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星(1911—1943)原名鄧惠蓮,曾用藝名鄧曼薇,廣東三水縣人。她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省曲藝界最著名的“平喉”演唱家之一。
平喉名家之首,小明星擅演劇目,流派形成特色,星腔的形成,
平喉名家之首
她創立的“星腔”,艷麗多姿,特色鮮明,委婉動聽,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星腔”自問世以來,即迅速傳播,不單風靡整個曲壇,且在粵劇界也產生很大影響。時至今日,曲藝“平喉”演員習“星腔”者最眾,粵劇的生角演員,也都直接或間接借鑑吸收“星腔”的唱腔藝術。
小明星鄧曼薇年輕時照片
小明星擅演劇目
《秋墳》
《夜半歌聲》
《弄花影》
流派形成特色
在形上學和“左”傾思潮泛濫的年代,“星腔”這株藝苑奇葩卻曾被人視作毒草而遭批判否定,說它“越漂亮,毒素就越大,不可能為社會主義服務”。更有甚者,要把它連根拔掉。然而,香花終究是香花,它有頑強的生命力。由於“星腔”是粵曲中最受民眾喜愛的一大唱腔流派,其社會影響及客觀存在不可能為“左”傾思潮吞噬。但它畢竟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和傷害。
為了更好地繼承發展“星腔”藝術,為了振興曲藝事業,本文嘗試對“星腔”流派的形成及其藝術特色進行初步的剖析,以此拋磚引玉,希冀通過開展對“星腔”的學術研究探討,促進曲藝事業的繁榮。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我省曲藝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曲藝事業獲得飛快發展,形成了一支龐大的專業隊伍,不單省內廣大粵語城鄉地區曲藝演唱場所星羅棋布,在海外華僑聚居地區,曲藝活動也頗為興旺。這個歷史全盛時期以粵曲藝術人才輩出流派紛呈為其重要標誌。而在眾多的粵曲唱腔流派中,“平喉”唱腔流派更是名家崛起,最為興旺發達。因我省的粵劇和粵曲歷來在唱腔音樂方面存在著互相吸收、共同發展的特殊關係,兩者往往同腔同調,故本文提及的粵曲,均泛含粵劇和曲藝的腔調。
星腔的形成
二、三十年代粵曲的興盛,是辛亥革命前後粵曲興起一場深刻的變革孕育出來的。人們知道,早期的粵劇和曲藝,都是用“舞台官話”演唱的,生角唱腔和旦角唱腔一樣,都是使用假嗓。辛亥革命前後的變革,就是以廣州方言逐漸取代“舞台官話”,生角唱腔開始嘗試以真嗓取代假嗓。這場變革必然帶來粵曲唱腔藝術的一系列變化,促進粵曲基本板式唱腔的豐富和發展。真嗓取代假嗓的最大成果,是使粵曲創造出一整個“平喉”腔系。接近自然聲區的真嗓,聲音渾厚甜美,較之原有假嗓那尖高的唱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加上改用廣州方言演唱,人們不但容易聽懂,而且聽來倍覺親切。所以,“平喉”一經問世,就獲得了民眾熱切的喜愛與歡迎。正因為“平喉”深受民眾的喜愛,反過來又鼓勵了藝人對“平喉”創腔的追求,推動“平喉”藝術的發展。有著上述的歷史條件,才能造成“平喉”崛起,名家和流派特別鼎盛的局面。那時,粵劇最著名的有薛(覺先)、馬(師曾)、廖(俠懷)、桂(名揚)、白(駒榮)五大名家;曲藝則有最具民眾基礎的四大“平喉”:小明星、張月兒、徐柳仙、張蕙芳。 1943年農曆七月十三晚,鄧曼薇(小明星)在廣州漿欄路"添男"茶樓歌壇登台,一曲《秋墳》唱至"只有夜來風雨送梨花"一句時,吐血昏迷台上,翌日與世長辭,年方三十。死後靠生前好友捐贈始得殯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