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金融新時代數據治理與監管變革

平台金融新時代數據治理與監管變革

《平台金融新時代數據治理與監管變革》是2021年10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曉靈、丁安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台金融新時代數據治理與監管變革
  • 作者:吳曉靈、丁安華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 頁數:300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73295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這本書梳理了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軌跡,對其背後的商業邏輯進行了分析,研究了當前金融科技業態存在的平台壟斷問題、信用風險問題、系統性風險和算法倫理等問題。
本書認為,金融科技的監管目標框架應當包括包容性、穩定性、合規發展和消費者保護,應該秉持風險為本、技術中性、基於行為、功能監管等原則,對金融科技實施差異化監管、以行為為基礎開展反壟斷相關工作、強化基於算法的行為監管,並建立多級牌照和資質管理體系。同時應當大力發展監管科技,建設全國層面的監管大數據平台,建立監管沙箱機制,解決監管滯後性問題。
本書指出,金融科技監管的底層邏輯是數據治理問題,並提出了如下建議:建立公民數字身份、積累行為數據、將身份信息和業務數據分離、探索建立個人數據賬戶制度、向用戶披露信息收集和畫像的全部細節、建立經用戶授權同意後的數據協同共享機制等。

作者簡介

吳曉靈
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中國金融會計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總顧問。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研究員、兼職教授、博導。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吳曉靈女士1994年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04年、2005年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50位商界女性”,2006年、2007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位女性”,2009年入選“影響新中國60年經濟建設的100位經濟學家”,2011年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
吳曉靈女士長期從事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和金融監管的實踐和理論研究,著有《銀行信用管理與貨幣供應》《銀行與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資管大時代》等著作,在期刊上發表過多篇關於財政金融、貨幣政策、金融市場、普惠金融、金融法律等的文章。在全國人大工作期間參與推動《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
丁安華
丁安華先生現任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在加入招商銀行之前,丁安華先生曾先後供職於華南理工大學、加拿大皇家銀行、招商局集團以及招商證券,歷任招商局集團戰略研究部總經理,招商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丁安華先生具有二十多年的學術界、央企和金融機構從業經驗,曾領導國內最佳賣方研究團隊,專業能力和研究實力得到廣泛認可,曾獲得《第一財經日報》“年度機構(中資)首席經濟學家”“中國本土券商最佳首席經濟學家”等獎項。
丁安華先生近年來曾先後擔任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招商銀行、招商證券和招商輪船董事。目前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湖南大學及資本市場學院客座教授。

目錄

推薦序/樓繼偉
前 言/吳曉靈
導 讀
第一章 金融科技公司監管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
我國金融科技的演進路徑及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的風險和數據治理問題
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框架
完善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的建議
第二章 建立個人數據賬戶制度
個人數據賬戶的基本概念
個人數據賬戶的國際經驗
個人數據賬戶的積極意義
個人數據賬戶的實現過程
個人數據賬戶的可攜權邊界
建立個人數據賬戶的建議
第三章 金融科技熱點問題
從支付到理財的第三方支付發展路徑
銀行業小微貸業務模式變革歷程
智慧型投顧服務與系統性風險
金融科技的倫理風險及社會責任
金融大數據共建共享
第四章 信貸領域的風險與法律問題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貸領域的過程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貸領域的風險
對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
個人數據財產權益歸屬
個人數據隱私保護
企業數據共享
信用風險評估模型中的算法監管
平台公司壟斷
第五章 大數據在風控徵信領域的套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發展概況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業務的節點和驅動力
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在風控與徵信行業的套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在風控與徵信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第六章 金融科技公司國際監管的經驗借鑑
金融科技公司的國際監管探索
對我國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建議
附 錄
附錄一 有關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的問題
附錄二對於“G、B、C一體化”金融大數據專區試點建設的具體建議方案 283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