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截止2008年底,全村國土面積 14.57平方公里,海拔 1,700.00 米,年平均氣溫 18.80 ℃,年降水量 1,400.00 毫米,適合種植 水道、玉米 等農作物。全村
耕地面積 3,045.00 畝,人均耕地2.0畝,林地17,044.60畝。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45.00畝(其中:田1,075.00 畝,地 1,970.00 畝),人均耕地 1.96畝,主要種植 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17,044.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39.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25 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草地 1,768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歡婆檔308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86%)。有3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8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和 5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8戶(分別占總數的 13 %和13 %)。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疊拘鑽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13.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3.00公里。全村共擁拖拉機12輛,機車2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075.00畝,有效灌溉率為 35.3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6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04 畝。
全村有3個促愉自然村已通欠充煮
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8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土木結構住房檔妹辯拔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8.30萬元,占
農村經濟總收入58.63 %。該村大力發展核桃、茶葉等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352戶,共鄉村人口1552人,其中男性829人,女性723 人。其中農業人口1552人,勞動力552人。該村以拉祜、漢族為主(是拉祜、漢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 710人, 漢族 834 人,其他民族 8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09人,參合率 6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3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 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719.00 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43人,距離鄉中學10.00 公里。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3 人,其中小學生106人,中學生3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 個。
基層組織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1 人,少數民族黨員19人,其中男黨員51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邦烘等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愚宙虹,共有團員106人。該團支部2005 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發展重點
截止2008年底,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交通不便,文教事業基礎較差,醫療條件差,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主要以發展核桃、茶葉產業為主,全村計畫發展核桃、茶葉;2、發展畜牧墊譽兆拔產業;3、計畫發展橡膠產業。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719.00 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43人,距離鄉中學10.00 公里。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3 人,其中小學生106人,中學生3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 個。
基層組織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1 人,少數民族黨員19人,其中男黨員51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邦烘等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106人。該團支部2005 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發展重點
截止2008年底,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交通不便,文教事業基礎較差,醫療條件差,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主要以發展核桃、茶葉產業為主,全村計畫發展核桃、茶葉;2、發展畜牧產業;3、計畫發展橡膠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忙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