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東方紅染廠志》是房鴻熹、徐家鈞、盛福平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東方紅染廠志
- 作者:房鴻熹、徐家鈞、盛福平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常州東方紅染廠(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六六年稱常州益豐昌染廠,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五年稱常州東方紅染廠,一九八五年五月改名為常州東方印染廠)創建於抗日戰爭末期的一九四四年,地址在常州文在門外武奔路。初創時,廠房侷促,設備簡陋,資金薄弱。
作品目錄
封面
常州東方紅染廠志
前言
圖片
全廠平面圖
照片附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獎
榮譽附圖
一九四四年益豐昌染廠初創時生產布局示意圖
照片附圖
照片附圖
產品趕超國際水平
三大工藝革命開花結果
第二排左起第二人為楊念沮,第六人為徐穀倉(前省紡織工業廳工程師)第八人為常維傑第九人為唐國忠第十人為陸志林
精心操作勻染軋車
集中精力在操作
艱苦奮鬥的化料工
檢查落布色差
落布車頭對標樣
目不轉睛盯著布
為送樣燒足蒸汽
送樣燒毛攻關組
嚴格測試
大家看樣布
工人和幹部在評樣布
技術人員和幹部在評樣布
縫頭操作練兵之一
縫頭操作練兵之二
滴定操作練兵
穿帶操作練兵之一
穿帶操作練兵之二
穿帶操作練兵之三
經過一九六四年老廠改造後的益豐昌摯廠前門景一瞥
新舊產品對比
本廠遊行隊伍在主席台前
照片附圖
大會會場
1981年6月紡織部在常州召開的引進設備使用情況匯報交流會
天津、唐山兄弟廠領導同志參觀新建化纖染整車間
大連,清江兄弟廠參觀新建化纖染整車間
兄弟廠領導參觀機台運轉情況
上海等地同志參觀新建化纖染整車間
解放前用的老商標
解放初期用的商標
“水月腳”2020紗卡及“民樂牌” 42/2×21棉半線卡其商標
江蘇省常州東方紅染廠製造
本廠生產的“民樂牌” 42s/2×218雜色半線卡其榮獲部名牌產品榮譽
本廠生產的“獅王牌”60s/2×30滌棉卡其,於一九八四年獲國家銀質質量。
港商對本廠生產工藝及產品的評價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公司江蘇省常州支公司對本廠生產的銀牌產品36〃20×20紗卡評價
常州商品檢驗處對本廠生產的滌半卡的意見
常州商品檢驗處對本廠生產的防縮卡其的評價
一九六四年紡織部投資108萬元技術改造前廠貌
“03”車間在施工
技術改造前的卷染機組
“01”車間在施工
“01”車間在吊裝
戴恆榮(左)和張富春在為建造懸浮體連續軋染機現場工作
自我武裝起來的懸浮體連續軋染機
一九六四年紡織部投資108萬元以前局部廠貌
一九七九年新建化纖漂染車間外部施工
部投資108萬元興建的“03”車間“一條龍”汰布機
新建化纖車間吊裝屋面板
一九七九年新建化纖漂染車間打樁
9014M2新建化纖漂染車間施工現場
為興建年產3000萬米化纖車間職工們在清琿場地
澆立柱基礎
吊裝立柱
吊裝曲梁
工地現場
起吊立柱
施工現場一瞥
現場澆曲梁
吊裝長13米橫樑
戴恆榮,蔡榮煥送感謝信給二工區建築工人
機器基礎在施工
骨架確立
新化纖車間初見端倪
蓋屋面板
牆面施工
職工在傳瓦
竣工紀念前蹲左起第二人為蔡榮煥二排左起第二人為楊念祖第四人為陸志林,第六人為翟順榮
職工在屋頂傳瓦
基礎施工
設備進場
正在安裝熱定型機
蒸箱就位
電工在接線
熱定型機裝成
起吊“夕林”之一
起吊夕林之二
48夕林烘燥機豎起
開動汽吊在按裝
下水道管施工
精心平車
正在按裝中的化纖染整設備
正在按裝烘燥機
化纖絲光工在滴定鹼的濃度
化纖染整設備投產情況之一
化纖染整設備投產情況之二
新化纖車間竣工驗收會
一九七二年完成的污水處理第一期工程後廠建的圓形曝氣池左上角為前期使用的試驗池
QC成果發表會
一九七五年興她的污水處理第二期工程沉澱池
一九七五年興建的污水處理第二期工程方形曝氣池(圖上部)
投彈示範
朱玉龍書記對民兵講話
朱玉龍書記現場指導
步槍結構講解
利用地物射擊
民兵學習消防
勞模章儀珍在考試
翟順榮書記親臨監考
老工人王良鶴揮筆不停
青工們全神貫注在考試
老工人楊子芬在考試
老工人張榮生凝神思考
一九五二年建成的第一幢職工集體宿舍
一九五九年建成的職工食堂
籃球賽
賽場鳥瞰
合唱
合奏
上海說唱搿金鈴塔力
合奏
快板
朗誦
獨唱
合唱
為您服務活動
職代會會場
退休工人合影
退休職工合影
退休職工座談
一九八一年第一屈職工療養留影
食堂同志包餛飩
工會宣傳站
穿戴勞保用品
一九八○年新建成通濟新村家屬宿舍
託兒所大班
託兒所幼兒
一九八二年第一屆書畫展覽部份作品
目錄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常州東方紅染廠的現狀
第一節 地理位置及自然狀況
第二節 生產設施
第三節 產品及其銷售
第四節 管理體制、職工結構、職工教育、文化及生活設施
第二章 發展沿革
第一節 初創時期及解放前階段
第二節 解放後至公私合營
第三節 公私合營至“文革”開始
第四節 十年動亂
第五節 粉碎“四人幫”後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第六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附表:
(一)歷年產量統計表
(二)歷年產值統計表
(三)歷年綜合入庫一等品率統計表
(四)歷年積累表
(五)歷年成本表
(六)歷年流動資金表
(七)歷年固定資產表
第二篇 生產
第三章 建國前的生產狀況
第一節 辦廠緣起
第二節 資金籌集
第三節 建廠籌備
第四節 開工生產
第五節 擴建分廠
第六節 內戰萎縮
第四章 解放後的復甦和發展
第一節 國家扶植
第二節 兩廠合併
第三節 加工訂貨
第五章 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
第一節 公私合營
第二節 三年“躍進”
第三節 調整時期
第六章 十年動亂中的生產
第一節 “兩趕兩超”
第二節 力保生產
第三節 穩步發展
第七章 粉碎“四人幫”後的生產
第一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
第二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第三篇 品種與質量
第八章 染缸時期的品種與質量
第一節 解放前的低要求
第二節 解放初期的初步提高
第九章 公私合營時期的品種與質量
第一節 合營初期的質量
第二節 “大躍進黟時期的質量
第三節 整調時期的質量回升
第十章 “文革”期間的品種與質量
第一節 “文革”前夕的“趕超”
第二節 “文革”中的質量問題
第十一章 粉碎“四人幫”後的品種與質量
第一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
第二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第四篇 基建與投備
第十二章 土建
第十三章 設備
第十四章 鍋爐
第十五章 電器
第十六章 土地
第五篇 企業管理
第十七章 管理體制
第一節 體制沿革
第二節 廠領導人員更迭
第三節 科室的設定與變化
第四節 車間的設定與變化
第十八章 專業管理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生產管理
第四節 勞動工資管理
第六篇 科技
第十九章 污水處理
第一節 污水處理之沿革
第二節 污水處理之方法及工藝流程
第三節 本廠污水的構成、排量、性質及處理成本
第四節 實踐中的幾點經驗
第五節 污水處理第二期工程
第二十章 科技與節構
第一節 節鹼
第二節 節能
第三節 節水
第二十一章 技術改造
第一節 生產化纖,改變產品結構
第二節 引進設備的消化與仿製
第二十二章 銀牌及名牌產品
第一節 創銀牌
第二節 創名牌
笫三節 “全質管理”QC攻關
第七篇 政治
第二十三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黨組織的建立、沿革及歷屆黨員大會
第二節 車間、科室黨支部的設定變化及負責人更迭
第三節 紀律檢查
第二十四章 工人運動及工會組織
第一節 解放前的罷工鬥爭
第二節 工會組織
第二十五章 青年團
第二十六章 民兵
第二十七章 政治運動
第八篇 職工教育
第二十八章 初期的職工教育
第一節 解放初期的職工文化教育
第二節 五十年代職工教育的黃金時代
第二十九章 六十年代的職工教育
第一節 “自然災害”中弦歌不輟
第二節 技術教育
第三十章 粉碎“四人幫”以後的職工教育
第一節 劫後恢復
第二節 職工教育的四個落實
第三節 培育幹部
第四節 多種形式的業餘教育
第九篇 生活福利
第三十一章 醫療衛生
第三十二章 集體宿舍
第三十三章 家屬宿舍
第三十四章 浴室
第三十五章 託兒所
第三十六章 職工貪堂
第三十七章 計畫生育
大事記
編後記
編志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審稿小組成員名單
編寫人員名單
工作人員名單