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收中學

常收中學

常收中學位於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大幕鄉,坐落於大幕山下,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常收中學教育教學設施基本齊備,主要經營中學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收中學
  • 簡稱:常中
  • 創辦時間:1977年
  • 所屬地區: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大幕鄉
  • 類別:公辦
  • 類型:綜合
  • 屬性:中學
學校介紹,基本內容,

學校介紹

大幕鄉常收中學是鹹寧市鹹安區的一所偏遠的農村中學,始建於1977年,1994年後原泉山口中學、余家壟中學、石橋中學相繼合入常收中學。學校占地面積29414平米,建築面積14190平米,綠化面積3100平米,體育活動場地8600平米,現有學生906人、教學班15個、教師56人。常收中學是“鹹安區最佳文明單位”、“鹹安區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勝單位”、“鹹安區課程改革樣本學校”、“鹹安區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鹹安區校園文化建設試點學校”、“鹹安區常規管理先進學校”“鹹寧市後勤保障和管理工作先進學校”、“鹹安區人民民眾滿意學校”。
常收中學雖偏遠,卻是鹹安區規模最大的農村中學,生源輻射周邊鄉鎮、鹹安溫泉城區、相鄰的通山縣,這是因為常中人秉承“讓大山的希望從這裡起飛”的辦學理念,弘揚“奉獻、合作、求實、創新”的常中精神,創造了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持續30年穩居鹹安區前列的輝煌的教育教學質量。
近年來,常收中學逐步向辦學條件標準化,教育教學信息化,學校管理精細化方向發展。
辦學條件向標準化方向發展。師生住宿條件不斷改善,校外教育小區的建成,校內三棟教師住宅樓的使用,讓大多數老師都住上了百餘平米的套間。學生公寓樓有了配套的洗手間,裝上了太陽能熱水系統,住宿條件優越。學生食堂潔淨,換上了智慧型電器設備;寬敞的學生餐廳,同時可容納900個住讀生就餐。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已完成。校園廣播、視頻監控、百兆光纖等設備已投入使用。微機室、理化生儀器室、實驗室、音樂美術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配備多媒體白板教學系統和有線網路的信息化教室等教育教學場所已趨標準化。
教育教學向信息化方向邁進。辦公室實現了無線網路覆蓋、為每位教師都配備了辦公用的筆記本電腦;各班教室統一配備了電子白板教學系統,接通了有線網路,實現了辦公教學設備的信息化。本校教師通過信息化培訓學習,基本都通過了教育總支組織的電子白板使用、課件製作,文本輸入與編輯、電子表格運用、網路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的信息化考核。依託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鹹安數字學校最佳化了教學資源,創建了學校、教師、學生空間,參與了一師一優課的曬課活動,正逐步實現教師辦公信息化。我校還將教育信息化和課堂教學改革結合起來,創造性的構建了常收中學“四環教學案”教學模式,運用靈活統一的模板進行網路集體備課,組建班級學習小組,開展自主、探究、展示、總結四環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素養。
學校管理向精細化方向前進。我校實行以校長為核心,行政人員為骨幹、班主任、教研組長為支柱,由教務、政教、總務、工會四個部門縱向管理和七、八、九三個年級組橫向管理組成學校管理網路;實行副校級分管部門、分抓年級組,班主任包班、教研組長包科的負責制;努力實現制度規範化、精細化,管理責任化、網路化,操作務實化、人性化的精細化管理
大山的希望從這裡起飛,正是因常收中學全體教師的奉獻合作求實創新,又創造了今春超越性的教育教學業績。2015年中考,我校240個考生,上鄂南高中線25人,上鹹寧高中線97人,中考考績居全區第一。
“建設鹹寧規範學校、打造鄂南山區名校”是我們孜孜追求的目標。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各界人士的扶助下,常收中學必將書寫更加華麗的新篇章。
常收中學

基本內容

一、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最佳化均衡發展環境。
(一)加強課程管理,推進課程改革。
1、精心實施基礎型課程。改革教學模式,通過資源最佳化整合,以教材為中心,建立語數英物化政史地生音體美信十三科校本資源庫,包括集體備課的電子教學案,配套的課件,微課、精選精編的練習,以適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2、積極開發自主拓展型課程。以語文書法與閱讀、數學思維訓練、英語會話、科技製作等學科限定性拓展課程與以音樂、美術、體育類(田徑、羽毛球、桌球、籃球、)為主的自主性拓展課程,一方面學校以組織興趣小組的方式對拓展型課程進行集中開設,讓學生自主選擇,指導教師組織實施;另一方面定期舉辦各類展覽比賽活動,豐富學生生活,培養學生興趣特長。
3、認真開設生命安全、心理健康地方性校本課程。我校組織專班人員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統一編寫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教學案,定期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教育。
(二)最佳化管理模式,使管理更有成效
學校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教學管理機構,學校三個副校級幹部分別任三個年級年級組長,教務處人員分管學科教研組,建立教學工作動態與跟蹤管理機制,並將教學精細化管理納入履職考核內容,把年級組與教研組的教育質量納入校級及中層幹部績效考核中,確保蹲點有成效。
制訂和完善《常收中學教學常規》、《常收中學教師辦公與教學制度》、《常收中學教師教學考評制度》、《常收中學績效工資方案》、《常收中學教師年度考核方案》等常規管理制度,重點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常態監控,通過日常管理(如日常巡課、推門聽課、跟蹤觀課、學生座談等),確保教學規範有序高效運行。
(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建立了以學校分管校長、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層層落實的教學管理網路。以落實教學七環節為抓手,聚焦課堂,注重總結反思,積極探索教研有效模式,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校制定《常收中學教學常規》明確教師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培優輔差、考核、評價、分析反思的基本要求。教務處除了深入組室、班級了解情況外,還加大平時檢查力度,對全校教師進行全面的聽評課,查備課,看作業,問學生等,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改進。
我校依託教研組備課組,發揮集體智慧,積極開展集體備課,精選精編作業。強化教師逐步形成注重課堂、重視基礎、善於反思、勤於批改、精用資料的教學意識,真正落實減負增效。促使教師把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課堂作為教學工作習慣。引導教師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信息化,學生學習自主化,小組學習合作化。
建立質量分析體系,使評價更科學。為了進一步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和激勵功能,我們結合績效獎勵方案的實施,進一步規範了各類考試的出卷、監考、閱卷等工作,著力培養學生誠信應考的良好行為習慣。堅持期中、期末質量分析。通過分析比較激發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並爭創佳績的積極性,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
加強學情調查與分析,及時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教師的上課情況,力爭對教師的評價客觀、公正;實行領導談話制度,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學科教師和班主任尋找原因,制定措施,增強其責任心,提高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的質量。
二、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激發推進均衡發展活力。
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過一系列的學習培訓,探索嘗試,已形成了常收中學“四環教學案”模式,進行全面實施階段。
(一)形成了新的課堂教學觀
1、改變課堂是老師的舞台,學生的看台的教學現狀,明確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導學功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將課堂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評價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2、改變只注重知識落實,只求考績突出的功利思想,真正地把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作為教育目的。
3、改變培養優生,安撫差生,忽視中等生的做法,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全體學生在學習與民主管理中健康成長,確保教育公平。
(二)確定了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我們完成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頂層設計,形成了常收中學“四環教學案”模式。
1.“四環教學案”的四步研備與四項要求:變傳統備課為“四環教學案”的編制。
編制過程為:第一步,集體初備,提出備課意見;第二步定人主備,主編導學案;第三步集體定備,修改導學案;第四步個人細備,設計課堂組織與展示方案。統一了四環教學案模板,四環練習案模板、四環複習案模板。
編制要求為:一是教學內容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二是學法指導要有利於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三是展示方案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四是歸納訓練要有利於知識技能鞏固落實與提升。
2.“四環教學案”的四個環節: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案、學生總結與教師反思。其中“教學案”包括四大板塊:課時教學任務、課時教學內容、教師導學的組織方案、學生的質疑與筆記。
3.“四環教學案”的四步學程:根據學科的特點,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評價、總結歸納四步學程模式。學生與老師使用統一的導學案,師生每人一份。學生依據學程進行個人學習,小組討論,課堂展示,質疑總結。教師依據學程進行導學點撥,設計課堂組織方案與展示方案,檢查反饋,培輔反思。
4.“四環教學案”的四種課型:變傳統的早晚自習課為自學培輔課,即學生預習複習,老師下位培優輔差,釋疑解難;變傳統的上下午講授課為合作探究、展示評價、訓練提升課。構建自學培輔課、合作探究課、展求評價課、訓練提升課四種課型。
5.“四環教學案”的四項評價:變傳統的教師單一評價,為小組評價、展示評價、學生自我總結、老師檢查培輔四項評價方式。通過組內互相監督,組間的展示競爭,學生的自我總結,老師的查看培輔促進學習活動高效運行。
(三)創建班級學習小組
我校在全校各班推行學習小組的創建,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台。以六至十人為一小組。按照學習能力的大小,平行分組,力求各組學習能力對等,便於組內合作學習、小組間公平競爭。小組內進行同質分排、異質結隊,即將小組中同層次的幾個學生組成排,便於高效合作;將不同層次的前後或對面兩個學生結成對,便於互助幫扶。這樣每個學習小組又劃分成兩排、三到五對。同排合作,結對幫扶,有利於分層導學、培優輔差、整體提升,形成了組、排、對三級自主學習與自主管理體制。
要求每個小組取組名,定組訓、立組規,並為每個組員安排職務,如行政組長、生活組長、紀律組長、各學科組長等,讓每個組員各盡其職,發揮所長,共同管理小組事務。
綜合班級各小組組規和學校相關管理制度,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制訂班級小組評價細則,對小組進行量化評分管理,並制定相應的獎懲條例,激勵組間競爭、組內自律,形成自主管理的良好班風。
學校對班級學習小組的創建給予指導,定期組織班主任及學習小組行政組長培訓、交流,獎勵表現優秀的班主任及小組。
(四)改進教學管理
改進傳統的以教師個人考績、個人教學常規、個人教研成果、個人業務學習等為評價依據的教師教學工作考核制度,轉化為以考核教研組備課組的集體教學成果,集體教研業績、個人在集體中的協作與貢獻為主,以學生評教,家長評教、組內教師互評,教務處組織的隨堂聽課等考核結果為輔的考核機制。
近幾年,我校重點改革集體備課管理、課堂教學管理、批改培輔管理。集體備課先由備課組長制訂計畫,再按四步研備要求,以教務處微云為電子集備網路平台,及時將教學案上傳到微雲,教務處每周一對上周備課進行檢查登記、反饋督導。教師需將定備後的教學案列印出來,進行個人備課,教務處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對個人教學案使用情況進行檢查,電子教學案與個人教學案使用情況的檢查都計入績效考核。
課堂教學要求將教學案印製給學生,師生運用教學案按四步學程開展教學活動,要求教師重在導學,組織學習小組開展學習活動,教學導學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分鐘。
批改培輔要求教師精選精編練習,不得使用現成的教輔練習冊,為教師印製統一的批改培輔記載本,規範批改培輔管理。安排早晚自習為培輔課,保證集中培輔和個別培輔的落實。
三、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為推進均衡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我校是教育信息化硬體配備比較齊全的學校,教學場所有百兆光纖網路,教師每人一台辦公用筆記本電腦,教室都安裝了電子白板教學系統。教育局給了我們優質的資源,也給了我們巨大的壓力,如何用足用好這些設備,促進我校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我校的重要課題。
1、加強教師培訓與考核,提升全體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在參與和組織的區、鄉兩級培訓和校本通識性培訓基礎上,本學期重點開展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的學科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培訓,並進行考核,將考核與績效工資、年度考核、評優評模掛鈎。
2、在保證白板使用率的基礎上,引導教師深度使用白板,充分發揮白板功能。組織信息化環境下的中青年教師公開課競賽,探索高效的信息化課堂教學。
3、完善國家教育資源和鹹安數字學校兩平台的使用,豐富學校、教師、學校空間,開展一師一優課的磨課、錄製、上傳工作。
4、繼續完善基於微雲和QQ群的網路教學管理系統,開發學校微信平台,組建班級家校共建QQ群,開發家校共建群的作業功能。
5、在集備電子教學案的基礎上,引導教師通過網路,整合優質的教學資源,製作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課件、微課。
四、加強標準化建設,為推進均衡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常收中學辦學條件向標準化方向發展。師生住宿條件不斷改善,校外教育小區的建成,校內三棟教師住宅樓的使用,讓大多數老師都住上了百餘平米的套間。學生公寓樓有了配套的洗手間,裝上了太陽能熱水系統,住宿條件優越。學生食堂潔淨,換上了智慧型電器設備;寬敞的學生餐廳,同時可容納900個住讀生就餐。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已完成。校園廣播、視頻監控、百兆光纖等設備已投入使用。微機室、理化生儀器室、實驗室、音樂美術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配備多媒體白板教學系統和有線網路的信息化教室等教育教學場所已趨標準化。
“推進均衡發展、放飛大山希望”是我們秉承的辦學的理念;“建設鹹寧規範學校、打造鄂南山區名校”是我們孜孜追求的目標。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各界人士的扶助下,常收中學必將書寫更加華麗的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