廳,館藏國寶,重要活動,下屬遺蹟,莊橋墳遺址,莫氏莊園,圖澤遺址,

發展歷史

平湖市博物館新館位於當湖鎮南市廣場,落成於1999年,占地5畝,建築面積4900平方米,由主樓和辦公樓組成,主樓包括文物庫房和固定陳列廳(800平方米)、多功能展廳(600平方米)和學術報告廳(200平方米)。館內常設兩個固定陳列,即《文物史跡陳列》和《書畫陳列》。固定陳列常年開放,配備兼職講解員兩名;另外,不定期地引進一些各種類型的臨時展覽
平湖博物館文物藏品十分豐富,如馬家浜文化紅陶喇叭形豆、良渚玉琮和石破土器、唐朝銅佛頭及明代犀牛角杯等,均極為寶貴。特別是明、清及近現代書畫藏品,如明代文徵明行書軸、清代新羅山人人物圖軸、現代張大千山水圖軸以及晚清“海上畫派”諸家如吳昌碩、任頤等的作品,數量多、質量高,是平湖博物館一大特色。1958年以來,博物館先後舉辦了“歷史文物”、“現代文物”、“館藏明清書畫”、“平湖黨史人物”等大小展覽50多個,觀眾近40萬人次。
平湖博物館還擔負著野外文物考古調查、搶救性小型考古發掘、文保單位的維修和管理、舉辦展覽等具體文博業務工作。平湖境內現有省級文保單位4個,縣(市)級文保單位18個,文物保護點50個。較為重要的是平湖市報本塔、莫氏莊園、南河頭歷史文化保護區、乍浦炮台、平丘墩遺址、戴墓墩遺址等。1958年以來,博物館先後舉辦了“歷史文物”、“現代文物”、“館藏明清書畫”、“平湖黨史人物”等大小展覽100多個,觀眾近百萬人次。

館藏文物

陶器展廳

名稱:帶蓋豆
說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泥質灰陶,淺盤,子母口,折腹內收,喇叭形細把,圈足。蓋為覆盤形,折壁,喇叭形杯形鈕,倒置也頗似一豆。通高36。2、口徑15、底徑14。5厘米。2001年戴墓墩遺址良渚文化墓地搶救性清理髮掘M3出土。 名稱:帶蓋鼎
藏品藏品
說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夾砂紅陶,侈口,束頸,弧腹,圜底,圓錐形足,淺杯形鈕蓋。通高20,口徑15。7厘米。 2001年戴墓墩遺址良渚文化墓地搶救性清理髮掘M3出土。

石器展廳

名稱:石鉞
說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頁岩質,灰褐色,扁平梯形,上窄下寬,略束腰,上部中有一對鑽圓孔,弧刃,鈍口。製作規整,通體磨光。 長17。2、頂寬9。6、刃寬10。6、厚0。8、孔徑1。2厘米。平丘墩遺址採集。
名稱:菱形石刀
說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頁岩質,灰色,扁平菱形,雙面刃,兩翼後掠,中部上端外凸,有對鑽圓孔一個。橫長12。6、翼寬8、高5。2、孔徑1。2厘米。平丘墩遺址採集。

玉器展廳

名稱:玉琮
說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高4厘米,孔徑5。1厘米,射徑6。3-6。6厘米,重141克,戴墓墩遺址出土。矮柱體,內圓外方,不分節,轉角處刻飾神人面紋,上方為兩條長橫凸棱,刻有細密的弦紋,象徵羽冠。製作規整,玉色淺青,有透光性,晶瑩潤澤,品位上乘,為良渚文化玉琮中難得之精品。 名稱:翡翠鐲
藏品藏品
說明:清,公元1644-1911年。圓環形,淡綠色,夾翡色斑塊,有透光性,玉質上乘,精細拋光,色彩鮮艷。
外徑7。9,孔徑5。9厘米,壹對。 平湖市博物館藏品丁克揆仕女軸
書畫展廳
名稱:丁克揆仕女軸
說明:清。作品絹本,設色工筆仕女,縱85、橫43厘米。
丁克揆,字敘之,康熙間浙江蕭山人,擅花卉、翎毛,多清峭之致,不事妍媚,天然幽艷,非世俗鉛華可比。
名稱:任頤羲之愛鵝圖軸
說明:清。作品絹本,設色工筆人物,縱132、橫65厘米。任頤(1840-1895或1896),字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寓蕭山。任熊弟子,從任薰學畫,中年起在滬賣畫。擅畫人物、花卉、翎毛、山水,尤工肖像,別具清新格調:書法參用畫意,亦奇警不凡。其畫在江南一帶影響很大,為“海上畫派”代表人物。

銅器展廳

名稱:鎏金銅佛頭
說明:唐,公元618-907年。銅鑄,中空,釋迦牟尼頭像,螺髻,肥耳垂肩,面淨如滿月,目光下垂,端莊慈祥。
高33、頭圍80厘米。1984年松風台人防工程出土,據分析可能為德藏寺之物,德藏寺始建於唐會昌二年(842),為名寺。頭像造型端莊穩重,線條簡潔流暢。
平湖市博物館平湖市博物館

館藏國寶

平湖市博物館館藏書畫超達1萬多件,成為浙江省縣市博物館館藏國寶豐厚的縣市之一,日前,由浙江省文物局、省博物館聯合組成的專家組一行五人,專程對平湖市博物館的書畫作品進行國家三級文物鑑定。
其中一件書畫作品被省文物局確認為國家一級文物,弘一大師的書法阿彌陀佛經、吳昌碩的花卉圖、遲韞的鷹圖、沈增植的書法等6件作品被定為國家二級文物,另有1300多件館藏品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館內設兩個陳列:《文物史跡陳列》、《書畫館》。 《書畫館》精選館藏明清及近現代書畫如文徵明、華岩、張大千等歷代名家作品,以及晚清“海上畫派”代表人物吳昌碩趙之謙任頤等作品,體現了書畫藝術深厚的民族傳統和高度的藝術成就。《文物史跡陳列》薈萃境內文物精華,呈現出平湖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此外,館內尚有等功能展廳及學術報去廳。平湖博物館陳列雅致、內涵豐富,是人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生活的理想場所,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平湖市博物館平湖市博物館
作為西瓜燈文化節活動項目之一的平湖市博物館館藏曆代書畫家作品展,共展出了包括李叔同、吳一峰等大師作品在內的百餘件書畫。圖為幾位市民正在市博物館內欣賞我市歷代書法家的作品。

重要活動

浙江省平湖市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新埭漁圻塘村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漁圻塘村廟會活動,熙熙攘攘人群熱鬧非
凡。平湖市博物館博物館的流動展覽跟隨“長紅秋韻”2009平湖市文藝下鄉活動走進會上。博物館此次帶去了“歷史的印記——平湖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片展”、博物館、莫氏莊園館、吳一峰藝術館、陸維釗書畫院、李叔同紀念館、民俗風情館六家文博單點陣圖片簡介兩個流動展版及宣傳冊子下村。
一方面通過圖片比較直觀的展示形式向廣大民眾介紹平湖境內不可移動文物的分布情況;另一方面在民眾看文藝演出的活動中發放宣傳資料,進一步宣傳平湖的歷史文化遺產,讓更多的民眾知道幾家免費開放場館的陳列內容(除莫氏莊園),更多的民眾走進文博場館了解文物知識。有些民眾看到新埭的圖版展後說:平時感到文物距自已很遠,想不到文物就在身邊。
此次活動也是博物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文化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舉措之一,還將去社區、企業巡迴展,讓更的民眾了解文物知識,感知文物就在身邊,關心文物保護。
平湖市博物館平湖市博物館
平湖市博物館流動展覽走進乍浦天妃東苑社區
乍浦天妃東苑廣場中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平湖市博物館的流動展覽隨“長紅秋韻”2009平湖市文藝下鄉活動走進社區。平湖市博物館此次帶去了“歷史的印記—-平湖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圖片展”和博物館、莫氏莊園館、吳一峰藝術館、陸維釗書畫院、李叔同紀念館、民俗風情館六家文博單點陣圖片簡介的兩個流動展版。
平湖市博物館的流動展覽一方面通過圖片、文字以比較直觀的展示形式向廣大民眾介紹平湖境內不可移動文物的分布情況、保存現狀;另一方面在民眾看文藝演出的活動中發放宣傳資料,進一步宣傳平湖的歷史文化遺產,讓更多的民眾了解該市免費開放場館的陳列內容(除莫氏莊園),讓更多的民眾走進文博場館學習文物知識。有些民眾不禁感嘆到:原來平湖有這么多場館,下次一定要親身走進去看看。
此次活動也是平湖市博物館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用文化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舉措之一,今後還將去社區、企業巡迴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文物知識,營造“人人關心文物、人人保護文物”的良好氛圍。

下屬遺蹟

莊橋墳遺址

位於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鎮群豐村,2003年5月發現,現初步勘察面積約10多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2-1.2米,可分為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序列。 由於遺址被盜挖,2003年6月-2004年10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對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共發掘2000平方米,發現3座良渚文化人工土台,清理灰坑、溝、祭祀坑等遺蹟100多處,清理良渚文化中晚期墓葬236座,共出土陶、石、玉、骨角、象牙、木等各類器物近3000件(組),其中隨葬品2600件(組),還有大量的炭化米以及葫蘆、酸棗、苡米、犁等植物果核,鹿角、狗、豬、魚類等動物骨骸。根據專家和發掘人員的總結概括,莊橋墳遺址有以下幾個特點:
平湖市博物館平湖市博物館
1、在有限的發掘面積範圍內,清理髮掘236座墓葬,可分為四大片埋葬區域,而且半數以上的墓葬有疊壓打破關係,這樣密集的墓葬和如此眾多的疊壓打破關係,這在良渚文化考古發掘尚屬首次,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這對認識良渚文化時期的人類聚落形態、規模和社會組織結構有著重要意義。
2、墓葬隨葬品的多寡不一,反映當時社會已出現貧富分化,但不同階層的人仍可以埋葬在同一地點或同一區域。
3、10餘座墓葬有殉葬動物的現象,大部分的動物可判斷為狗,而且狗的骨架保存完好。同時還發現動物祭祀坑,祭祀的動物為狗與豬,這是比較有意義的葬俗,可以深入了解良渚時期的宗教信仰和埋葬習俗。
藏品藏品
4、部分的墓葬保存狀況比較理想的人體骨架,為我們做人種學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5、出土的帶木質犁底的石犁,是史前考古的新發現,為研究農業史的發展提供了很重要實物資料。
莊橋墳遺址考古發掘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入圍2004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評比;被評為2003-2004年度“全國考古田野獎”三等獎。

莫氏莊園

位於浙江省平湖市當湖街道南河頭社區。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歷三載春秋,耗資白銀十萬兩,是清末大地主莫放梅祖孫三代居住的大型封閉式古民居建築群。
莊園占地約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房屋七十餘間。總體結構為三組四進,布局完整、流線舒暢、左右對稱、前後錯落,且沿襲了座北朝南,沿街臨河之古制,並按前堂後寢的傳統格局排列。在東、中、西三個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有門廳、祠堂、帳房、花廳、佛堂、廚房;轎廳、正廳、退廳、堂樓廳、書房、臥室等。三座花園錯落其間,拳石勺水,移天縮地,花木、水池、曲徑、湖石皆成小景,如詩如畫,使人賞心悅目。各單體建築分別採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梁架結構,且配以雕刻精美的梁檐構件和華麗多變的廊前掛落,綴以工藝精湛、刀法細膩的木刻磚雕等,構思巧妙、相映成趣,彰顯中國古建之美。在陳設上,更集家具、字畫、器皿、古玩於一爐,凝結江南文化精華。
藏品藏品
1989年12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為第三批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公布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以莫氏莊園為陳列內容的莫氏莊園陳列館籌建於1963年7月,64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至今已接待了數百萬中外遊客。

圖澤遺址

位於浙江省平湖市當湖街道通界村東的圖澤小集鎮,1978年發現,面積約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6米,可分為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青銅時代序列。採集有崧澤、良渚文化陶器、石器等。1981年清理髮掘良渚墓葬一座,為單人豎穴土坑墓,出土夾砂紅陶帶蓋鼎、泥質灰陶缽、圈足盤、簋和黑皮陶雙鼻壺陶器7件。
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由於07省道工程涉及遺址保護範圍,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工程涉及區域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共發掘2100平方米,清理良渚墓葬39座,出土各類器物396件,清理商周、馬橋、良渚、崧澤時期灰坑46個,出土各類器物162件。1984年10月被平湖人民政府公布列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公布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藏品藏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