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園

平園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鐵皮石斛楓斗)、“中國鐵皮石斛之鄉”、“中國鐵皮楓斗加工之鄉”產業發源地——平園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大荊鎮雙峰社區,山清水秀,被列為樂清市美麗鄉村重點村,是國內著名的鐵皮石斛、楓斗產業專業特色村。平園村鐵皮石斛楓斗,古稱“金釵石斛”,俗名“吊蘭”,又叫“仙斗”,原產地為溫州雁盪山,素有“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的美稱。平園村石斛楓斗生產加工歷史悠久,是樂清市鐵皮石斛生產與加工發源地,據明朝萬曆年間胡汝寧修《雁山志》及弘治《溫州府志》等史料記載與“明代小皇帝”民間傳說,平園村藥農採收、加工石斛最早可追溯至明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園村
  • 外文名稱:PingYuan Village
  • 別名:平原村
  • 行政區類別:浙江省
  • 所屬地區:溫州地區
  • 下轄地區:西山下自然村、前垌坑自然村
  • 政府駐地:樂清市大荊鎮人民政府
  • 電話區號:0577
  • 郵政區碼:325615
  • 地理位置:浙江省樂清市大荊鎮平園村
  • 面積:18.8平方公里
  • 人口:1712
  • 方言:大荊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南部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溪濱公園、石斛莊園、楓鬥文化大院
  • 機場:溫州永強機場
  • 火車站:雁盪山
  • 主導產業:鐵皮石斛、鐵皮楓斗及深加工產品
  • 農村建設:樂清市美麗鄉村重點村
  • 休閒特色:石斛楓鬥文化體驗游、石斛百家宴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產業概況,品牌建設,歷史文化,石斛養生,風景名勝,平園榮譽,地圖信息,

建制沿革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鐵皮石斛楓斗)、“中國鐵皮石斛之鄉”、“中國鐵皮楓斗加工之鄉”產業發源地——平園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大荊鎮雙峰社區,山清水秀,是樂清市美麗鄉村重點村,全國著名的鐵皮石斛楓斗專業特色村。據《樂清縣誌》記載,因古時村北山腳有塊平坦的園地,古名平原村,1949年解放後定名平園村,屬雙峰鄉(現併入大荊鎮,改雙峰社區)。

行政區劃

平園村地處浙江省樂清市大荊鎮雙峰社區,為行政村,其下包含有西山下、前同坑兩個自然村。截至2015年12月,平園村農戶數526戶,戶籍人口1712人,其中農業勞動力1251人,本村常住人口1379人。平園村現有黨員51人,村雙委11人(支委5人,村委6人)。村民代表45人,村婦代會17人(村婦代會5人,村婦聯12人)。

地理環境

平園村位於樂清市大荊鎮西北首,東臨雙峰溪,西臨大門村,北接湖口村,岩溪、雙峰溪穿村而過,村莊三面環山,背靠平園山。地域面積18.8平方公里,林地6650畝,耕地332畝。2015年被樂清市人民政府認定為樂清市美麗鄉村重點村。

自然資源

平園村臨近溫州雁盪山,屬亞熱帶南部季風性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氣溫為17.3℃,全年無霜期258天,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714毫米,光、熱、水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鐵皮石斛等中藥材資源尤為突出。平園村氣溫有較明顯的垂直變化和區域差異,為鐵皮石斛生產提供了優越的氣候條件。

產業概況

平園村鐵皮石斛楓斗產業鏈完整,涉及組培育苗、種植、粗加工、深加工、批發行銷外貿、技術研發推廣、文化創意、網路經濟等領域。
截至2015年8月,平園村現有樂清市域範圍內登記在冊的鐵皮石斛楓斗企業共112家、專業戶88戶,其中專業合作社12家,2013年該村成立了合作社資金互助會,社員均為本村鐵皮石斛楓斗生產加工戶,合作社入社社員430戶,占從業農戶數448戶的95%以上,占從業農戶數占全村農戶總數85%以上,其中全家外出從事域外鐵皮石斛楓斗91戶。鐵皮石斛本村種植規模326畝,域外農業種植面積7500多畝。2014年平園村農業經濟總收入6.5億元,主導產業鐵皮石斛楓斗收入占全村農業經濟總收入9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37967元。

品牌建設

近年來平園村湧現出樂清市金民石斛專業合作社、樂清市雁吹雪鐵皮石斛有限公司、樂清市霍山石斛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產品通過GAP、GMP、ISO及有機食品認證。現有“雁吹雪”、“平園”、“貢斛”等註冊商標(圖形)共43個,其中2個商標被評為“樂清名牌商標”,在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

歷史文化

平園村鐵皮石斛楓斗素有“千金草”、“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的美稱,享譽海內外。石斛是我國古文獻中最早記載的蘭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千百年以來它一直和靈芝、人參、冬蟲夏草等一起被列為上品中藥。清·乾隆年間吳儀洛所撰的藥學著作《本草從新》載:“石斛,味甘者良,溫州最上,廣西略次,廣東最下……”。文中“溫州”即指鐵皮石斛主產區雁盪山一帶。明代《草本圖新》、《本草乘雅半偈》均有雁盪出產上品鐵皮石斛的記載。平園村的鐵皮石斛一般生長期較其他地方長,多為2-3年以上,短小而精壯,顏色也往往多為鐵青色和紫紅色,所以製成鐵皮楓斗時,顆粒相對較小,顏色也為鐵青色,故稱“鐵皮”,具有莖軟、嚼而無渣、味甘、具黏性、有效成分粗多糖含量高的特點。數百年來平園村的鐵皮石斛楓斗憑藉其獨特的質量優勢,在海內外創立了地道藥材的區域品牌。
平園村鐵皮石斛楓斗生產加工歷史悠久。明朝萬曆時,胡汝寧修《雁山志》卷三載:“金釵石斛,性寒,生麥地中,歲取入貢”,明代朱諫《雁山志》及弘治《溫州府志》均有記載。古往今來,平園村藥農在雁盪山麓及福建、江西、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懸崖峭壁上採集野生鐵皮石斛,然後收集到平園村加工,再銷往全國。20世紀90年代以後,因鐵皮石斛組培苗及人工種植管理技術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技術突破,石斛產量迅速增加,2002年之後開始在本村及全國各地規模栽培。
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有楓斗加工的描述,上世紀60年代平園村成立了平園楓斗加工廠,這是新中國第一個楓斗加工廠。平園村石斛加工工藝獨特、精細、考究,工藝概括而言有“三烘二系一晾”等15至20道工序,在行業內最推崇的浙江“龍頭鳳尾”鐵皮楓斗,即平園村採用雁盪山原產野生鐵皮石斛加工而成的鐵皮楓斗。改革開放後,平園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搞石斛加工,傳承與改良歷代鐵皮石斛加工經驗,湧現出一大批鐵皮楓斗加工的技工技藝的高手,鐵皮楓斗傳統加工技藝被收錄入溫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部分)。如今的平園村,已經是國內最大的鐵皮石斛楓斗加工、集散中心。

石斛養生

石斛含石斛鹼、石斛胺、石斛次鹼、石斛星鹼、石斛因鹼、6-羥石斛星鹼,尚含粘液質、澱粉。細莖石斛含石斛鹼、石斛胺及N-甲基石斛鹼(季銨鹽)。
石斛,藥用植物,性味甘淡微鹹,寒,歸胃、腎,肺經。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乾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石斛花,姿態優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

風景名勝

平園村著名景點有:
石斛博物館(楓斗莊園)
楓鬥文化大院
小皇帝景點
溪濱公園
平園山森林公園

平園榮譽

2010年,中國鐵皮石斛之鄉產業發源地
2013年,中國鐵皮石斛楓斗加工之鄉產業發源地
2015年,農業部命名: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鐵皮石斛楓斗)
2015年,樂清市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浙江省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村
2015年,溫州市科普示範村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樂清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