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丘會盟
- 時間:前509年
- 地點:平丘
- 意義:確定晉國霸主地位
前期,會盟概況,詳細過程,耀武,制齊,示威,責魯,結盟,歷史影響,
前期
前532年,魯國伐莒,攻占了「郠」。「郠」位於今沂水縣邊界,也是莒國的門戶。這個事件成為前529年晉國召集平丘之會表面的藉口。
公元前530年,楚靈王召集諸侯派兵圍徐,威脅吳國。進攻吳國的朱方(地名),俘虜了曾經參與弒殺齊莊公的逃到那裡避難的原齊國相國慶封。軍隊在乾溪時,陳蔡公棄疾擁立子比為王(楚初王)和子晰(公子黑肱)乘機發動政變攻入上郢,楚靈王回軍途中軍隊潰散,自殺而死。棄疾設計害死子比和子晰,自立為王(楚平王)。
在楚國政局動盪的局面下,晉國開始了一系列聯絡諸侯的活動,晉昭公於前529年在良(在今江蘇省邳縣)邀請吳王夷昧會盟,夷昧以水路不通為由辭謝不來。
公元前530年,楚靈王召集諸侯派兵圍徐,威脅吳國。進攻吳國的朱方(地名),俘虜了曾經參與弒殺齊莊公的逃到那裡避難的原齊國相國慶封。軍隊在乾溪時,陳蔡公棄疾擁立子比為王(楚初王)和子晰(公子黑肱)乘機發動政變攻入上郢,楚靈王回軍途中軍隊潰散,自殺而死。棄疾設計害死子比和子晰,自立為王(楚平王)。
在楚國政局動盪的局面下,晉國開始了一系列聯絡諸侯的活動,晉昭公於前529年在良(在今江蘇省邳縣)邀請吳王夷昧會盟,夷昧以水路不通為由辭謝不來。
會盟概況
前529年秋,晉昭公採納韓起、叔向的建議,出動傾國之兵,召集多國諸侯在平丘(今河南新鄉市封丘縣東部黃陵鎮平街村)會見,名義上是商議魯國侵略莒國、邾國。政治上的目標可能是針對當時正在陷入政變混亂的楚國出兵討伐進而爭奪諸侯霸權。然而晉國此次出傾國之兵的會盟只是制裁了魯國就草草收場,最終並沒有對楚發動戰爭。
詳細過程
耀武
公元前529年(昭公13年)七月二十九日,晉國在邾國南部治兵(檢閱軍隊,展示威嚴)。動用兵車4000乘(按照周制一乘為甲士3人,徒兵72人)。前537年晉國共有戰車四千九百乘,則此次會盟可能是晉國傾國出兵。羊舌鮒(叔鮒、叔魚,叔向之弟)代理司馬,子產、子大叔(游吉)擔任鄭定公相禮,參加會見。
晉人駐紮於衛地,叔鮒(羊舌鮒)向衛國索賄未果,放縱手下割草柴草的人搗亂。衛國人派屠伯送給叔向羹湯和一箱錦緞,說:“諸侯事奉晉國,不敢懷有二心;何況衛在君之宇下(房檐下),哪敢有異心?割草砍柴的人和過去相異,謹敢請求阻止他們。”叔向接受了羹湯退回了錦緞,勒令羊舌鮒明肅軍紀。
晉人駐紮於衛地,叔鮒(羊舌鮒)向衛國索賄未果,放縱手下割草柴草的人搗亂。衛國人派屠伯送給叔向羹湯和一箱錦緞,說:“諸侯事奉晉國,不敢懷有二心;何況衛在君之宇下(房檐下),哪敢有異心?割草砍柴的人和過去相異,謹敢請求阻止他們。”叔向接受了羹湯退回了錦緞,勒令羊舌鮒明肅軍紀。
制齊
齊景公不來參加會盟。晉侯(晉昭公)派叔向告訴周天子派去結盟的代表劉獻公(劉摯)說:“齊人不肯結盟,怎么辦?”劉獻公回答說:“結盟是用來表示信用的,君如果有信用,諸侯又沒有二心,擔什麼心?用文辭向它報告,用武力對它監督,雖然齊國不同意,君的功績很多。天子之老(劉獻公自稱,此老是天子卿士之意)請帥王師,‘元戎十乘,衝鋒開道’(見於《詩經·小雅·彤弓之什·六月》),時間遲早唯君是從。”
有了天子方面的明確支持,叔向又親自跑了趟齊國,再次向齊景公發出邀請:“諸侯們都請求與您結盟,都已經集合好了,現在只有您沒到,寡君(晉昭公)想知道您的理由。”景公命人答覆:“只有當懲處叛離的國家,諸侯們才需要尋盟。現在並沒有人背叛,大家很和諧啊,這個盟有什麼好尋的?”叔向:“國家之敗壞,就在於有事業而沒有貢賦,這樣事業便缺乏支持;有支持而沒有禮儀,支持就缺乏秩序;有秩序而沒有威嚴,秩序就缺乏敬畏;有威嚴而不昭示,敬畏就難以章顯。不能章顯,敬畏就會被的拋棄,百事都難以完成,最終將導致國家的傾覆。因此,明王的制度規定,令諸侯每年聘問一次,以進獻貢賦,以實現自己的支持;三年朝見一次,以講習禮儀;六年集會一次,以昭示威嚴;十二年結盟一次,以使諸侯更加明白。使盟友記住職責,按等級修明禮儀,向諸侯昭示威嚴,向神明昭告信義,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沒有誰敢疏忽大意,這是國家存亡的關鍵,國家的興盛,無不由於遵守以上法則。現在晉國依照禮儀主盟,很擔心事情不能辦好。盟誓所用的犧牲都為君(齊景公)準備好了,就是為了事情能圓滿結束。現在君卻非要說:‘我一定要廢除這規矩,結盟有什麼用?’還是請君再好好考慮一下,寡君知道君的指示了。
一看叔向說的嚴厲,再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齊景公又害怕了,趕緊回覆:“小國有權發表意見,大國有權進行決策,怎敢不聽從呢?我們知道了,保證恭恭敬敬地前往,隨時聽候君的命令。”
有了天子方面的明確支持,叔向又親自跑了趟齊國,再次向齊景公發出邀請:“諸侯們都請求與您結盟,都已經集合好了,現在只有您沒到,寡君(晉昭公)想知道您的理由。”景公命人答覆:“只有當懲處叛離的國家,諸侯們才需要尋盟。現在並沒有人背叛,大家很和諧啊,這個盟有什麼好尋的?”叔向:“國家之敗壞,就在於有事業而沒有貢賦,這樣事業便缺乏支持;有支持而沒有禮儀,支持就缺乏秩序;有秩序而沒有威嚴,秩序就缺乏敬畏;有威嚴而不昭示,敬畏就難以章顯。不能章顯,敬畏就會被的拋棄,百事都難以完成,最終將導致國家的傾覆。因此,明王的制度規定,令諸侯每年聘問一次,以進獻貢賦,以實現自己的支持;三年朝見一次,以講習禮儀;六年集會一次,以昭示威嚴;十二年結盟一次,以使諸侯更加明白。使盟友記住職責,按等級修明禮儀,向諸侯昭示威嚴,向神明昭告信義,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沒有誰敢疏忽大意,這是國家存亡的關鍵,國家的興盛,無不由於遵守以上法則。現在晉國依照禮儀主盟,很擔心事情不能辦好。盟誓所用的犧牲都為君(齊景公)準備好了,就是為了事情能圓滿結束。現在君卻非要說:‘我一定要廢除這規矩,結盟有什麼用?’還是請君再好好考慮一下,寡君知道君的指示了。
一看叔向說的嚴厲,再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齊景公又害怕了,趕緊回覆:“小國有權發表意見,大國有權進行決策,怎敢不聽從呢?我們知道了,保證恭恭敬敬地前往,隨時聽候君的命令。”
示威
從齊國回來,叔向深感問題嚴重,鄭重建議:“諸侯已經對晉國產生隔閡了,必須充分展示我們的實力。”
8月4日(辛未),晉國大軍第二次亮隊,樹起旌旗,但沒有懸掛飄帶;5日(壬申),晉軍的四千輛戰車,十二萬士卒,第三次亮隊示威,這次,旌旗全部掛上飄帶,仿佛大敵在前,立即就要投入慘烈的戰鬥了。各國諸侯這才敬畏起來,這次霸主要來真的了!
6日(癸酉),霸主正式接受諸侯們朝見,通知各國,明天正式結盟,大家務必在中午之前抵達結盟地點。退朝回來,子產命人立即趕到結盟地點搭建帳篷,子大叔覺得沒有必要,明天早上再去也不遲。到了傍晚,子產才知道子大叔還沒有行動,催促他快去,到了會場,發現這裡已經人滿為患,根本沒位置了。
8月4日(辛未),晉國大軍第二次亮隊,樹起旌旗,但沒有懸掛飄帶;5日(壬申),晉軍的四千輛戰車,十二萬士卒,第三次亮隊示威,這次,旌旗全部掛上飄帶,仿佛大敵在前,立即就要投入慘烈的戰鬥了。各國諸侯這才敬畏起來,這次霸主要來真的了!
6日(癸酉),霸主正式接受諸侯們朝見,通知各國,明天正式結盟,大家務必在中午之前抵達結盟地點。退朝回來,子產命人立即趕到結盟地點搭建帳篷,子大叔覺得沒有必要,明天早上再去也不遲。到了傍晚,子產才知道子大叔還沒有行動,催促他快去,到了會場,發現這裡已經人滿為患,根本沒位置了。
責魯
邾人、莒人向晉國控訴說:“魯國朝夕伐我,我國幾乎滅亡。我國不能進貢,完全是魯國的緣故。”為示懲戒,晉昭公沒有接見前來結盟的魯昭公,而是派叔向通知:“諸侯們明天就要正式結盟了,寡君(晉昭公)已經知道不能伺候君(魯昭公),請君不要參加了!”晉國人想立威,卻選魯國當替罪羊,對方自然難以接受這頂“反面典型”的高帽。魯國派子服惠伯回復叔向:“如果君非要採信蠻夷的投訴,和兄弟之國絕交,拋棄周公的後代,那就隨您的便吧!寡君知道了!”
看到魯國不肯就範,叔向說:“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此,即使不講理蠻幹,力量也是可畏的。何況我們是主持公道維護正義,還有誰能抵擋?牛雖然瘦,撲在小豬身上,還怕小豬不死?對南蒯(費邑宰)、子仲(公子憖)之憂(事在去年),難道可以忘記嗎?如果憑晉國之眾,用諸侯之師,以邾、莒、杞、鄫之怒,來討伐魯國之罪,再用那兩人之憂(魯國對南蒯、子仲之憂),什麼要求得不到?”魯人懼怕,聽命(不敢與盟)。
看到魯國不肯就範,叔向說:“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此,即使不講理蠻幹,力量也是可畏的。何況我們是主持公道維護正義,還有誰能抵擋?牛雖然瘦,撲在小豬身上,還怕小豬不死?對南蒯(費邑宰)、子仲(公子憖)之憂(事在去年),難道可以忘記嗎?如果憑晉國之眾,用諸侯之師,以邾、莒、杞、鄫之怒,來討伐魯國之罪,再用那兩人之憂(魯國對南蒯、子仲之憂),什麼要求得不到?”魯人懼怕,聽命(不敢與盟)。
結盟
8月6日(甲戌),劉獻公、晉昭公、宋元公、衛靈公、鄭定公、曹武公、莒著丘公、邾莊公、滕悼公、薛伯(諡號不可考)、杞平公、小邾穆公在平丘結盟。為懲治魯國侵略鄰國的罪過,魯昭公被取消了正式參盟資格,大會決定,拘捕魯國執政季平子(季孫意如)並押往晉國。會盟結束。
歷史影響
平丘之會可能是春秋時期出動兵力最多的會盟(兵車4000乘,按照一乘75人算兵力30萬人),可謂牛刀殺雞,然而晉國此次以傾國之兵發起的會盟,只在魯國就範後就草草收兵,勞師動眾但是卻並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年後,齊景公就公然發動戰爭攻打莒國,無視晉國霸權,魯國大臣叔孫昭子就發出這樣的哀嘆:“諸侯沒有霸主,真是太糟糕了!齊君一個無道之君,也敢發兵征伐遠方的諸侯了,還與諸侯結盟而去,居然沒人去管,這都是因為沒有霸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