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實施方案

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6月15日印發平涼市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實施方案,請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市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15日
  • 發布單位: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平涼市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實施方案
為協同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及《甘肅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規劃(2020—2030)》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把城鄉垃圾處理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優布局、提效能,強化全域垃圾處理閉環管理,切實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為落實減排降碳目標、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城市更新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源頭減量。加強城鄉垃圾源頭管理,推廣垃圾減量化措施,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就農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生活垃圾產生。
——分類收集。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制度,進一步細化分類要求,全域實行垃圾分類收集轉運,提升分類收集管理水平。
——閉環管理。嚴格落實垃圾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理等各環節運行單位主體責任,加強部門聯動、城鄉一體、全域覆蓋,建立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機制,形成全域閉環管理,提高處置成效,逐步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資源利用。加快生活垃圾焚燒、餐廚垃圾、建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建立城鄉可焚燒垃圾閉環轉運體系,逐步提高城鄉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三)主要目標。通過“完善收運體系、調整處理結構、全域閉環管理”三步走,實現“九化目標”;即全民參與日常化、分類收集規範化、清掃保潔常態化、定期轉運有序化、焚燒處置無害化、回收利用資源化、城鄉聯動一體化、專業運行市場化、監督管理制度化。
2022年,全市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體系,配建壓縮式垃圾中轉設施,購置配套運輸車輛。2023年,通過轉型升級、最佳化配置、調整結構、提升工藝,達到生活、餐廚、建築垃圾設施全覆蓋,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市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能力比重達到90%以上。
二、工作任務
(一)促進源頭減量,實行垃圾分類處理。充分利用現有再生資源處理設施和“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加強源頭管控,有效控制商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垃圾,實現源頭減量。同步啟動建設平涼市全域垃圾分類體系,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其他縣(市)積極推進。
1.加強示範引領,促進全民參與日常化。落實屬地政府主體責任,廣泛宣傳動員,以公共機構和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示範帶動民眾積極參與,實現垃圾分類常態化。同時,各縣(市、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年度實施方案,細化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全面加強垃圾分類管理,促進源頭減量。
2.強化統籌推進,加快分類投放規範化。科學布局城鄉垃圾分類設施,加快補齊短板,逐步建立覆蓋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過程的分類體系。綜合考量居民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因素,由易到難,科學推進,逐步規範分類體系,形成分類投放習慣。2022年底完成中心城區、機關單位、公共場所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2023年底完成全市住宅小區、鄉鎮街道及中心村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並逐步拓展覆蓋範圍。
3.完善制度體系,推進設施建設標準化。各縣(市、區)要逐步建立明確的垃圾分類處置機制,科學預估本地區未來城鄉垃圾的變化趨勢,建立相適應的分類運輸系統,同步推進生活垃圾、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垃圾等處理設施建設。到2025年,全市建成匹配完善的城鄉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
(二)強化政府主導,推行全域垃圾閉環管理。建立健全市、縣、鄉鎮、行政村四級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圍繞“人、車、站、隊、費、網、評、獎”八個方面建立長效機制,制定管理考核措施。
1.“人”即動員人人參與。(1)發揮黨員幹部引領作用。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動,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帶頭落實“雙報到”制度,每周到指定社區報到,示範引導廣大民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活動。(2)發揮保潔員骨幹作用。城市社區、鄉鎮以街道、村社為單位,整合現有公益崗人員,並按照每個社至少1人的標準配備保潔員,適當提高保潔員工資待遇,採取劃片包乾,責任到人,常態化開展公共區域清掃保潔,年終進行考核。(3)發揮志願者的服務作用。各縣(市、區)、鄉鎮、村及社區組織青年志願者、黨員先鋒隊、巾幗隊、格線員隊伍等力量,每月開展1次集中整治活動,對轄區內“三邊一部一街”進行清理,真正做到“五清”(門店庭院、房前屋後、沿路沿線、田間地頭、河塘溝渠)。(4)發揮民眾主體作用。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全覆蓋的方式,全方位、深層次動員廣大民眾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引導居民民眾發揮主人翁意識,落實“門前六包”制度,實現庭院乾淨整潔。
2.“車”即配備清運車輛。各縣(市、區)立足地理區位條件,科學布局生活垃圾收集點。清理整合曆年項目配備的垃圾收集轉運車輛,合理配備壓縮式垃圾轉運車輛及與之相適應的垃圾收集箱。增加農村保潔員手推式或電動式小型垃圾收集車數量,按照既定的收集區域、路線、時段每天進行規律性收集轉運,確保區域內垃圾有序轉運。
3.“站”即建設垃圾中轉站。各縣(市、區)以縣城為中心、輻射帶動鄉鎮,統籌考慮鄉鎮距離和垃圾產生量等實際,合理規劃縣域內生活垃圾中轉網路。2022年底前,各縣(市、區)按照實際垃圾轉運需求,通過配套實施垃圾轉運項目,籌建5噸以上壓縮式中轉站。對目前不具備壓縮功能的垃圾中轉站要實施提升改造,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4.“隊”即組建環衛工作隊。由鄉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辦公室負責,確定專人負責鄉鎮區域街道、集市環衛保潔,並做好村級環衛考核工作;村級環衛工作隊配備1名管理人員,可由村幹部兼任,負責村級保潔人員的考核及民眾宣傳動員。每個村至少建立1處環境衛生評比專欄,按照“日檢查、周評比、月通報”的要求,定期開展衛生評比活動。
5.“費”即落實垃圾處理經費。縣級財政每年需預算垃圾處理工作專項經費,確保鎮村垃圾處理工作正常開展。同時,結合城鄉環境衛生治理行動,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和補貼機制,對整治效果顯著的鄉鎮進行經費獎補,進一步調動鎮村幹部及民眾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積極性。
6.“網”即實行格線管理。各縣(市、區)將縣城、鄉鎮劃分片區,實行格線管理。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總格線長,對轄區內全域垃圾處置工作負總責,統籌抓好格線化管理工作。(1)城區格線。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負責人擔任一級格線長,負責組織協調推進轄區內生活垃圾處置工作;城市街道(崆峒區)和社區負責人擔任二級格線長,組織開展轄區內生活垃圾處置管理工作;城市環衛工人、社區保潔員、公益性崗位和志願者擔任三級格線員,對轄區內生活垃圾進行全天候保潔。(2)鎮村格線。鄉鎮(社區)黨政主要領導擔任一級格線長,對轄區內全域生活垃圾處置工作負總責,統籌抓好格線化管理工作;鄉鎮包村或分管領導擔任二級格線長,負責組織協調推進轄區內生活垃圾處置工作;村社幹部擔任三級格線長,組織開展轄區內生活垃圾處置管理工作;村級保潔員及公益崗人員擔任四級格線員,對轄區內生活垃圾進行常態化保潔。
7.“評”即嚴格督查考評。將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送、處理等全環節納入全域無垃圾及城鄉環境衛生治理考核指標,完善督查考評機制。市、縣、鄉(鎮)、村四級均建立考核評價體系,設立“紅黑榜”、“曝光台”。市級每半年對各縣(市、區)城鄉環衛一體化進行量化考核;縣級每季度對鄉鎮環境衛生綜合管理進行監督考評;鄉鎮每月對村級環衛日常化保潔進行考評;村級定期對村莊“六無”(無亂貼亂畫、無亂堆亂放、無垃圾裸露、無污水亂流、無雜物漂浮、無白色污染)及“門前六包”(衛生清掃保潔及時、柴草糞土堆放有序、垃圾污水傾倒規範、屋面牆面整潔美觀、綠化苗木管護經常、庭院環境乾淨整潔)進行考評。各級考核結果進行排序並予以公示,接受民眾監督,切實形成定期督查、逐級考核、社會監督的責任體系。
8.“獎”即嚴格實施獎補。市級設立“綠水青山全域無垃圾獎”1000萬元,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每半年考核1次,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各縣(市、區)進行考核排名,並按照考核名次設立一、二、三等獎,一等獎1個、獎補200萬,二等獎2個、各獎補100萬,三等獎2個、各獎補50萬。各縣(市、區)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市級獎補制度,設立專項獎補資金,對各鄉鎮的工作完成情況按季度進行考核。村級要建立環境衛生積分超市,最佳化完善獎勵制度,按照評比結果,定期公開公示,及時兌現獎勵,提高民眾參與衛生保潔的積極性。
(三)統一規劃布局,提升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水平。
1.配建轉運設施設備。統籌確定轄區內(包括大型工礦企業)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及處理設施建設內容,按照規劃合理布局垃圾中轉站。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優先配備20噸以上大型壓縮式垃圾運輸車輛,提高轉運效率。
2.建設焚燒發電設施。以崆峒區海創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莊浪縣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中心,輻射半徑100公里範圍的城鄉垃圾焚燒處置。莊浪縣要加快推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及爐渣處理建設項目的立項、用地、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2022年開工建設,2023年底建成投運。今後全市不再審批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不再審批日處理能力低於300噸以下的焚燒站,並將已滿負荷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一律關停,凡可焚燒垃圾一律禁止填埋。
3.推行區域協同處理。按照“全市統籌、區域協同、東西聯動、就近處理、閉環管理”的總體原則,將全市劃分東西兩個片區,東部片區(崆峒區及周邊17個鄉鎮,靈台縣城區及13個鄉鎮,涇川縣城區及14個鄉鎮,崇信縣城區及6個鄉鎮,華亭市城區及10個鄉鎮)運至平涼市海創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待莊浪縣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處理項目建成後,再運送焚燒西部片區(莊浪縣城區及18個鄉鎮,靜寧縣城區及24個鄉鎮,華亭市部分鄉鎮)生活垃圾。
(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回收利用資源化。
1.推行技術改造,提升建築垃圾處理能力。按照相關政策和實際需求,將現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轉型為建築垃圾填埋場。對已封場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回挖焚燒處理後轉型。同時,各縣(市、區)政府要加強工程施工和運輸環節管理,健全完善建築垃圾集中收集、規範運輸、定點處置機制,規範收費標準,實行計量收費,嚴厲打擊亂倒、亂卸建築垃圾等違法行為。逐步推廣建築垃圾再生建材製品套用,提高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2.推行先進工藝,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各縣(市、區)要積極探索餐廚垃圾處理前沿工藝,加大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大力培育餐廚垃圾回收利用市場和產業鏈條,實現餐廚垃圾收集由城區逐步向鄉鎮延伸,提升餐廚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同時,加強源頭管控,新建賓館、飯店、餐飲街、學校校區等都必須按相關標準配套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全市餐廚垃圾源頭減量、無害化處理。
3.加強政企合作,做好已封填埋場處置工作。按照“降低危害、變廢為寶”的理念,對完成封場的垃圾填埋場全面進行生態環境影響評估,鼓勵條件成熟的縣(市、區)積極與企業對接,制定生活垃圾回挖焚燒處理可行性方案和專項生態保護方案,在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的基礎上,將已封場且填埋的生活垃圾進行回挖,統一運送焚燒。已封場的垃圾填埋場回挖垃圾焚燒處理後轉為應急備用垃圾填埋場或建築垃圾填埋場,各縣(市、區)可按照實際情況保留1座備用生活垃圾填埋場。
(五)完善投資體系,引進專業服務市場化模式。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堅持以政府投資為主導,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建立環衛設施建設投融資平台,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吸引社會資本採取多種模式全程參與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垃圾處理產業化,形成城鄉環衛一體化。
(六)積極爭取項目,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各縣(市、區)政府要立足縣情實際,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優布局、提品質,不斷提高城鄉環保基礎設施收集轉運能力和前端分揀水平,為進一步最佳化垃圾處理結構提供基礎保障。要積極爭取中省預算內投資及債券項目等專項資金支持,不斷加大垃圾分類收集轉運體系、處理設施和監管能力建設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補齊建築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確保全市城鄉垃圾全域閉環處理工作順利推進,市上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及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平涼市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統籌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負責日常聯絡協調工作。各縣(市、區)也要結合實際,成立相應組織機構,負責本地區垃圾分類、收集和運送工作。
(二)強化責任落實。按照“誰生產誰負責、誰受益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縣(市、區)政府要嚴格落實屬地主體責任,強化本轄區垃圾閉環處理,壓緊靠實鄉鎮、村社責任,落實格線化管理措施,確保任務具體到點、責任具體到人。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綜合協調、檢查指導、督促考核,確保各項任務高效落實。
(三)強化督查考核。市、縣兩級將全域垃圾閉環處理工作納入創建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動考核範疇,實行月督查、季評比、半年考核,採取明查暗訪、跟蹤督辦等方式,加強督查指導和績效考評,對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或工作成效不明顯的,將嚴肅問責。
(四)強化宣傳引導。各縣(市、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微信、電台、電視台等各類媒介,採取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城鄉環衛一體化及垃圾焚燒發電的生態效應、經濟價值等,提高民眾知曉度和認同感。要結合開展農村“最美人物”“最美庭院”“十美戶”“五好家庭”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清潔村莊、人人參與”環保價值觀,充分激發民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營造城鄉聯動一體化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