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概論》收入了中國著名教育家晏陽初先生的代表著述和文章,集中闡述了平民教育的理念、精髓,從原典中儘可能系統地發現晏陽初的思想精華,集中體現其獻身“平民教育”的真精神,從而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進一步的思考。晏陽初先生所主張和實踐的平民教育與鄉村改造運動,對當下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價值和積極影響。衷心希望讀者能從這本小書中獲取認知中國的新視角和有益的人文知識。
基本介紹
- 書名:平民教育概論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311頁
- 開本:32
- 定價:26.00
- 作者:晏陽初 侯且岸
- 出版日期:2010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40299593, 9787040299595
- 品牌:高教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平民教育概論》是傳世經典隨身讀
作者簡介
侯且岸,法學博士,北京行政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於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和國外現代中國學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認知中國:文化研究的路徑》、《當代中國的“顯學”——中國現代史學與思想新論》、《當代美國的“顯學”——美國現代中國學研究》、《毛澤東研究史論》等。
圖書目錄
導讀/1
文章選輯/29
平民教育新運動/(1922年12月)31
平民教育/(1923年10月)52
平民教育運動/(1924年9月)59
“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1926年4月)73
平民教育三問題的解答/(1926年7月)80
平民教育運動術/(1926年9月)90
關於平民教育精神的講話/(1926年11月)98
平民學校教材問題/(1927年3月)111
平民教育的真義——“平民教育”的真義與其他教育的關係/(1927年)118
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後的使命/(1927年)132
平民教育概論/(1928年4月)140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工作大概/(1933年7月)158
農村運動的使命/(1934年10月)164
中國農村教育與農村建設問題/(1935年3月)180
平民教育促進會工作演進的幾個階段/(1935年10月)184
“誤教”與“無教”/(1936年10月)192
平民教育運動的回顧與前瞻/(1946年)199
中國的平民教育及其對世界的影響/(1950年10月)279
鄉村改造運動十大信條——在IIRR國際鄉村改造研討會上的講話/(1988年4月)293
文章選輯/29
平民教育新運動/(1922年12月)31
平民教育/(1923年10月)52
平民教育運動/(1924年9月)59
“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1926年4月)73
平民教育三問題的解答/(1926年7月)80
平民教育運動術/(1926年9月)90
關於平民教育精神的講話/(1926年11月)98
平民學校教材問題/(1927年3月)111
平民教育的真義——“平民教育”的真義與其他教育的關係/(1927年)118
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最後的使命/(1927年)132
平民教育概論/(1928年4月)140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工作大概/(1933年7月)158
農村運動的使命/(1934年10月)164
中國農村教育與農村建設問題/(1935年3月)180
平民教育促進會工作演進的幾個階段/(1935年10月)184
“誤教”與“無教”/(1936年10月)192
平民教育運動的回顧與前瞻/(1946年)199
中國的平民教育及其對世界的影響/(1950年10月)279
鄉村改造運動十大信條——在IIRR國際鄉村改造研討會上的講話/(1988年4月)293
文摘
當時,平民教育運動不僅關係本國,其影響亦波及海外。1925年7月,晏陽初應邀赴檀香山出席太平洋國交討論會。在會上,他代表中國發表了演講,題為《中國一建設力量——平民教育》,介紹剛剛在國內興起的平民教育,引起轟動。會議組織者高度重視晏陽初的演講,韋爾伯博士在閉幕詞中坦言,會議“第一件最使人感動的事,是中國平民教育運動,以及其在太平洋問題上的重要關係”(吳相湘著:《晏陽初傳——為全球鄉村改造奮鬥六十年》,嶽麓書社2001年版,第95頁)。《檀香山廣告者》對會議的報導進一步引申了會議閉幕詞的意義,“中國平民教育是最偉大和具有意義的”。“太平洋會議在發現中國平民教育運動是近年以來太平洋各國間極大的歷史事件,並決定設立國際公正報導機構以後,已告閉幕”(同上)。會後,晏陽初在當地華僑的挽留下,繼續在檀香山停留,向華僑介紹平民教育運動和普及漢字的文化意義,並引發了愛國華僑的募捐活動,喚醒了他們的民族意識。《檀香山星報》發出倡議。
序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7年針對青年學生出版了一套《傳世經典隨身讀》的系列叢書,社會反響很大。在此基礎上,2009年又選擇了康有為、梁啓超、李大釗、晏陽初、陳獨秀、張元濟、梁漱溟、魯迅等近代文化名人,篩選其在人格修煉、道德塑造方面的文章、著述和講演稿,分別選編成冊,並給予簡單注釋,附以導讀文字,作為近代文化名篇系列編輯出版,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世界中。從19世紀中葉以來,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刻,將在21世紀實現。今天中國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建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道德倫理文化的不足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中華文化中的剛柔相濟、天人相分、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經世致用、生生不息等等寶貴的文化思想價值觀,在今天都是振興民族精神、樹立社會正氣的有效良藥。
近代文化名篇的這些作者,他們都是有愛國熱情、有世界眼光、有深厚文化學術造詣的先行者。通過他們的著作,可使青年朋友們了解到他們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創造與探索,為中華民族復興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世界中。從19世紀中葉以來,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刻,將在21世紀實現。今天中國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建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道德倫理文化的不足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中華文化中的剛柔相濟、天人相分、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經世致用、生生不息等等寶貴的文化思想價值觀,在今天都是振興民族精神、樹立社會正氣的有效良藥。
近代文化名篇的這些作者,他們都是有愛國熱情、有世界眼光、有深厚文化學術造詣的先行者。通過他們的著作,可使青年朋友們了解到他們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創造與探索,為中華民族復興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